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最近十年我的部分研究关注了湖北的回流人口,主要是我的家乡湖北省天门市,包括下辖乡镇,加之长期对于社区问题的关注,想结合这些角度谈几点想法:
首先是关于“县漂”的概念讨论。“县漂”这个词挺有意思也挺火,但是好像目前概念尚不明确。在概念上,“漂”和“飘”经常混用;在指代对象上,有时指县城考公人员,有时指县城打工人员,但主要都是指年轻人。县城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原住民,很多是老师或者公务员;第二类是一老一小“漂”不动型;第三类是漂着的或者飘动型,这类群体代表一种新趋势——不想在大城市竞争的年轻人回到县城或乡镇工作,这种趋势近年来在湖北也是明显的。“县漂”的概念非常具有文化意义,反映出城市化和现代性变化过程中人的变化,特别是在都市文化或社会地位上相对边缘的群体回到县城的变化。这个概念饱含着眷恋故土又憧憬他乡或者城市的情愫。
最后,回流现象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有部分回流者已经从湖北再次回到广州,乃至出现多次流出及多次回流。也就是说,在当前经济社会条件下,“县漂”群体其实是不稳定的,存在多次回流以及在城乡间动态变化的选择性。他们具有主体选择性,同时企业也是具有高度不稳定性的,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不同尺度时空交汇的多种力量的综合影响。
相关阅读
-
智慧技术赋能空间公平治理
-
“创业回流”主导的县域城镇化及其特征分析——以湖北三地为例(点击阅读) -
基于区域功能视角的边界新区发展研究——对深圳前海合作区与珠海横琴合作区的比较 -
中国城市高密度居住环境对居民脑卒中的影响——对武汉的实证(点击阅读) -
城镇化与居民主观福祉关系研究——兼论对城乡规划的检视与启示(点击阅读)

县域城镇化如何回应青年诉求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希望您为喜欢的内容点个赞~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术分享】两头不到岸?——对县漂城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