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报告精选 | 2024年第6期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专栏,向大家推介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的报告精选


(专栏编辑:张恺,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报告精选

20241021日,中法建交60周年和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活动法国段“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在法国巴黎建筑与遗产之城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回顾了同济大学与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合作的25年经历,对法国同事们在遗产保护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谢。法国国家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弗洛伦斯·德克拉维耶女士、法国建筑与遗产之城当代中国建筑观察站负责人弗朗索瓦兹·兰德女士分别致辞,希望中法学者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教学和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1.《海洋遗产的认知与价值重现:部际项目的参与各方》,亨利·马松,法国国家总建筑与规划师、海洋事务总监

报告提出,海洋遗产丰富而多样,既有灯塔、船只、船上设施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造船、航海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由于海洋相关空间和遗存的特殊性,海洋遗产的保护需要跨部门的合作。比如法国文化部和海洋部在灯塔保护方面开展合作,经过修复,目前向公众开放的灯塔已有60多座。同时,通过组织有关海洋的文化娱乐活动、青年教育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遗产保护既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也要发挥地方社会组织的作用。亨利·马松建议,建立组织各方参与的定期会议,交流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国家各部间要通过工作协议加强保护合作。

2.《海洋与渔业事务部对遗产保护方法的认识演变》,樊尚·吉格诺,海洋与渔业事务部海洋、渔业与水产养殖事务总局海洋文化与遗产顾问

报告重点介绍了法国灯塔的保护成绩。随着远程控制、电子导航等技术的发展,灯塔不再需要管理员,很多灯塔就处于空置状态,随之带来遗产的失管破坏问题。为了保护灯塔,海洋部与文化部合作,创造了一个管理人员网络,寻求灯塔的替代用途。目前已经对24个灯塔进行功能转型,每年有100万人参观。海洋部对遗产的认识还在进一步拓宽眼界,他们认为如海上救援技术这样实用的、体现人类智慧的文化也有必要研究是否要作为遗产进行传承。

3. 《国家历史纪念物与国家不动产政策》,菲利普·德雷斯,法兰西岛大区文化事务厅大区历史纪念物保护官

报告强调先识别遗产,然后再去研究有哪些工具可以利用以保护遗产。围绕河流相关的遗产,他先分析了水上的遗产,目前在法兰西岛大区已经有塞纳河拖船等被列为遗产。但这类遗产不应该放在博物馆,而是要继续使用以体现其价值。河流本身及其周边空间也有遗产价值,以塞纳河为例,她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也有较强的休憩功能,其价值体现在滨河亲水空间、河中的岛屿所承载的公共利益之中。

4.《塞纳河,从巴黎到鲁昂和勒阿弗尔:大都市和大区国土的重要轴线》,弗雷德里克·马斯维尔,巴黎省级建筑与遗产局主任

从区域角度来看,塞纳河是大巴黎大都会的一条大街,串起3个城市,塞纳河不仅是景观及具有娱乐观光的功能,她本来就是生活的场所,过去的桥上有居民居住,今日的巴黎世博会和巴黎奥运会亦体现了塞纳河在城市发展中的积极功能。他们对塞纳河的分段建设进行指导,体现每一区段不同的时代特点;又对活动进行引导,比如增设部分区域的摊贩来体现城市的活力。

(供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



【学术动态】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报告精选 | 2024年第6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学术动态】超越界限的遗产:从河流到海洋学术研讨会报告精选 | 2024年第6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