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中国、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等8个国家的30多位“蓝色伙伴关系行动”的项目伙伴来到厦门国际海洋周,分享了开展滨海湿地修复和保护、海洋垃圾治理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保护等项目成果,并与中国的海洋公益伙伴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2022年6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蓝色伙伴关系原则》,明确了在自愿和合作的基础上,与各国共同保护海洋生态、应对气候变化、防治海洋污染、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等目标。这一倡议推动了全球蓝色伙伴关系的共同构建,将通过多种出资与合作方式支持“小而美”的项目落地,为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贡献中国行动与成果。
“蓝色伙伴关系行动”旨在积极响应以上倡议,由蚂蚁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共同发起,重点捐资支持中国-东盟地区实施“小而美”的海洋保护项目及公益活动。该行动首期由蚂蚁集团通过蚂蚁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共同投入500万元人民币,计划在三年内聚焦中国-东盟区域,资助海洋生态保护方向的具体行动。
这也是国内首个由民间公益力量发起的响应“蓝色伙伴关系原则”的公益行动。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该行动首批支持了在印度尼西亚的4处珊瑚礁修复工作,种植修复红树约35000株,修复面积约6公顷;在菲律宾Apo岛开展与当地政府和社区合作的零废弃岛屿项目,带动当地志愿者和居民参与海洋垃圾净滩活动。
印度尼西亚孟帕瓦地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
“蓝色伙伴关系行动从去年6月发布以来,已经得到了南海周边9个国家30多个蓝色伙伴的积极响应,开创了公益事业的新模式,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中国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安涛表示,通过实施“蓝色伙伴关系行动”,吸引了公益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和社区居民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通过科学设计和精心筹划,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惠及了区域内超过37万沿海社区居民、渔民、旅游从业者,特别是原住民、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蓝色伙伴关系行动”将再资助六个海洋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