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导 读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和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对各地产业转型、能源消耗、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因此,应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各地“十五五”时期工作的重点。
绿色发展是一种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各地应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紧紧把握绿色经济带来的产业机遇,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加快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数字化手段推进资源综合使用效率提升,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生活“绿色福利”。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所向、大势所趋,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这为各地发展带来了新的产业机遇,各地应改变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一方面,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特别是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的增长;鼓励企业引入新技术,采用高效节能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升产业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设计,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重塑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探索新兴动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力推进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高效节能与先进环保装备制造等相关新赛道发展,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节能环保龙头企业,推动重点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为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构建地方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需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和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力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整体上,考虑地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空间等条件,以能源消耗和资源利用为约束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完善产业布局,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节能降碳目标,重点引进环保、节能、新能源等绿色产业,谨慎对待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产业链协同融合,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优化资源在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配置,加强产品间循环利用,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回收利用率。
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资本、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等要素的使用效率,各类经济活动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融合。各地应加强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绿色化与数字化“双向奔赴”、协同发力,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集聚化发展。聚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搭建底层区块链平台、运行监测平台等,全面监测分析各类要素的投入强度与产出绩效,破除数据壁垒,推动部门之间数据资源整合,厘清区域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源消耗、税收贡献等情况,确定重点管控对象、制定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实施方案,实现城市治理的绿色转变。例如,针对土地资源要素,设定亩均指标,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改进土地供应和利用方式,实现经济产出的最大化。
“十五五” 趋势解读系列
总论—— 对“十五五”时期总体发展思路的解读
1.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新质生产力发展土壤
3. 数字经济是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常态化手段
4. 以绿色低碳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5. 新发展理念下的政策量化评估与资源优化配置
6. 新时期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7. 县域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8.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农业强国之路
9. 消费新动能激发经济新活力
10. 数智化促进政企关系重塑与企业服务效能提升
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经济研究所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和创新为引领,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开展城乡发展新技术研究。
下属数智经济研究所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愿景的专业型智库团队,围绕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产业创新、产业空间供给、产业经济数字化平台等议题,为产业园区培育、区域战略、县域发展等问题提供高水平咨询方案,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顶级行业专家的领衔下,数智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市场营销、智慧城市、可持续设计等多专业人才,形成了聚合交叉学科背景的核心团队,兼具丰富的实践积累与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设计|郑慧晴
供稿|清华同衡 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经济研究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十五五”趋势解读 | 以绿色低碳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