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年。今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工作定位,谋划部署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蓄力。


围绕如何做好今年自然资源工作,全国各地也陆续明确了各自的发力点。





牢守耕地保护红线


耕地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切实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今年自然资源部将耕地保护作为八大重点工作之首,要求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研究推动批量增加耕地。


河北省提出,改革完善占补平衡制度,抓好占补平衡专项整治,持续抓好增违挂钩、区域限批、线索移交等机制落实。


山西省提出,以系统观念突出把握好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推动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确保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吉林省开展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深入推进田长制实施,强化耕地用途管制,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大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


黑龙江省全面建立实施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的占补平衡新机制,建立省级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平台,有序实施耕地后备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规划,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常态化开展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排查治理和打击盗采非法贩卖黑土专项行动。


江苏省争取上半年出台江苏省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措施。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核心,把各类对耕地的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强化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控。


浙江省开展“多田套合”耕地布局优化整治三年行动,常态化抓好违法占用耕地“零新增”,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上勇当先行者。


河南省一方面聚焦稳住耕地总量这一根本任务,完善落实耕地“大占补平衡”制度,保持耕地只增不减;一方面稳妥推进耕地不合理流失问题整改,严防新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


广东省全面推行“田长制”,以“田长制”为牵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落实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等重大要求。


四川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圆满完成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首考”,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补充工作。



加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除2017年已获批复的北京、上海规划外,所有省级规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均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务院,其中17个省级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自然资源部在今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部署了四项工作重点: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和“三区三线”政策,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监督实施,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河北省提出,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沿海地区国土空间统筹规划编制,抓好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和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乡镇总体规划编制报批。


黑龙江省加快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建立健全专项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制度,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多规合一”为基础推进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融合管理。


吉林省全力抓好省级规划实施,加快推进市县乡总体规划编制报批,规范开展详细规划编制,优化规划许可管理服务,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江苏省明确推进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全覆盖。加快修订出台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分层分级分类开展详细规划编制,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河南省提出,高质量完成总体规划编制报批,持续优化全省国土空间布局。科学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编制。实行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督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应用,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广东省以“百千万工程”首批22个典型县、110个典型镇和现有42个试点为重点推进扩面提质,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加快构建良田成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土地保护利用新格局。



持续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


在优化自然资源要素供给,着力支持经济以进促稳方面,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差别化要素保障政策,提升自然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推进房地产领域“三大工程”配套政策落地见效。


河北省明确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持续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处置力度,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


山西省聚焦保重点、促转型、调结构、明导向目标,强化建设用地共管共用理念,开展全省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提速增效行动,全面提升土地要素保障和节约集约质效。


黑龙江省对重大民生类项目用地做到应保尽保,建立重大项目用地优先审批清单,为实现“开春即开工”奠定坚实基础,严格项目用地报批审查,进一步提升用地审批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调整优化用地结构,探索盘活存量土地,完善增存挂钩机制,加快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推动“净地”出让,审慎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吉林省围绕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等重大安排,持续完善要素保障政策,强化土地储备与供应,盘活利用存量土地。


江苏省提出,优化用地计划配置,在已下达2024年第一批7万亩用地计划基础上,继续实行“分级保障+省级统筹”,对省重大项目实行“免申即享”,确保重大项目应保尽保。


河南省提出,优先保障重大战略实施用地,推动发展空间和土地要素向“一主两副”中心城市、郑州都市圈、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展质量高、效益好的地区集聚,重点支持航空港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和“两城一谷”创新平台加快发展。突出保障重点项目用地,优先保障稳经济集中攻坚项目、“三个一批”及“7+28+N”产业链群、“六新”项目等重点项目用地。


湖南省提出,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向前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推动土地要素向有效项目集聚。3月15日,湖南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正式上线。通过破解要素信息不对称、市场活力不足、资源供需结构不合理、后期监管难等问题,以“新服务”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卡点,增强服务高质量发展要素保障能力,在综合全国要素统一市场建设经验基础上,建设“不打烊的自然资源超市”。该平台由国地科技提供技术支撑。


贵州省提出,精准保障“六大产业基地”、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用地需求,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积极推进“富矿精开”,在精查探矿上持续发力,在精准配矿上取得突破。



厚植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在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自然资源部强调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启动实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加强自然灾害防治,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黑龙江省提出,推动生产矿山“边开采、边修复”,高质量建设三江平原(双鸭山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江苏省提出,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体系,印发省级山水示范工程中长期实施方案,加快建设首批省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试验区。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完成20个国家试点项目。更大力度探索在县域范围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指导吴江等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


福建省提出,编制重点流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河南省强调,加快实施秦岭东段洛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重大工程,加强南水北调水源区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开展矿山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专人专班推进19个国家试点和28个省级试点实施。


广东省提出,加快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牢牢抓住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这一战略举措,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减碳量”“含金量”。


宁夏明确,要完成自治区、市、县三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构建从山顶到河流的生态修复大格局。协同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扎实推进“三山”生态保护修复,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



服务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在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方面,自然资源部强调要服务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完善时空信息新型基础设施,深度挖掘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价值,补齐基础数据管理制度政策供给短板,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


江苏省明确全面开展实景三维江苏建设,协同推进三维应用服务平台优化升级和市县级节点建设共享,着力构建以基础地理实体、地理场景和地理实景为主要内容的实景三维江苏。


山西省坚持挖掘数字红利,对接江西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和行动计划,推动全系统互联共治和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形成对全域自然资源“天上看、空中查、地上探、网格巡”的智能监管体系。


海南省依托“机器管规划+土地超市”,完善“管制一条龙、修复一体化”体系;完善“土地店小二”专班服务项目落地全周期管理长效机制,开展项目策划、机器管规划、土地超市、指标交易、标准地、用地清单、极简审批“管制一条龙”专项服务行动。


宁夏提出,加快构建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强三条控制线等重点约束指标监测预警。



注:本文根据各地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内容整理。




专 题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科技):聚力高质量发展,全国各地自然资源工作这样干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