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导读

8月5日,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因肝癌去世,享年84岁。许多研究者认为三宅一生的设计是20世纪“解构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样式的解构,但又努力回归传统体验的设计探索,也同样是许多建筑大师一生的追求。因此,三宅一生的理念和设计自然影响了许多建筑师,也与他们产生了深切的关联和友谊。


本文字数:2664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8月5日,日本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因肝癌去世,享年84岁。


三宅一生一直站在反潮流立场,他把自己的设计认为是“服装”,而不是“时尚”。


他的“褶皱”和为乔布斯设计的高领毛衣是众多人对他最深的印象,这些印象背后,是三宅一生对传统设计的颠覆。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许多研究者认为三宅一生的设计是20世纪“解构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对于传统样式的解构,但又努力回归传统体验的设计探索,也同样是许多建筑大师一生的追求。


因此,三宅一生的理念和设计自然影响了许多建筑师,也与他们产生了深切的关联和友谊。


01

不严肃的日本人


在1970年日本建筑协会一次颁奖典礼上,所有建筑师西装革履,表情肃穆,维持着日本人一贯给人的印象。而矶崎新却穿着一身没有纽扣、像是街头贩卖的圆领衬衫出现在会场。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矶崎新想打破了日本人墨守陈规的印象。他的行为迅速被媒体扩散,也给设计衬衫的、当时还没有太大名气的三宅一生带来了巨大的曝光,他的这位邻居后来成了服装届叱诧风云的人物。


1978年,三宅一生写了一本书,叫《东方遇见了西方》,其中收录了一篇矶崎新的文章。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东方遇见了西方》三宅一生著


矶崎新将三宅一生的创造力描述为日本60年代之后的颠覆现代主义的核心力量。


他在平衡现代生活的同时,又用一些新奇、不稳定的大胆元素将本土古老的文化进行组合。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在《时代周刊》的封面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 《East Meets West》插图


矶崎新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中,也贯彻着同样的理念,将“东方遇见西方”展现在建筑的形式和空间组织中。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和矶崎新都出生于广岛附近,都目睹过广岛爆炸,历史对他们来讲说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他们对文化的还原往往是抽象和简练的。


02

材料和褶皱


三宅一生的设计和建筑很相似。这种相似性来自于服装和建筑对人体感觉追求的共通性。


他曾设计的竹子结构和钢结构的服装模型雕塑,外型上有点像武士铠甲,宛若一座坚硬的建筑。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擅长把自然材料与合成材料进行平衡,这使得竹子、丝绸跟合金、纱线交织在一起时,却不那么违和。


这种对于身体感知和材料特性的研究,在日本有个建筑师与他也很相似,那便是坂茂。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坂茂师从海杜克,从海杜克的理性主义中重新审视西方现代主义,并回归到传统的日本空间中。


他的作品把建筑材料和日本空间形式高度结合,在历史传统找到了自己的创新之路。他对于纸和竹结构的成熟运用在建筑领域备受赞誉。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1993年,坂茂为三宅一生设计位于涩谷的画廊。建筑以纸管作为主要的结构,


建筑平面是一个1:3的矩形,空间的形式像是希腊集市。纸柱子和阴影所创造的空间看起来丰富、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一种轻盈的动画感。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坂茂为三宅一生设计的展馆


材质之外,“褶皱”无疑是三宅一生让人无法忘记的符号,也是三宅影响到许多解构主义大师的一个重要形式,其中就有扎哈·哈迪德。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扎哈从小就对时尚感兴趣,经常剪掉自己的袖子和裙子,用订书机钉在一起,或是用编织物把自己包裹起来。


80年代时,她开始对三宅一生的衣服感兴趣,并且把它们都绘制下来,做成腰带或领带,送给朋友们。


扎哈的建筑也常常会展现出褶皱一般自然的曲线。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的“褶皱”设计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扎哈在千禧公园的临时馆设计


扎哈在生活中也经常穿着三宅设计的衣服出席各种时尚活动。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除了褶皱之外,扎哈的建筑在其他方面也带有三宅的影子。


三宅一生经典的LUCENT手提包,用充满光泽的三角形阵列拼贴而成,已经成为了风靡全球且盗版横行的街包了。


从它的设计语言上看,和扎哈的一些建筑有相似之处,比如扎哈设计的KAPSARC研究中心也是用大量的三角形和菱形元素组成立面。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LUCENT包设计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ZAHA在沙特阿拉伯的作品kapsarc研究中心


三宅一生的理念和行为影响了许多设计师,四十年前,他委托年轻的奇普菲尔德设计一家伦敦精品店。斯隆街的店铺成为了这位伟大建筑师职业生涯启航的开端。


03

存储三宅一生的”一块布“


1988年,在纽约野口勇展览会上,三宅一生、安藤忠雄和野口勇面对面畅谈,希望设计一个博物馆以保存日本设计。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安藤忠雄、野口勇和三宅一生(从左到右)


大约花了二十年时间,安藤忠雄把这个想法实现。作为发起人和总导演的三宅一生,无疑是这座建筑展示的主角。


2003年时,为了给这座博物馆筹资,三宅一生写了一篇文章,说日本人的贫困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上的匮乏,应该通过设计引导日本人获得更多自信。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建筑名为“21_21设计视野”博物馆,寓意着新世纪的到来。


建筑的屋顶“一块铁皮”由三宅一生“一块布”的理念演变而来。“一块布”的寓意是更关注身体,更关注覆盖于我们身上的物件,传达更为舒适的集体关系。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21_21设计视野博物馆


54米的巨大钢板缓慢地倾斜到地面,使得建筑的平面和立面似乎融于一体。为了使其更自然地融入周围的环境,博物馆80%的面积位于地下。


地下有两个画廊和自然采光的下沉式庭院。建筑努力地往横向延申、膨胀,一排雪松排列其后。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21_21设计视野博物馆


建筑也自然采用安藤最擅长的清水混凝土做法,混凝土墙上留出一条细长的窄缝,让穿行其中的人可以窥见外围的小径。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21_21设计视野博物馆


安藤希望这个博物馆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设计的力量,通过它们帮助年轻人塑造未来的文化身份。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21_21设计视野博物馆草图


显然,雕塑家野口勇、建筑师安藤忠雄,以及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等人,他们通过艺术和设计,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了这个国家不同于西方的一面。


正如三宅的那本书《东方遇见西方》所传达的,“我们这代人生活在困境中,在好莱坞电影和酒吧中长大。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身份,让我们能幻想更好的世界。”


三宅一生的一生,充满梦幻。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本文来源:建筑学园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城影相间 | 地域文化 双城视角:京沪城市文化比较研究影像展,今日开展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纪念杨廷宝先生诞辰120周年 | 惊艳了一个世纪的中国建筑师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穿过乱世硝烟,人间犹是四月天 | 梁思成诞辰120周年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三宅一生去世,回顾他和建筑师们的故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