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

  //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了“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在会上介绍了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键浏览: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在昨天举办的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在介绍有关情况时提到,自然资源部在高质量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我国“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体形成。

庄少勤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再次提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已编制完成。

作为我国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从自然资源部全面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以来,过去几年有关它的最新动态吸引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最早是2019年9月召开的省部级干部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讨班座谈会,透露了自然资源部正在牵头组织编制我国第一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年)》。

2020年5月,为了支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建立并完善多方参与、协同治理的规划体制和机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土地学会共同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主题征文活动。

2021年3月,自然资源部机关报撰文提到,“十三五”时期,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领域,自然资源系统推动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

到了2022年7月,自然资源部召开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要求集中突击,务必于7月中旬前完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编制和上报工作,抓紧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

然后便是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终于官宣编制完成了这部纲要。

大家知道,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位于“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最顶层,其编制要求突出战略性,对未来15年全国国土空间作出全局安排,是全国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将由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后印发。

纲要对推动‘多规合一’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庄少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部纲要是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的,三类控制线范围占的面积虽然不到整个陆域国土面积的50%,但是它确定了整个国土空间布局的骨架和基础。

由此可见,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是我国“多规合一”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以下为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回答记者提问,介绍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进展情况。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我们知道,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以来,请问这项工作目前进展如何?谢谢。

庄少勤:这个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多规合一的总体设计和整体部署,文件明确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同时明确,要按照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四个方面来推动落实“多规合一”。我主要从这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是关于规划的编制审批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包括五级三类,继承了原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一些特点。五级指国家、省、市、县、乡的行政层级。类型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目前,在总体规划方面,全国的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已经编制完成。这个纲要是以“三区三线”为基础的,三类控制线范围占的面积虽然不到整个陆域国土面积的50%,但是它确定了整个国土空间布局的骨架和基础。通过“三区三线”划定,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划定“三线”的时候,体现耕地保护优先,先划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再划城镇开发边界,倒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通过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来协调各类专项规划的空间需求,真正落实“多规合一”,同时也促进了空间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纲要对推动“多规合一”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与此同时,地方的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市以上的国土空间规划,目前都已经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在详细规划层面,改革打破了原来城乡分割的局面,在做好原来的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致性处理的情况下,在城区范围可以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引导城市更新、进行各类建设的依据。在农村地区,可以编制村庄规划,这也是详细规划的一种,来推动乡村振兴。

在专项规划层面,实际是两个层面,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由专业部门牵头编制,经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后,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保障专项规划的落地实施。在市、县层面,根据《城乡规划法》,有关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所以是由自然资源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结合总体规划来同步推进,最后也要落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来保证它的合法性和可实施性。

二是关于实施监督体系。我们从2019年开始就在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实施监督系统,这个系统可以把“五级三类”规划全部纳入,实现从宏观到微观的贯通,对整个国土空间实施全域、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做到对每一块土地、每一个项目进行监管。同时,我们建立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监督评估预警体系,这个预警体系可以结合每年度的国土变更状况调查和其他的调查监测,包括地理国情的监测等,来进行监测评估预警。从去年开始,我们基于国土“三调”已经完成了全国108个国务院批准城市的规划体检、规划评估工作。今年上半年,对全国600多个城市,根据其人口变化情况等,开展了专项体检评估,今后我们可以结合年度的变更状况调查定期进行体检评估。此外,在“多规合一”基础上,我们正在推进用途管制改革,特别是推进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的改革,有的地方已经开始把原来的两证,就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合二为一。

三是法规政策体系。2021年新实施的土地管理法第18条规定,“国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多规合一”后,只有国土空间规划是建设的依据、是规划许可的依据。目前,全国人大正在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的立法工作。各地这方面工作做得也很积极,大连、宁波已经出台了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条例,湖南、广东、浙江等省正在制定省级的国土空间规划条例。

四是基础标准体系建设。我们会同国家标准委员会印发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标准三年行动计划,从通用基础、编制审批、监督实施和信息技术四个方面来加快构建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有几个特点:首先是要坚持“多规合一”,特别是统一用地、用海的分类,这是基础性的,包括信息数据的标准。二是体现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特别是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和安全韧性的要求。三是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四是强调坚持因地制宜,特别要改变原来标准过多、“一刀切”的状况,避免“千城一面”,更好地发挥地方优势,要给制定地方标准留有空间。

除了这四个方面以外,还要特别讲到,我们在人社部的支持下,这些年整个规划行业的发展也非常可喜,注册规划师从改革前不到3万人,现在已经超过4万人,增幅达39%。同时,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单位也从400多家,增加到目前超过600家。而且注册规划师和甲级单位的增加是在标准不降低,甚至难度更高的情况下增加的,所以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科建设方面,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一些知名大学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在加强规划学科的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多规合一”的部署,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特别是在如何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有效性方面,继续努力,更好地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和美好家园。谢谢。


来源:国新网,规划一张图等.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