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名单已于2023年3月31日公布。本次共评出获奖项目465项,其中一等奖48项,二等奖140项,三等奖277项,表扬奖120项。清华同衡规划院共计获奖39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2项,表扬奖3项。现将我院获奖项目汇编发布,与行业专家、同仁分享规划实践成果,探索规划创新应用。敬请持续关注!
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基础设施四网融合综合规划 /
项目完成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主要完成人员
董淑秋,赵贵勇,潘晓玥,毛柯,周彦灵,张洪源,晋艺欣,李琦,陈江娜,李金姣,马玉婷,田源,张智超,郭夏,金满
◾ 项目类型: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 项目地点:河南省新乡市
◾ 项目规模:54平方公里
◾ 项目周期:2018年7月~2020年3月
◾ 其他获奖情况:202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奖 三等奖
2021年度河南省优秀城乡规划奖 二等奖
◾ 承担部门:市政规划研究所
一、规划背景
2018年,以“中原城市群”及“郑新融合发展”为契机,新乡市委市政府实施城市北延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建设新乡北部生态屏障,打造宜业、易商、怡游、宜教、颐养、谊邻于一体的宜居生态空间——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简称“生态城”)。

图1 区位关系示意图
生态城位于新乡市区北部,北依凤凰山,南临凤泉湖,发展条件优良。但面临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上世纪中叶的矿石开采及破坏性开发,凤凰山已“千疮百孔”,急需加强生态修复,重塑北部生态屏障;二是,已建成区多为城乡结合部,各类市政管线建设混乱、破碎,设施基础薄弱,存在大量雨污合流及混错接,内部河道污染严重、采暖建筑能耗高,人居环境差。
为更好地统筹生态城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生态环境、提升人居品质,新乡市人民政府、生态城指挥部启动生态城基础设施“四网融合”综合规划编制。
二、规划构思
规划结合区域特点及自然本底,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原则,融合路网、水网、绿网、管网,统筹布置各项基础设施,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宜居环境。

图2 规划总体定位及构思图
1. 生态绿色指标引领
结合“生态”发展总体要求,制定生态宜居、绿色创新、集约低碳3大建设目标,从环境、水系6大领域具体落实20项绿色生态控制指标。
2. 四网融合统筹协调
水网与绿网。借助ArcGIS及地表漫流分析,识别天然汇水廊道、内涝高风险区,合理规划水系、集中公园绿地、调蓄水面,建设下沉式绿地、下沉式广场公园,优化蓝绿空间布局。
绿网与路网。基于生态城控规及城市设计,具体落实雨水调蓄空间,不断完善绿地功能、均衡绿地布局,并结合综合交通规划及慢行系统,由外至内设置三级通风廊道,缓解区域热岛及大气污染,提高宜居性。
路网与管网。依托路网,统筹水、电、气、信、热等各类管网建设布局,综合运用“缆廊”“缆沟”等集约化的管廊敷设方式,构建经济、适用的缆线管廊为主,小巧、灵活的电力管沟穿插布置的地下生命线。
3. 系统提升品质生活
通过老旧管网改造、缆化下地、积水点治理、设施地下集约布局、小微设施精细整治,整体加强宜居硬件建设;通过见缝插绿、水系连通、湿地公园建设、滨水驳岸提升,调节微气候,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强软环境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及服务品质,邻里生活享便利。
三、规划内容
1. 生态宜居海绵系统
从城郊到城区,从源头到末端,以海绵理念引领城市建设,推进“治山、理水、造林、整田、成湖”五大策略,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并针对不同层次的海绵建设,分类、分项、分年,明确建设引导、设计要点及单体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海绵建设实施方案。
2. 提质增效水系统
统筹生态城水循环,完善各涉水子系统。首先,优化供水分区,推进地下水源“置换”,促进水源-管网-用户全系统供水品质提升,并不断加大节水力度,控制漏损,充分利用再生水,“保供水”“抓节水”双管齐下。其次,从海绵建设、完善大、小排水系统,整体加强排水防涝硬件建设。第三,从改造源头排水户、健全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末端污水污泥处理能力,全面提质增效污水系统。最后,系统加强水系统精细化管理、常态化智能化养护。

图3 核心规划内容技术思路图
3. 绿色低碳能源系统
优化供给侧、需求侧,构建清洁低碳、节约高效能源体系。供给侧: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天然气安全高效利用。以豫新热电厂为“大”集中热源,推进余热回收技术创新,提高集中清洁取暖覆盖。同时,应用“互联网+”等技术,提升管网输配效率和供应安全保障。需求侧: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因地制宜采取热泵等“小”分散供热,稳步推进多元化清洁能源利用。
4. 集约高效管网系统
综合排布各类管网,明确敷设方式、具体管位,协调地埋管线、架空管线、入廊管线的空间布局,并针对管网与管廊建设,系统梳理建设项目库,编制三年建设行动计划,明确建设任务及投资安排,逐路编制建设实施方案,落实各类管线的建设要求,协助建设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实施管控。
四、创新特色
本项目在现有规划层级和架构下,从工作组织、技术思路和实施保障三个维度实现探索和创新。
1. 工作组织维度
充分发挥规划平台作用,实现多专业、跨部门综合统筹。在新乡市人民政府统筹组织下,设立生态城指挥部,并依托新乡院根植地方的服务特色,组建联合工作营,建立“政府组织、地方协调、多方融合”的工作机制,以面向实施为出发点,协调各建设主体、专业公司、设计团队通力协作,共同制定生态城基础设施专业设计方案及详细实施计划。

图4 项目工作组织模式图
2. 技术思路维度
实现基础设施在空间及专业上的双重融合。专业上,强化部门之间、专业之间衔接融合;空间上,统筹路网、水网、绿网、管网,通盘布置各项基础设施,从空间布局开始实现多专业统筹建设。
3. 实施保障维度
组建专业责师团队,派驻一线提供全过程咨询保障。由新乡院牵头,联合多家规划设计单位,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及设计咨询,参与组织协调新乡市人民政府、生态城建设指挥部150余次建设例会,代表业主单位与管线单位、建设主体、设计单位沟通对接,使规划方案与设计方案无缝衔接。
五、结语
自生态城规划实施以来,规划团队持续输出服务,全面支撑多层级政府决策,跟踪项目实施。目前生态城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多项建设工程已落地实施,牧野大道、新飞大道等多条道路已建成,创业路、新中大道等多条道路已完成选线,完成地表水厂建设及水源置换,建成1处地下式泵站,新增集中供热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完成高压燃气管线及高压电力线路迁改,开展凤凰山32处矿坑修复及生态复绿,生态城内部的生态环境及人居品质不断提升。

图5 生态城展示中心实景图

图6 凤凰山公园(生态恢复后)实景图
相关链接
编辑/排版|李刚
供稿|清华同衡 市政规划研究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 新乡市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城基础设施四网融合综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