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电路产业是一个涉及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等多个环节的综合性高科技领域,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支撑着从智能手机到数据中心的各种电子设备。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出台了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整体而言,中国正努力构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应对全球挑战。
基于启信产业大脑的海量数据与专业研判模型,本文将从产业图谱、区域分析、增长潜力、创新活力、重点企业、融资情况六个方面分析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潜力。
一、产业图谱
1)产业链图谱
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涵盖EDA、芯片IP及集成电路设计,中游涉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集成电路制造材料及集成电路制造,下游则包括集成电路封测设备、封装材料和集成电路封测。

加我咨询启信产业大脑
更多服务内容和价格
2)核心产业环节
全国该产业中,集成电路设计(20182家)、集成电路制造(6209家)、芯片粘结材料(2721家)、电子特种气体(1266家)、电镀设备(1250家)发展较好,占总数的85.91%。

二、区域分析
1)区域排行
截至2025年2月,集成电路产业内企业总数36815家。产业链上广东省、江苏省、上海、浙江省、安徽省的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五,分别有12125家、6997家、2595家、2477家、1545家。

2)综合评价
截至2025年2月,集成电路产业链上广东省、上海、江苏省、北京、浙江省综合得分位居前五,皆获得A等级。广东省在产业链综合排名中居于榜首,综合得分96分。

3)产业区域集聚度
该产业在五大经济圈的数量占产业总数的82.78%,产业集聚度较高。其中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度排名前二,领先明显。

三、增长潜力
1)企业总量及增速变化
该产业当前共有36815家企业。近5年该产业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增速为2.9%。

2)企业增量及增速变化
该产业近五年共新增7530家企业,增速略有下滑。

3)近3年新增企业产业环节分布
全国该产业链各环节中集成电路制造近三年新增企业数量最多,共新增1743家。此外发展活力较好的环节还有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特种气体、氧化扩散炉、光刻机。

4)快速成长产业环节
近半年,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封测、超净高纯试剂产业人才需求量最大,在招岗位分别占岗位总数的114.98%、45.46%、31.80%。

四、创新活力
1)专利类型分布
全国产业内企业拥有专利总数2879620件,其中发明专利2166566件,占比75.2%,发明专利授权977213件,占比33.9%。

2)专利新增趋势
产业内企业近5年一共新增专利申请1041124件。2021年-2024年平均每年新增专利251020件,其中2024年新增最多。

3)专利地域分布
全国五大经济圈中,长三角专利总数最多,共835535件。五大经济圈共有2471338件专利,占全国85.8%。

4)专利环节分布
在集成电路产业内各环节中,集成电路设计环节专利总数最多,共1101877件。

五、重点企业
集成电路产业链中,重点企业共有145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3292家,专精特新企业共6480家,并有1676家上市公司。

六、融资情况
1)融资数量
近五年,融资事件次数、融资企业数和融资金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2)融资金额
最近五年,融资数量共有7894起,融资金额达13670.94亿元。

3)轮次分布
在融资轮次分布中,4990家企业处于战略融资阶段,1053家处于A轮阶段,423家处于B轮阶段。

4)融资阶段走势
近5年间,种子期的数量逐渐减少,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数量有轻微下降趋势,成熟期的企业数量整体较为平稳。

启信产业大脑™隶属于启信数据™,汇集了境内3亿家企业等组织机构的超过2000亿条实时动态商业大数据,立足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地区产业定位,提供涵盖超300条产业链的产业全景洞察、产业/园区招商、区域经济监测方案,寻找产业发展突破口,多角度挖掘招商线索,通过数实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
加我咨询启信产业大脑
更多服务内容和价格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产业报告资料包分享】2025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研究报告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