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2025年2月17日,海淀区城市更新专家研讨会在海淀区政府举办。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石晓冬以《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实践探索》为题作主旨演讲。

国家战略引领下的北京更新实践

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市-区”对接工作机制和“遴选-跟踪-评估”技术路线

依托项目评估,洞察更新动态

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类型占比情况
(1)居住类项目更加注重片区统筹
居住类城市更新从共生院探索到共生街区的实践,探索破解非整院更新难题,由重工程建设的单个项目改造转向注重片区整体提升的成片方式推进,并通过提高建造技术、创新实施模式大幅缩短改造周期。

桦皮厂8号楼项目模块化施工及改造后实景图
(2)产业类项目强调功能兼容与运营前置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类项目更加关注高品质空间改造、注重运营服务体系创新、关注社会资本引入,并积极通过运营前置、场景营造、联动更新的方式放大更新效果。此外,从国内外优秀产业更新项目看,愈发强调用地功能兼容与产业楼宇功能复合、低成本的创业和居住空间供应、服务保障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多元金融资金政策的支撑。

海淀区卫星制造厂科技园项目改造后实景图
(3)公共设施类改造注重全龄友好设计
公共设施类改造从简单满足配置指标,转向全龄友好、全民友好,关注老老人、小小孩,改造方向也从管理封闭转向开放兼容,实施模式则是从政府主导低收益转向社会资本参与微利可经营,实现老旧设施的蝶变新生。

昌平区北科婴幼学苑项目(上)丰台区芳华里家庭养老社区项目(下)
(4)公共空间更新助力活力提升
近年来在北京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公共空间类项目逐渐从工程性空间改造转向精细化设计高品质生活空间,同时从公共空间自身更新转向带动片区的整体复兴,如线性公园、绿廊、绿道、河道等线性公共空间项目,以公共空间更新助力片区提质发展,带动区域整体活力提升。

海淀区京张铁路遗址公共空间更新项目
(5)区域综合性更新重视政府统筹下的多方联动
区域综合性更新则是从片区内单点项目各自谋划,转向空间资源捆绑搭配与统筹利用,通过建立部门间联动协调机制,有效提升协调效率。同时积极采取“政府搭台、市场参与、多方共治”模式推动区域更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方庄街道大型居住区区域综合性更新项目

挖掘演变趋势,凸显价值示范

北京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价值导向

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部分)

强化问题反馈,驱动政策创新

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实施堵点转化为实施引导示意图
结 语
来源:cityif.
2024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项目合集
北京城市更新行动的制度挑战与优化策略
北京街区更新的制度探索与政策优化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石晓冬:北京市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