规划问道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住房产权混合与居住隔离
Tenure Type Mixing and Segregation
源自:Housing Studies, 2022, 37(1): 26-49.
作者:Eva K Andersson, Thomas Wimark, Bo Malmberg
推荐:魏宗财,肖丽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weizongcai@scut.edu.cn
 
在邻里尺度将住房类型与产权类型混合以激发社会凝聚力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政策圈普遍认为邻里尺度的产权类型混合可以抑制经济社会和种族隔离对个体生命历程产生的消极影响,有助于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种族融合,但相关的学术讨论仍仅限于单一地方邻里范围。本研究引入了“产权类型景观”概念,旨在阐明居住隔离与住房产权类型混合的关联程度。作者利用瑞典的注册数据,将产权类型景观、收入混合程度(高/中/低)和出生国混合情况(欧洲/非欧洲/瑞典)进行交叉,以此探讨产权、收入和出生国之间的重合程度,这种重合是否与地理尺度和极化有关,以及区域间的产权形式与社会经济特征的重合是否一致等问题。研究发现,大规模邻里与收入阶层和种族构成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合;集中邻里也往往与收入和种族构成具有较好的重合关系,并呈现出极化的特征。例如,公共租赁住房和私人租赁住房对应低收入阶层,而业主自住和共有产权住房与高收入阶层重合;小规模邻里为不同收入阶层的融合提供了机会,且受区位的影响较小。因此,为促进住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融合,既要在政策上倡导规模较小住区的住房产权混合,也应重视尺度和地域差异因素的重要性。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最近美国老年人的搬迁模式:谁,为何和去向哪里?
Recent Relocation Patterns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Why, and Where?
源自:Journal of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2021, 88(1): 15-29.
作者:Shengxiao (Alex) Li, Wanyang Hu, Fuyu Guo
推荐:周江评,香港大学建筑学院。zhoujp@hku.hk
 
对于中国城市研究者和规划者而言,城市农民工、到大城市就业的大学生等对象并不陌生。一方面,城市建设需要这些人;另一方面,年轻的城市务工人群数量庞大,深刻影响着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特定行业劳动力补足、公共交通和住房供给等。但是,对于“背井离乡”到外地生活的老年人,大家也许就没有那么熟悉了。一是相对于农民工、就业大学生等前述对象,流动老年人的数量规模较小。在许多已经步入老龄化的城市里,老年人在城市中的流动并不惹人注目。二是专门针对老年人流动的研究数据并不充分。对于美国这种人口亦是数亿的大国,老年人的搬迁情况如何?最新的《美国规划学会会刊》发表了一篇由李圣晓等三位中国作者所著的关于美国老年人搬迁模式的文章。文章利用美国可公开获取的全国性数据,研究了流动搬迁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属性、行为特点、搬迁原因和搬迁目的地选取缘由。文章发现,租房居住、低收入和独居老人搬迁的可能性更大;搬迁目的地一般选择在临近家人的地点。以上研究结论对中国的城市研究和规划者应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关阅读
期刊导航(2022/1-5)
期刊导航(2022/1-4)
期刊导航(2022/1-3)

排版 | 徐嘟嘟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期刊导航(2022/2-1)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