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 中渡古镇总平面


1

   古镇概况

中渡古镇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西北部,建制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265年),距今已有约1800年的悠久历史,是鹿寨文明的发祥地。古镇境内奇山秀水,风光旖旎,不仅有九龙洞、响水瀑布、洛江和鹰山等自然风光,还有以各类历史建筑遗存和石刻碑记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凭借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中渡古镇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古镇街巷鸟瞰

中渡古镇位于鹿寨、永福、融安三县的交界地带,也是鹿寨县西北边陲的经济重镇。中渡古镇坐落在洛江旁,洛江和清江汇聚形成洛清江,洛清江汇入柳江,而柳江又是珠江水系中西江的重要支流。历史上,中渡古镇就依靠着险峻幽奇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便利的水路运输条件,成为岭南地区的军事和经济重镇。

2

   古镇布局

除了喀斯特地貌山水格局下独具魅力的古镇风貌之外,中渡古镇还保留着完整的古镇肌理。从高空的航拍可以看出,古镇仍保留着完整的城廓肌理,洛江由西北流向东南,贯穿整个古镇,和护城河共同围合出腰果形的古镇核心区域。一边是自然河流,一边是人工修凿的护城河,共同守护着千年岁月的古镇。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中渡古镇鸟瞰

中渡古镇主要由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四条街巷形成交通体系,这四条街巷都并非按照严格意义上的正东西南北方向分布,而是呈现自由式的散布形态,与洛江、护城河这两条河流一起,共同组成了独具魅力的古镇肌理。古镇内有两个核心的节点广场,一个位于粤东会馆旁,一个位于武圣宫前,粤东会馆和武圣宫也是古镇最重要的两座公共建筑。从粤东会馆顺着东街可以一直走到洛江畔,这里有一处为大榕树所遮蔽的码头,被称为榕荫古渡大码头。除此以外,在北边的江畔,还有一个北门码头,有一长条的大石阶伸入江中,很多当地的居民在这里洗衣和嬉水。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北门码头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古镇东街

中渡古镇虽饱经沧桑,但古镇内仍留有很多保存尚好的旧商号、古民居和客栈遗址等建筑遗存。粤东会馆、武圣宫、罗公馆和东南客栈等点缀分布在其中,见证着古镇沧桑斑驳的历史岁月。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古镇民居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粤东会馆鸟瞰


3

  建筑特色

(1)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建于清末,是鹿寨县文物保护单位。因为中渡古镇水路交通方便,到这里定居和谋生的商人逐年增多,江西籍商人筹资修建了江西会馆,但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广东籍商人修建了粤东会馆,将其作为商人聚集和旅居、停留的场所,后又有一段时间作为纪念孔子的文庙。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粤东会馆正立面

粤东会馆处在南街和东街的交口处,位于古镇比较重要的交通节点上。整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主体部分面阔三间,左右两边各有一间小的耳房,高度略低于中间部分。建筑整体为硬山屋顶,砖木结构,外廊道的顶部为卷棚顶,墀头上的彩绘和建筑内部山墙顶部的彩绘生动精美、栩栩如生。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粤东会馆内部彩画


(2)县政府旧址。

县政府旧址位于古镇南街,是民国中渡县政府的办公地址。解放后,也是中渡县人民政府办公所在地。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面宽三间,前部为两层楼,长10m,高9m;后半部为一层,长22m,高5m,由砖柱承重。地面和墙体由青砖砌筑,外部为黄色的灰浆抹灰,屋面为小青瓦铺设,前部的楼板为木质。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县政府旧址


(3)武圣宫。

武圣宫又被称为中渡武庙,建于清朝乾隆三年(1738年),是为缅怀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而修建。整座庙宇青砖灰瓦,外观风格充分体现了清代的建筑风格,武圣宫内塑有关羽、关平、周仓和城皇爷等神像。武圣宫位于古镇的中心区域,建筑前是古镇的两个核心广场之一,据此也可以推断出这里是历史上举行大型祭祀仪式活动的场所。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武圣宫


(4)罗公馆(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

罗浩忠公馆位于南街,现在也是中渡古镇文化博物馆,为鹿寨县文物保护单位。罗公馆由清军管带罗举之在民国三年(1914年)所建。他的三儿子罗浩忠,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浙江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中将,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广西柳州行政督察专员兼中将保安司令。罗公馆也被称为罗浩忠官邸。

(5)东南客栈。

东南客栈旧址现为鹿寨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由中渡民团团总张振德在清代光绪年间所建,是典型的清代风格建筑,后来由他的族人居住。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这座建筑被开设为客栈,客栈内设施完备,规模较大,服务周到,是当时达官贵人和富贾商人经过此地下榻的首选之地。建筑的外立面由青砖砌筑,木门高耸,牌匾显得十分简约大气。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东南客栈


4

   特色文化

(1)东门码头石刻。

东门码头石刻为鹿寨县文物保护单位,碑名为《中渡县公署布告》,由民国时期中渡县县长钟秀杰先生所撰,他早年留学日本,并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是最早的会员之一,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因此,钟秀杰任职期间,革除以往的县政积弊,废除苛捐杂税,深得民心。还有一块石刻为《义渡记》,是钟秀杰在退隐林泉后所撰写,他用简洁生动的文笔,翔实地勾勒了山川河流、古城沿革,特别是洛江的历史风貌。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东门码头石刻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洛江沿岸风光

(2)榕荫古渡大码头。

洛江两岸码头上苍劲葱郁的古榕,千百年来隔江相望。据说,这两棵相对望的榕树是一对恋人的化身,这对恋人的身影,千百年来隔江相望,所以,古镇的当地居民称之为“相思榕”。古朴的青石码头,绿叶婆娑的古榕,浑然一体,独具神韵,仿佛一幅“榕荫古渡”的风情画卷。曾有电影《流亡大学》《龙城风云》和新版电视剧《刘三姐》等影视作品到此取景拍摄。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榕荫古渡大码头


(3)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

中渡古镇的传统美食有肚肺汤、豪细松、大杂烩、酸甜肉圆和柴火粉等。当地的民俗活动有庙会、和家宴、山歌节、彩调、桂剧和斗鸡等,其中“中渡百家宴”是最热闹最有人气的活动。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古镇居民就以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四条街巷为场,在街巷里排出一长列的餐桌,每家每户都献出拿手的几道菜肴,所有的居民和游客们欢聚在一起,共享盛宴。

主持:阮仪三

图文:

赵逵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邢寓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图书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三)》
阮仪三 主编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四)》
阮仪三 主编

(点击书封进入购买页面)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推文目的在于信息交流与共享。若有来源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关注、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遗珠拾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中渡古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