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源远流长的农业文明和深厚乡土情结,赋予了小城镇连城带乡、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使命,其价值绝非仅从行政管理或规模效益的角度就能全面衡量。步入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小城镇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且不可替代。我国超大的规模体量、显著的地域差异、紧张的人地关系以及悠久的农业文明,决定了不能片面侧重发展大中城市或小城镇,而应推动各级各类城镇协调发展,小城镇在其中承担关键的衔接与支撑功能。然而,当前小城镇的发展却面临诸多困境。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的下滑,小城镇长期不受重视,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致使人们对小城镇战略作用的质疑日益增多,在推动小城镇发展的行动上也变得迟缓与摇摆不定。

在我国小城镇发展机遇与挑战交织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这部著作应势而出。它凝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多年在规划项目、课题研究中的智慧结晶,旨在为小城镇发展建设难题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解决方案。书中运用严谨研究方法,从广阔视角出发,对小城镇进行全面现状分析与问题剖析,精准定位当前问题根源,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并着重探讨其在新形势下的战略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经验的比较研究,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本书提出的优化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路径,不仅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也为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本书不仅是对小城镇发展问题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思考,更是对未来小城镇建设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可以为小城镇问题的学术研究和地方发展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说,“小城镇研究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课题”“我们今天对于小城镇的认识,过些时候回头一看,如能发现它的肤浅和幼稚,那就证明我们的认识有了进步”。小城镇发展研究领域充满未知与可能,本书中观点与策略是漫漫探索路上的初步尝试。期望本书能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更多学术界研究人员、地方建设工作者、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投身小城镇建设发展这项事业中。让我们共同探索,探寻小城镇新发展阶段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小城镇走向繁荣,在城乡发展中发挥更大价值。 


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三个主要部分,另含导论和附录。


导论:系统梳理我国小城镇概念的历史演进脉络,通过与国际相关概念进行深入比较,明确小城镇的定义和范畴。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和国家发展新格局的国内视角出发,阐述研究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篇:问题何由?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从人口、产业、土地、规划、建设、管理等维度,全面解析小城镇的现状特征。深入回溯 1978 年至今的发展历程,分阶段探究政策、经济、人口等因素对小城镇发展的影响机制,综合评述不同阶段的相关学术研究。深度剖析小城镇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总结小城镇地位作用模糊、发展动力匮乏、建设品质欠佳、环境特色缺失、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发展逻辑转变、建设模式偏差、制度政策约束、要素保障不足等层面挖掘深层次原因。


中篇:希望何在?基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科学研判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包括数量的不确定性、总体规模的稳定性、功能从分化走向再分化、设施服务均等化以及建设风貌特色化等方面的演变趋势。详细阐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小城镇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涉及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强化基层治理与守土固边等关键领域。


下篇:路在何方?详细介绍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小城镇发展建设的经验,对比我国国情,总结出对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启示。系统梳理国家和地方层面在小城镇发展方面的探索实践,涵盖各类试点镇建设以及浙江、广东、湖北、四川等典型省份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战略路径,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协同与县域统筹、因地制宜实施分类引导、突出特色并提升建设品质、推进改革创新以强化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

附录:收录典型地区小城镇调研报告和规划研究案例,为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依据,生动展示不同地区小城镇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以及创新性的规划思路与解决方案。


序 言

“月明乌镇桥边夜,梦里犹呼起看山。”“绿水青山亭阁幽,三河交汇古城头。”“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小城镇的印象就是如此的富有诗情画意和令人神往。然而,近些年来,小城镇似乎处于被“遗忘”、被“边缘化”的困境,成为一个“失去的世界”:活力在丧失,特色在遗失,人口在流失。

那么,中国的小城镇到底当前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是否还有希望?如何选择正确的路径?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或困惑,也能滔滔不绝说上一番;但能够深入思考和系统梳理的恐怕不多,如果还能够纵横视野、条分缕析,那就更属难能可贵!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值得一读。

当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小城镇开始走向繁荣。在2000年以前,小城镇作为承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城镇化发展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入世之后,小城镇却似乎显得后劲乏力,并没有延续以往的辉煌,这其中到底隐含了什么深层次的发展逻辑?

当我们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惊讶于国外大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却常常流连忘返于一座座风景如画、闲适宜人的美丽小镇。反观我们的小城镇,除了极少数旅游型城镇之外,大部分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和建筑风貌都差强人意,低端工业化的建设模式大行其道,传统的文脉和有趣的肌理荡然无存,不仅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不如很多地区的乡村建设。这真的只是政策和资金支持不到位,还是我们的建设理念与模式出了偏差?

当全国迈入新时代新征程,很多人关心“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在古代,小城镇是农村大经济生产体系上的重要组织节点,是衔接国家管治和地方自治的弹性空间。在当前,小城镇肩负着在城镇化进程中衔接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职责。在未来,小城镇的作用将更加多元,在很多国家战略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就像本书作者所言——小城镇可能不再是“主角”,但却是更加全能的“配角”?

当人们说起小城镇的未来发展,那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看到了几个成功案例,就开始盲目乐观,以为复兴轻而易举;有的人碰了几次壁,就开始垂头丧气,变得消沉而无所作为。事实上,中国太大太复杂,我们对小城镇的发展要怀有敬畏之心,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摇摆于两个极端之间。否则,这样的认识和行为岂不就是盲人摸象?

费孝通先生曾经在1995年《小城镇研究十年反思》里形象地说:“我这10多年只吃了小城镇这颗核桃的肉,而丢了核桃的壳。软件固然味道好,硬件也应该注意,不然这小城镇就会熙熙攘攘,乱成一团,好好的江南水乡本色弄得乱糟糟,不成格局,更严重的是污染青山绿水,连鱼虾都遭了殃。城乡一体化说说容易,不留意就会出大毛病。”三十年转瞬即逝,能否弥补先人的遗憾,就成为今人的责任。陈鹏博士团队的这本书,其实体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责任”。

最后,我用四句短语简略概括全书对中国小城镇的论述——贡献不可磨灭,问题不可忽视,作用不可替代,复兴不可速成。当然,还有很多精彩等待读者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小城镇、研究小城镇,并投身小城镇建设事业当中。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目 录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章节试读


4.2 小城镇问题产生的根源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7.2 小城镇战略作用研判










10.1 久久为功,循序渐进











作者介绍

陈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所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致力于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研究。参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筹备和文件起草,参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文件的技术支撑和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和金经昌中国优秀城市规划论文奖。

魏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学部主任,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村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研究与实践工作。先后负责和参与多项部委课题研究、文件起草工作。曾获得金经昌中国优秀城市规划论文奖、国家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陈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主任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的项目和科研。先后负责和参与多项部委课题、标准规范修订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蒋鸣,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研究分院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问学者,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村镇社区与公用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负责和参与多项部委课题研究、文件起草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李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在县城及乡村规划设计方面有较为丰富经验,参与多项国省级重点课题研究。

郭文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师。从事城市经济和城市规划实践和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

田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参与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

张雨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城市规划师。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参与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



小城镇 · 新探索——《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评价》再思考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直面收缩的挑战——新时期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荐书丨《中国小城镇的问题、希望与路径》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