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科莫湖(Lago Como)也称拉里奥湖,位于意大利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一冰川湖。本文为何依教授的一次心灵之旅,她从莱科至贝拉角至科莫,再返回莱科。
本文字数:2031字
阅读时间:7分钟

科莫湖(Lago Como)也称拉里奥湖,位于意大利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一冰川湖,由于被几座山包围并分割,总体上是三段狭长形湖泊组成的人字形水系。
纵横数百里的崇山峻岭,挡住了北方的寒流,形成了科莫湖温暖湿润的小气候,植物繁茂的生长,小村镇沿着人字湖的沟谷散落在两岸的坡地上。
放看望去,色彩斑斓的房屋,随形就势,高低错落,簇拥在小教堂💒的周围,构成一个个生活社区。
科莫湖的自然风光和人居环境也受到富豪们的青睐,许多欧美社会名流为在科莫湖畔拥有一幢别墅而骄傲。

本次线路图,莱科至贝拉角至科莫,再返回莱科。

住在莱科镇(LECCO),人字型科莫湖中一座安静的小镇,两岸建筑依山而建,处处都是湖光山色。

晚上八点,雨后莱科镇,夕阳的余晖从山后闪出。

说是湖,更像是一条河。

面对一池清水和云雾,对岸的山峦及城镇内的钟楼,亦真亦假,梦境一般。

湖畔的空气都是甜的。

钟楼下的城镇。

以水井为中心的社区结构,很意大利。

长街在山下展开。

幽静的小巷藏在城镇深处。
第一站就去人字形交汇处的贝拉角(Bellagio),是科莫湖最出名的一个小镇,意大利语是"位于两湖之间",从莱科镇到科莫镇的船只,都要在贝拉角转乘。

渡船来了!

在这个来来往往的水上交通线路上,渡口的工人与当地的乘客似乎都熟悉。

船一到,这个跳板就搭过来了。

同行的曾老师极力想把我大武汉介绍给老外。


阳光明媚,湖面上的风很大。

这家酒店就在渡口边,上岸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到贝拉角了,拱廊中有很多小商店,果然很热闹!

女老板是故意摆个pose让我拍的。

有人经过的阶梯。

山后的风景不一样,被这个路口吸引住了。

这条弯弯的山路真安静。

转角处的石板凳可以休息一下。

转过来,这条对着湖泊的坡路,绿树衬红屋。

清凉的湖水💦。

水边的鸟鸥🦆。

科莫湖水边的这些埠头,长长的伸向湖中,有点像盖茨比伸出手想要抓住对岸的黛茜。

科莫湖最明媚的时分,接近于中午,这个时候才见得气象纯明,天色湛蓝,山色苍老,湖面波光粼粼,朵朵白云从山外飘来,掠过湖面,船在湖面划出一道涟漪,给爽朗的风景更添一份生动。

科莫湖之所以能让人如此着迷,意大利的风情小镇功不可没。
小镇于湖畔的山谷岙地中,溪流在山间流淌而下,在湖中溅起阵阵飞滟,色彩斑斓的建筑倒影水面,天堂也就如此吧。

一组普通的房子,喜欢右边那个烟囱和档墙。

岸边的船坞,太美!

古旧的色彩,岁月的痕迹,再来一张近的。

现代感的白色方盒子,很抓眼球。

岸边的停船场?

那幢桔色别墅一定有来头。

两岸标准的候船室。

青山衬托的小教堂,格外突显。

房子,门前水阶,还有自家的小船。

亲水的公寓也让人神往。

院子里的水鸟是自家养的吗?

小俩口一起回家的感觉真好。

绿荫与台阶的组合,也是两岸城镇和码头的标配景观。

这大概是个酒店。
上网一查果然是一家四星级酒店,名称为卡洛塔庄园。位于特雷梅佐镇,建于1747年,是一座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以珍稀的花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一些花卉植物甚至长到了22米高。
这座别墅花园还拥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收藏了意大利著名雕塑家卡诺瓦(Antonio Canova)的杰作。

卡洛塔庄园酒店(来自网络)。


带园林的豪宅,是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的别墅,拍摄星球大战的外景地。
在星战前传里,黑勋爵和纳比星女议员定情的一幕是在这里拍的。

如果上岸去看看,应该是这个样子滴(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小船是如何上房顶的?

大户人家院子一角的亭子。

竖向肌理,还有就是城镇色彩规划管理很重要!!!

船库。

很规整的房子,好像学生作业。

错落有致的斜屋顶。

鲁迅说过,我家后院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这个院子却有两颗相拥在一起的柏树。

哇,色彩!

共享美景。

同船者。

右边房子的台阶入水。

普通的公寓,随形就势一样美。

真鸟!

有点像传说的地震云。
被称为"意大利的天堂"的伊索拉岛。


船到科莫镇Como,一座闻所未闻的小镇,厚重的历史积淀让我惊喜不断。
此刻,笼罩在阴云下更有种神秘感。
有建于1215年的市政厅、十四世纪的大理石教堂等哥特式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国立丝绸学院与丝绸研究所。

一座中世纪的罗马风教堂,在18世纪的时候改造成了市政厅,这两种功能还可以互换?应该不是孤例吧。

酒吧窗扇中的市政厅,虚虚实实。

这个石砌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著名皇帝巴巴罗萨建造的。汪哥注释

建筑色彩,美的无法言语!

色彩搭配。

这个有着夸张烟囱的古宅好美!

安静的城镇,半天才等来三个人。

意大利老男人很讲究。

讲究的老男人才叫帅!

又一个意大利新理性主义的建筑案例。


转角墙上的雕塑为这条街道增添人文主题。

一个古老的小广场。

尽端那组半露木的橙黄色房子,是科莫目前现存最古老的民居建筑,典型的halftimber house,是建于公元十世纪左右。

好看的建筑不需要标新立异。

穿运动服的残疾人。

年轻人让街道有活力。




这条街道的墙面,挂着一个个袋子,里面种植着白花,形成一条花街,特色景观就是这么简单。

慢悠悠街道。

很体面的老俩口,开一辆迷你小车。

墙壁上的彩画,印刻着城镇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读城 | 何依:大山深处有人家——南漳冯家湾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读城 | 何依:童话与歌剧的小城——卢卡(LUCCA)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规划年会 | 学术研讨会七:美丽中国、万象更新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读城 | 何依:科莫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