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于2023年7月7日成功举办在宁高校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开营仪式。本次工作营活动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支持举办的年度重点公益活动,将聚焦“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将持续近4个月,在此期间多校多学科背景的师生团队将结合地方需求,联合展开社区更新治理新理念、新模式的探索。
本文字数:2736字
阅读时间:9分钟
2023年7月7日上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在宁高校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在南京市秦淮区成功举行开营仪式。本次工作营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支持举办的公益活动,得到了多所在宁高校的支持,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等院校的55位师生、共8个工作小组报名参加。此次活动将持续近4个月,期间还将举行中期交流(9月中旬),并在10月中旬进行结营报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将走进荷花塘历史街区、深入院落,广泛调研居民需求和居民意愿,调查社区保护更新的制约因素,运用新理念和新技术,为破解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关键难题提出创新性见解。

开营致辞
开幕式主持人:罗小龙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罗小龙教授主持了工作营活动的开营仪式。南京市秦淮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级巡视员戴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京祥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丁志刚主任,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详细规划处苏玲处长,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吉国华教授,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综合计划组组长、南京市秦淮区建设局童承江副局长,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黄洁副总经理,以及四所院校的教师代表、秦淮区有关部门代表及新华日报、南京日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江苏网、江苏新闻广播和江苏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参加了开营活动。
随后,戴新主任、张京祥教授、苏玲处长、黄洁副总经理和吉国华教授相继为活动致辞。


戴新主任结合秦淮区的建筑特点和风貌格局,介绍了秦淮区以“城市更新”为主题所做的工作,并希望学生们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为美丽古都发展愿景贡献智慧。
张京祥教授阐述了城市更新的意义与价值,指出以工作营来助力荷花塘社区更新与共同缔造,希望同学们走出图书馆,走出实验室,走进社区,走进院落,获得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
苏玲处长首先指出城市正处于重要的发展转型期,此次工作营主题定为“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是抓住了发展转型期规划工作的关键环节,期待对南京及有关地区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和创新作出贡献。
黄洁副总经理表达了对师生们的欢迎,并介绍了荷花塘片区保护更新的意义和目前更新的进展,期待工作营的同学们挥洒热情、展现聪明才智,为破解社区基层更新工作难题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吉国华教授期待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能打破院校边界、打破学科边界,面向国家推进的城市更新行动开展联合教学改革实验,推动大学学科建设和城市发展一同转型、一同发展提升。

专题讲座和工作营方案讲解
开营活动的第二部分是专题讲座及工作营活动要求的讲解,由于涛教授主持。
专题讲座主持人:于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主任、教授
主题报告1:城市更新行动中的社区的更新与治理
丁志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丁志刚主任从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更新概念的再认识、更新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居民的真实需求等三方面展开讲述。他回顾了美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社区规划发展历程,并依托我国自古就有的以“里坊制度”为雏形的社区生活模式,解读我国社区规划试点城市所作的重要尝试与有益借鉴。在此基础上,他对“增量时代”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指出存量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化解长期以来累积的“城市病”,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关键一招。最后,他以南京“天津新村”社区更新项目作为实例,向同学们讲述了社区更新规划的具体做法及有关理念、技术要点,为即将出征开展社区更新规划尝试的同学们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主题报告2:秦淮城市更新经验分享
童承江,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综合计划组组长、南京市秦淮区建设局副局长
童承江副局长在专题讲座中分享了秦淮区的城市更新经验。他指出目前城市更新既是“不得不为”更是“大有可为”。在新背景的城市更新,理念上需要更加强调保护更新老城、开发建设新城,加强新老城区发展的统筹;要突出“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导向,尊重人民意愿,充分做到“可改愿改则改”;也要注重发挥专业力量,以科学精神和创造勇气推进城市更新,通过“设计产生美、设计产生价值”提高设计水准与品质。在城市更新的实施做法方面,他讲解了秦淮城市更新取得的三条宝贵经验,一是加强城市更新实施的传导机制与多方协同机制的建设,形成实施合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精准创新相结合,推动城市更新走深走实;三是坚持党建引领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他以小西湖、大阳沟及石榴新村等项目为切入点,介绍了秦淮区城市更新项目取得的经验成效,为南京作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中国式现代化的南京建设贡献力量。


专题讲座结束后,南京历史城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左方敏科长介绍了研究场地情况和片区规划情况,帮助同学们了解实践场地情况,了解已有规划方案,以及实践工作的需求,为大家后续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秘书处陈浩副教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时间安排、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内容形式要求。最后,工作营各小组指导教师代表东南大学王承慧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徐梦洁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殷洁教授表达了对本次活动顺利开展的祝愿与支持。

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全体师生合影


会场留影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夏日放送 | 多所规划院校夏令营活动正在申请中,不要错过哦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会议 | 聚焦“整治与治理:国土空间秩序的重建”,2022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宁波市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聚焦“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治理创新”,202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年会顺利召开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活动 | 聚焦“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在宁高校首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暑期工作营在南京市秦淮区成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