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高新区(滨江)紧扣“节约集约用地”主题,努力破局空间制约,助力“两个天堂”建设。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高新区(滨江)区划面积(含钱塘江水域和山体)仅72.2平方公里,在浙江省90个县(市)中面积最小,也是全国排名前十的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一个面积不超过100平方公里的高新区,辖区常住人口却突破50万人,土地要素较为紧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高新区(滨江)坚持把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作为抓手,推进节约集约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不到全省1‰的土地面积,创造出了占全省2.8%的地区生产总值,实现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列浙江全省第一,并入选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规划引领
保障节约集约利用

围绕“建设天堂硅谷、打造硅谷天堂”的总体目标,编制了《滨江区城市总体设计》,对全区空间格局进行系统梳理和有效导控,并以奥体滨江国际商务区、江南科学城等重点片区塑造为抓手,实现从详细城市设计传导到控制性规划的落实,同时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统筹管理,通过规划引领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探索
创新节约集约模式

积极探索集约用地途径,创新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率先推出工业综合体、相邻地块统筹开发、村级留用地项目统筹开发、土地复合利用、工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等试点,形成了一批全国、全省首创。其中工业综合体高强度开发地上、地下空间,建成后可根据企业需求分层或分幢转让给以新型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造就了“工业上楼”这一未来城市工业发展新范式,该实践案例入选了自然资源部首届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论坛分享案例。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盘活存量
深化节约集约内涵

深入推进存量用地盘活行动,把“土地存量”变为“发展增量”,努力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内涵。具体包括加快实施城市社区有机更新行动,通过“微更新”等多种举措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促进城市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打造美好生活的空间环境基础。同时积极推进老旧工业园区等提升改造行动,持续扩容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了冠山数智产业园、长河工业园三期整治提升等一批实践案例,为产业发展释放空间。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全国土地日的由来

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中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让我们携起手来,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全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来源:滨江分局


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高新区(滨江)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蝶变空间促发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