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获奖项目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项目地点

北京市通州区

编制时间

2016年

项目规模

155km²

项目主持

吴志强

项目完成单位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德国ISA 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主要编制人员

吴志强、施卫良、李 珊、匡晓明、李 欣、陈神周、胡 波、桂 鹏、周咪咪、马春庆、刘文波、陈亚斌、张亚津、汪海洲、朱弋宇、张运新、魏 娜、甘 惟、韩 婧、苏文耀

编制完成时间

2016年11月

获奖情况

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1

规划背景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为深化落实中央建设北京副中心要求,2016年7月北京市政府召开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启动会,确定全球顶尖的12个联合设计团队参与规划编制。我院形成由吴志强校长领衔、规划二所、城市空间与生态研究所和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联合体受邀参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方案经过多轮汇报比选,征求吴良镛院士等专家意见,经过11位专家参与盲评的方式对应征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最终确定我院为总体城市设计中标单位。(图1)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北京市的区位


2

规划要点


延承道法自然中华智慧,提出“城市有机生命体”的未来城市新范式,强调水绿生态基质、协作专能组团与高效给输网络三个系统的有机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一网融九组、一带合两圈、一环连八坊”的副中心空间新格局。(图2)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2 北京城市副中心空间格局图


2.1

一网融九组


构建水绿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紧凑布局九个复合专能组团,形成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大生态格局。


1)理水——构建千年水安全格局


上游构建多层集蓄池、中部打通分洪护城河、下游构筑缓滞湿地群,建立多级滞洪缓冲系统;以北运河为主干,形成分级有序、不涝不竭的枝状水绿网络系统。九个雨水管理单元汲取中华古城“龟背”理水智慧,按“千年不淹,百年不涝”的目标对雨水进行有效调控和就地消纳。(图3)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3 理水系统战略


2)营水——打造北方水城典范。


以大运河为主脉,时空交融,描绘17公里的一副新运河清平长卷。疏通漕运故道,以运河源和张家湾为两大运河文化节点,塑造漕运文化游览体验线。依托环城水系,规划八大片林,共同构筑“一带、十园、一环、多廊”的绿化景观体系。(图4)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4 打造北方水城风貌


3)活水——建立水体弹性保障体系


形成以雨水、中水联用,上游分级保障的水源供给方式。同时结合多级生态景观驳岸处理,实现丰季盈水、常季平水、枯季有水,各时特色的水系景观风貌,对开发地块提出高标准的径流管理和就地存水要求,留住每一滴宝贵的雨水。(图5)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5 建立水体弹性保障体系


2.2

一带合两圈


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延承北京传统东西轴线,以运河源和千年环为新起点,开启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文明新轴线。


两大中心圈改变传统的向心集聚模式为绿心圈层布局模式。运河商务圈围绕五河交汇环湖筑心,以“千年之环”汇聚五组功能,串联传统文化体验区、艺术商业休闲区、商务交流接待区、生态健康宜居区和商务总部办公区五个功能版块,实现水城共生、古今交融。(图6)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6 运河商务圈


中央活动圈以东方绿洲公园为生态绿心,环绿展开布局行政办公中心、医疗康体中心、东站商务商业中心、生态创智中心、东方文化工厂五大功能,以绿色交通环线强化联动,构建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中心空间新典范。(图7)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7 中央活动圈


2.3

一环连八坊


为构筑市民生活服务圈,规划八个文化荟萃的活力坊,以复合型环线加以串联,融合活力休闲、文化体验、绿色运动、共享创新和民生服务五类功能,并通过轨交环线、公交专线和自行车绿道三种方式强化八坊联动,构建五彩斑斓的市民活力环。以老八景展现通州传统古风貌,以新八坊描绘市民生活新图景。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图8 一环连八坊


一网融九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城市的空间体现;一带合两圈是实现人与城市协同共创,建设创新城市的功能布局;一环连八坊是实现人与社会包容共享,建设人民城市的配套落实。以实现城市有机生命体理念所确定的生态城市新格局,将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在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千年典范城市的新探索。



本文已经规划团队确认
编辑 | 宣传办
终审 | 王蓓芳、肖达
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获奖项目 | 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