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建造模拟城市——如何把世界装进机器》

Building SimCity: How to Put the World in a Machine

By Chaim Gingold

Published by The MIT Press (June 2024)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计算机模拟的历史,特别是对模拟游戏《模拟城市》作了剖析。作者指出,游戏设计师威尔·赖特创造《模拟城市》的初衷是为了探索城市兼容的复杂性,其形成了计算机建模的传统思维。因此,《模拟城市》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计算机模拟历史与文化的缩影。


该书通过《模拟城市》讨论了一系列与技术、软件和城市模拟相关的主题,涵盖了从计算机的早期发展到通过纸模型和角色扮演构建迷你城市的广泛内容。作者还首次系统地回顾了Maxis公司的历史,揭示了该公司在推广《模拟城市》的过程中与风险投资者、任天堂等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不仅影响了赖特的职业生涯,还导致了Maxis在《模拟人生》项目上未能成功推进,最终被电子艺术公司收购。这本书提供了精心制作的各种图表、城市模型的柯达彩色照片以及任天堂漫画风格的“赖特博士”角色设计,传达了广泛的主题。这些视觉元素使书中讨论的复杂技术概念更容易被理解。


总体而言,这本书不仅是关于游戏的作品,更是对计算机模拟城市及其文化影响的全面回顾。无论是对技术史感兴趣的读者,还是城市研究者、游戏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在书中找到丰富的知识与启示。(陈泽胤)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文化之城,文化景观》

Culture City, Culture Scape

By Ute Meta Bauer, Sophie Goltz, Khim Ong

Published by NUS Press Singapore (June 31, 2021)




《文化之城,文化景观》记录了新加坡丰树(Mapletree)商业城II的重大公共艺术项目。该项目邀请了众多国际和本地艺术家参与创作,探索了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尤其是在都市环境中的意义。

本书从“场所营造”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强调景观建筑、城市规划和文化管理的融合。它不仅是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记录,更是对公共艺术如何影响社区、教育公众,并在公司社会投资中发挥作用的深入讨论。通过与艺术家、策展人和丰树投资(Mapletree Investments)主席郑维健的对话,书中展现了创建成功公共空间所需的多元视角。

书中具体探讨了诸如祖尔·马哈茂德的“声波之路”(Sonic Pathway)等作品。该作品通过声学装置和环境音效,引发观众对日常声音的关注。用艺术家的话来说,“我们经常看艺术,但很少听艺术……尤其是当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时,我们会忽略很多声音。”“声波之路”创造出的非常规声音迫使游客全神贯注。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扬卡·肖尼巴雷的“风之雕塑I”(Wind Sculpture I)——以其象征性的帆形雕塑,比喻新加坡也曾被英国殖民,并拥有与荷兰和非洲相连的全球贸易路线的故事。“风之雕塑I”被象征性地放置在一个熙熙攘攘的环岛,向新加坡历史悠久的海上贸易路线致敬,提醒我们跨国界的物资、商业和文仍在不断交流。通过对新主题和观众反馈的公开讨论,此书有效阐述了创作公共艺术的挑战和意义。

《文化之城,文化景观》不仅是对新加坡公共艺术实践的重要记录,也是艺术如何促进亚洲城市社区参与的宝贵资源。书中批判性和跨学科的方法,成功将文化与企业利益结合起来,为公共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作者也在书中反思:如果能在项目中引入更多来自东南亚的性别多样化声音,或许会为作品增添新的视角。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反映当地和区域社区观点的项目出现。(金天济)UP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2024/4-2)

新书推介(2024/4-1)

新书推介(2024/3-2)

排版 | 徐嘟嘟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际城市规划):书刊导览 | 新书推介(2024/5-1)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