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2024年4月22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2023年度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选结果,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主园区获得2023年度“开发区、产业园区类绿色生态示范区”的称号。这是继2020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再次启动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评选工作的首批获评项目。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主园区本次获评“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标志着良乡大学城在绿色生态建设方面达到了北京市的领先水平,是大学城努力二十余载,建设复合、活力、高品质大学城取得的重要成就。
“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由北京市依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25号)设立,从2014年开始每年从众多北京市在建的优质项目中评选出能耗、水资源、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建设、交通、可再生能源、土地利用、再生水利用、垃圾回收等众多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作为示范项目。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和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二所通力合作,面对良乡大学城缺乏专项绿色生态规划与发展的问题,成立专项工作组,遵循“高点定位、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一个绿色生态、运行良好的大学城应有的形态”“良乡大学城的本底条件和特点是什么”“通过怎样的提升能够实现良乡大学城的绿色生态化发展”“通过怎样的管理手段能够实现绿色生态化发展”等几个问题,进行基础调研、深入挖掘良乡大学城在生态发展方面的优势及可实施性。
团队制定《生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顶层引领;制定包含土地利用、交通、生态、能源、水资源、绿色建筑等9个领域的《绿色生态专项规划》,细化工作方向;制定具有三级共35个指标体系、9个特色指标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进行园区运行评估与反馈;并与房山区政府及良乡区管委会详细研判、反复讨论,形成《2023-2025年三年实施工作方案》将良乡大学城主园区的生态建设落实到位。
2023年北京绿色生态示范区申报,经资料初审、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环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主园区最终从六个园区类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称号。同时获得该称号的还有“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清华同衡项目团队现场踏查及汇报
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主园区位于房山区良乡组团东南,主园区占地面积6.64平方公里,是北京重点建设的两大高教园之一。现已入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5所高校、学生约4.8万人,建设实施率84%。
2017年随着北京新总规的落地,房山区及良乡大学城均面临新一阶段发展目标的调整。清华同衡团队历时6年,在详细了解良乡大学城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编制《北京房山区良乡大学城主园区FS00-0117~0124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确立了大学城以综合服务为核心,景观带串联大学城内部及外部生态景观资源,形成富有活力的蓝绿空间骨架,营造“一带、一心、多点”的空间格局。提出打造结构合理、要素齐全、职住平衡、充满活力的世界一流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的目标。
为了切实实现由高教园到大学城的转变,清华同衡团队与各高校在用地方面深入对接,通过持续挖潜,整合校园内+校外存量用地,设立校城融合共享区,弹性用地,利用学校的专业技术和科研优势,搭建新型研发中心,实现创新孵化、成果转化,将空间赋予更多的城市功能;充分考虑教师的居住需求,在大学城内部、周边等区域积极推动以产权房、安置房、公租房及商品房等多种形式配建教师住宅;对现状阳光南大街与学园南北街进行道路降级,引入以双创办公、综合服务和智能应用为主的功能空间,打造全国首条基于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未来街区;
发挥园区内地铁“良乡大学城站”站点优势,进行TOD模式开发,打造集商业综合体、研发办公、文化娱乐中心、科创服务、综合型轨道微中心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核心。其中由清华同衡团队负责的综合型轨道微中心部分地块规综已经获批,计划于3年内完成建设;以中央公园绿轴为重要抓手,串联五所大学与周边住宅,通过提升景观设施,增加生态节点,打造公共活动场地、引入公共服务模块与配套服务设施,强化绿轴与周边校园、居民的渗透融合功能等。实现园区的提质增效。

道路降级后众创空间效果图

中央公园体育设施实景图
通过多年建设,良乡大学城主园区在绿色生态发展方面已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在生态建设方面,园区利用中央绿轴串联绕城而过的吴店河、刺猬河,设置亲水岸线与低影响开发设施,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滨水景观。中央绿化带进行生态化提升,在充分尊重已有植被的基础上,构建生物多样性空间,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内部运用低影响开发手段建设可观、可感、可玩的“海绵城市”系统。提升后的中央公园对外联通两河滨水设施,拥有儿童娱乐、健身、足球、乒乓球及多功能活动场,还将建设包括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各类特色博物馆、剧院、体验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居民和高校师生学习、沟通和交流的复合化的公共活力绿廊。
在此基础上,园区充分利用大学的专业优势,在方案阶段,由园区5所大学与景观单位共同制定主题公园方案,建成后实现区校共治,让大学全过程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与治理。引导大学逐步、真正的融入整个园区。


刺猬河滨水体验


园区内海绵城市应用实景图
在校城融合方面,对内大学城实现五校间人员互认,自由进出。通过管委会投资开发的共享系统,2021年已实现五校选课互认、共享场馆预约、共享图书馆借阅,4个学期累计开放共享课程1832门次。2023年实现跨校就餐。对外实现校园文体设施部分对社会公众开放。校园利用中央景观公园为纽带,开展丰富的校际活动。迄今为止已经组织了垃圾分类、二手集市、音乐汇演、文艺宣传、文化集市等众多活动,以公共活动为纽带,激发园区活力。规划2035年拆除有形围墙,运用更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教学写字楼化、宿舍公寓化、校园街区化,校园完全、安全开放。



五校共享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体育馆对外共享
园区内各大高校充分发挥自有力量,在高校内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海绵城市与厨余垃圾处理的实践行动,海绵城市利用上不仅在下凹绿地率、透水铺装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方面优于北京市的要求,还建设约6万平方米,低于道路标高1-1.5m的运动场和下沉公园,降低暴雨期间对学校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方面采用应用尽用的方针,使用太阳能热水、BOT、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多样化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5所高校设置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年约处理厨余垃圾约2500t/a。以上举措每年可减少CO2排放约6945t,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下沉1.5m运动场实景图

厨余垃圾处理运行实景图
本次获评为“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是对良乡大学城主园区绿色、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认可,也是北京市对良乡大学城主园区绿色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后续在清华同衡团队的协助下,良乡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支持下,良乡大学城主园区建设的工作重点始终围绕着“如何建设一个大学城”,积极探索一个大学城应有的形态,进一步推进开放共享公共文化设施、校城融合的轨道微中心、众创空间廊道、校内绿色建筑三星级等项目的建设。推进绩效指标落实,全力打造充满活力的世界一流科教及产业融合新城。
良乡大学城主园区申报绿色生态示范区相关参与单位
申报单位及园区管理部门: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管理委员会
推荐单位: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房山分局
2020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单位: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央公园设计单位:
AECOM
申报咨询顾问: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与实施分院二所
资料提供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相关链接
编辑/排版|王淑芸
封面图/图片|供稿部门自摄、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学城管理委员会提供
供稿|清华同衡 绿色建筑与节能研究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北京绿色生态示范区评选公布!清华同衡支持建设的房山区良乡大学城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