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2025年,石景山区将加强永定河历史遗迹文化利用,创新首钢工业遗存保护利用,高水平开展首钢煤仓更新改造,推动京西艺术中心开工建设,打造京西特色活力极。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京西艺术中心区位图


首钢煤仓位于首钢园的服贸会区域,去过现场的市民都对这里由六座筒仓及转运站框架组成的巨大工业遗存构筑物印象深刻,特征鲜明的首钢红外观色彩、连续高大的筒体形态,使其颇具辨识度。这处煤仓建于1994年,原用途为贮存炼焦用的原料煤,于2010年停止使用。本次启动改造,计划将其打造成为文物、艺术品相关的保管和展示空间,计划将于2026年年底完工亮相。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首钢园煤仓改造项目 效果图


现存煤仓的每个筒直径为23米,总高46.8米,南北总长约144米,现状占地面积约2900平方米。项目将保留现状6个筒仓并加以改造,在筒仓顶部复建通廊空间作为空中特展,形成特色的第五立面和绝佳的观景体验。北侧结合既有转运站织补更新,以结构外露的设计手法还原黑色钢结构立面,新建主入口大厅。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首钢园煤仓改造项目


改造后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8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约350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七层。项目整体兼顾常设展、临设展、艺术品储藏等功能,既是对工业文化遗产和乡愁记忆的保护,也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空间,进一步丰富地区文旅消费场景。


在石景山体育中心西侧,石景山区还在谋划建设京西艺术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1800座大剧院、600座多功能厅;地下2.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相关设施设备配套用房、地下车库及人防空间。项目将于2025年启动建设,预计于2030年完工,未来将同东侧的体育中心一道,成为区域双核心,形成石景山文、体、旅复合功能生态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京西艺术中心 效果图


京西艺术中心的建设还有助于填补石景山区没有中大型演艺场所的空白,通过搭建国家级院团演艺资源孵化平台,为观众呈现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演出,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项目所在地为石景山区中部的活力节点,可辐射周边居住人口约30万人,未来将发挥长安街轴线带动作用,串联首钢园、体育中心、石景山游乐园以及区域行政、商业中心,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形成京西公共活力中心。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京西艺术中心 效果图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

北京西五环外,今年10月又落成一座故宫,“开放式”!

风景林荫路、城市画廊……今年副中心“花园城市”这样建

提前探访!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年5月开放

北京林业大学近现代历史建筑群:布局严谨、沉稳大气

昌平启动政府街城市更新,再现永安古城历史风貌

北京六一幼儿院历史建筑群:“马背摇篮”的精神延续


您与京城,一之隔!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首钢煤仓改造、新建京西艺术中心!石景山将添文化新地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