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
近年来,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在荷兰城市规划政策制定及实施管理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即通过大数据收集,有针对性地对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发展过程创造数字虚拟副本,以进行“物理孪生”模拟演算,例如预测建筑规划和绿化对居住环境温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道路规划情景下社区交通流量的变化等。数字孪生城市技术通过不同影响因子和不同情景的研究优化了政策计划的制定;其简洁明了的可视化表达能够向公众高效传达各类公共政策制定或调整后的不同方案场景,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决策;此外,其高效的数据收集与应用也有利于优化管理效率和节约成本(图1)。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图1  荷兰阿尔克马尔市数字孪生城市模型
图源:https://digitale-tweeling-alkmaar.azurewebsites.net/digitale_tweeling
来自乌得勒支大学和瓦格宁根大学数字孪生城市方向的研究学者们指出,应在数字孪生城市技术发展如火如荼时进行必要的回望审视。数字孪生城市并非真实的领地和完整真实的全景式图景,而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假设、价值观导向、决策推演而设计的数据模型。在当前技术的局限下,还存在诸多难以被量化和数据模拟的因素,如人类对空间的复杂感觉等。一些现实中的空间需求也可能因数据采集上的缺失被忽视,如目前社区环境数据库中没有垃圾堆积的相关数据,规划者有可能误判社区的公共卫生状况。因此,研究者认为,规划政策制定如果过于依赖数字孪生模型的推演,势必产生一些考量上的盲点。与此同时,过度的数据采集也有可能会对公众的隐私产生负面影响。当出行位置、生活方式、空间使用等大量信息被收集于公开访问的数据平台后,数据安全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研究者还指出,目前数字孪生城市的成果呈现还带有明显的制图者主观认识色彩。例如:在城市推荐访问地点的分析上,因“功能重要性”“风景优美”“历史文化价值”等指标权重设置的不同,会导致演算结果与实际空间使用的偏差,因此十分有必要根据现实情况对数字化推演的成果进行核对。
在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的具体开放应用方面,则需要明确其服务对象、用途需求和交互方式。数字孪生城市势必会发展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公共数据平台,其使用面向IT从业人员、市政规划专家以及普通居民等拥有不同数据素养的用户。在数据平台作为多功能复杂容器与应对用户异质性的简明交互界面上如何保持平衡,将是数字孪生平台搭建的重要挑战。在服务决策方面,可视化的决策导航界面有助于实现决策场景的管理。
资讯来源:https://stadszaken.nl/artikel/5572/digital-twin-realitycheck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阿姆斯特丹呼吁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
近日,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议员呼吁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并强调以妇女、女童的需求为设计基准。
调查数据显示,首先,阿姆斯特丹人均公共空间使用频率呈现下降趋势,仅10%的儿童在户外玩耍的次数多于在室内玩耍的次数,而该数据在其上一辈中的比例高达65%。这一数据也是城市公共空间安全性、包容性下降的体现。其次,几个世纪以来,空间规划设计标准都默认以“健康的白人异性恋男性”为参照使用者,默认的生理条件包括中等身高、视力良好、两腿行走等,而目前高达44%的荷兰女性表示在公共场合曾感到不适或不安全,因此她们更愿意选择处于室内或者避开公园等特定公共场所。尽管荷兰社会的性别平权相对进步,但是承担育儿主要职责的还是女性居多,因此有相当数量的儿童群体是在女性看护者的陪伴下出行、使用公共空间。如果公共设施与空间存在一些针对女性的风险,则会导致携带儿童的女性选择不出行。最后,性少数群体、具有特定宗教表达人士、有色族裔等的需求,也一定程度地被忽视。因此综上,该议员指出,女性群体作为一系列社会相对弱势群体的代表,其体验评价是检验公共空间是否为高品质、安全无障碍、友好包容的核心指标。
除了传统意义上拥有更加充足且舒适的绿地和便利的公共交通,女性友好型公共空间必须额外注意减少城市中不友好的构筑物,如具有犯罪隐患的隐蔽建筑物角落,设置尖锐物件的长凳等。该议员呼吁市政府规划部门进一步明确定义“友好型构筑物”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公共空间设计导则。同时,须保障和鼓励女性群体更好地参与到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交流中。
目前该提案已得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议会的广泛支持,并进入下一步实施议程中。

资讯来源:https://amsterdam.raadsinformatie.nl/modules/5/Overige%20dagelijkse%20berichten/914852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进行新一轮更新
近期,荷兰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进行了新一轮内容更新。该数据图包含荷兰自然系统中的地形、土壤构成、顶层土、水域网络、动植物群落的分布,以及国土领域内的11种典型景观风貌的分布。多图合一的数据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协助相关专业人士了解研究区域中的水土环境基底以及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该图中与自然系统联动的社会、经济系统因素数据还在不断完善,以帮助理解环境因子改变给周边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平台此轮的内容更新包括:提高了后台数据更新的便捷度,解决了复杂的环境问题/瓶颈,对潜在的环境优化措施作出预判并提出建议,以及优化了用户的交互界面。使用者可以快速直观地点击目标区域,了解该地区的景观类型、潜在气候隐患和适用的应对机制(图2)。从市域尺度到国土全域的统一参照系数据也为政府决策制定提供了统一的水土基底标准,取代了以往低效碎片化、缺乏科学校对验证的信息管理。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图2  荷兰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的界面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该数据图中的一个好工具——NL2120地图。它通过数据推演的手段,展示了理想化水土政策导向下的2120年未来愿景。研究团队还在此数据基础上,更具针对性地以瓦来利及费吕沃地区(Vallei en Veluwe)为实践案例进行了2120年环境愿景规划,展示了该地区在水土平衡的核心出发点下,住房、农业、交通、自然、旅游娱乐、经济、水环境等方面的未来图景(图3)。此外,团队基于与当地居民的广泛讨论,制定了实现该愿景的核心措施,包括:保育该地区的冰碛,作为国家级饮用水储备;给予河流湖泊保育空间;划定更广阔的自然保护区;推广助力循环农业;进行可持续的城市扩张;保障本土—区域—国家—欧盟层面的无障碍行政环境等。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图3  瓦来利及费吕沃地区2120年的环境愿景图
资料来源:https://klimaatvalleienveluwe.nl/wp-content/uploads/2023/12/ID_VenV-Visie2120-Nov23_ACCESS.pdf
数据图的开发者希望该工具可以更好地协助制定水土环境政策,探索实现理想环境愿景所需的协同过程、社会合作和财政支持。
数据平台详见:https://www.klimaateffectatlas.nl/nl/basiskaart-natuurlijk-systeem-nederlandUP

图2及资讯来源:https://klimaatadaptatienederland.nl/actueel/actueel/nieuws/2024/basiskaart-natuurlijk-systeem-myrjam-de-graaf/

以上资讯由本刊荷兰站 李舒扬 供稿

近期资讯
[非洲]非洲开发银行批准肯尼亚新五年国家战略文件/非洲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呼吁提供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2024.2)
[北欧]哥本哈根为更新“手指规划”发起竞赛/瑞典约塔河岸基于自然的防护工程(2024.2)
[英]《街道投票发展令》向公众征询意见(2024.2)
编辑 | 高淑敏
排版 | 顾春雪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国际资讯 | [荷]回望数字孪生城市实践/建设访客友好型公共空间/自然系统基础数据图更新(2024.2)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