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编:本周规划师成长学社的专题是“全域旅游规划”。今天为大家推荐的是两个全域旅游规划策划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汕尾市“五道一体”文旅山水廊道总体规划+文旅山水廊道示范段规划设计方案。汕尾除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目前汕尾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振兴建设虽然已具备规模,但大多着重于“点”状建设,各点之间缺乏有效连接和统筹联系,因此极有必要建设一条串联汕尾各个红色文化资源与滨海资源点的文旅山水廊道,将各点状资源“串珠成链”,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同时,考虑到地域特点和传播效果,将廊道命名为“汕尾文旅山水廊道”,沿线配套系列门户标志、服务驿站、露营地、标识系统和氛围宣传小品。
《总体规划》包括背景篇、现状篇、规划篇、设计篇、管理篇、实施篇。汕尾市“五道一体”文旅山水廊道,系统性地融合绿道、碧道、南粤古驿道、旅游公路和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五种类型的风景廊道,采取“主题线路+服务设施”联合共建方式,构建一套以形象门户、休闲驿站、户外营地、研学基地、安全保障系统共同组成的自助旅游服务体系。
以“文旅山水廊道”统筹五道建设,根据不同风景道在使用方式上的特点,优化线路布局,串联海陆丰革命老区遍在性的红色资源,以及沿线的景点、景区和美丽乡村,构建覆盖全域的沉浸式旅游风景廊道。内容包括南粤古驿道、登山健身道、绿道、旅游公路和碧道等线路的优化布局,为系统展示、推介汕尾革命老区、滨海旅游景观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构建一段主题鲜明的景观通廊。

学社部分分享内容展示
《规划设计方案》包括背景篇、现状篇、规划篇、设计篇。规划策略是:整合资源、构建主线,以“汕尾文旅山水廊道”串联海陆丰革命老区遍在性的红色资源,以及沿线的景点、景区和美丽乡村,构建主题鲜明的汕尾红色革命之路。内容包括线路本身的规划设计,以及驿站、营地、休息站、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也为系统展示、推介汕尾革命老区、滨海旅游景观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构建一段主题鲜明的景观通廊。
第二个案例是《新津 “公园城市+全域旅游”规划建设导则》。《导则》涵盖了公园城市规划总则及滨水规划建设导引、绿道规划建设导引、绿心公园规划建设导引、城市规划建设导引、镇村规划建设导引、街道桥梁设计导引六个方面的规划建设导引,形成“1+N”规划建设导则体系。
《导则》提出新津把城市作为最美的公园、最大的景区进行营造,实现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的深度融合。新津将百里滨水岸线、千里绿道网络、万亩公园湿地群落,有机整合于城市组团、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构建一个大美公园形态。
如何查看学社分享?

扫码查看
案例分享

近期专题总结PPT推荐:
会员权益及加入方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文旅山水廊道及示范段规划设计,“公园城市+全域旅游”案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