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自然资源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暨年度技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技术委员会专家,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的特邀嘉宾以及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共40余人,围绕科学开展乡村规划与治理、服务全面乡村振兴等话题研讨交流,并为创新中心建设建言献策。
与会人员认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遵循乡村转型发展规律,科学开展乡村规划与治理,这也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点内容。乡村规划涉及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等多种类型的规划,是“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落地的关键环节。村庄规划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法定依据,是优化乡村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激发发展活力的实施性政策工具。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亟须破解乡村国土空间优化与村庄规划中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一系列难题。
会议期间,创新中心举行了挂牌仪式和授聘仪式,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彦随被聘为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被聘为技术委员会主任,14位相关领域专家被聘为技术委员会成员。获聘专家提出,要在科学认知乡村、划分村庄类型的基础上编制好实用性村庄规划。创新中心要注重提升乡村规划与治理的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工程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发挥好综合平台优势,凝聚相关领域专业力量,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于“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据悉,创新中心于2022年8月批准建设,由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三家单位联合申请共建。该中心面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需求,围绕新时代乡村规划与治理在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测、评估预警、动态优化等环节的技术难点,系统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工程化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实践应用示范,致力于建设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的协同创新平台、成果转移转化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记者方黎明)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乡村振兴——部乡村规划与治理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