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11月16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正式在苏州开营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引来世界关注目光。江苏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江苏积极探索这一巨型线性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范式,今年4月份全面启动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6月29日通过专家论证。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

苏州文化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良好、文化特色鲜明,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定于苏州举办。旨在通过国内外跨领域、跨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探索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促进运河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利用,实现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彰显中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文化生命力。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大运河苏州段

本次工作坊以“遗产保护、功能活化与空间品质提升”为主题,邀请了近30名国际、国内规划设计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协同工作,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设计理念、建设策略、管理方式等,进行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规划设计与学术研究。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16日上午,梅院长介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试点规划情况

梅耀林院长在开营仪式上发布此次工作坊任务,本次设计分为两个层次:总体设计范围北至山塘街,南至盘门,长约3.1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位于总体设计范围以内,基地临近盘门,面积约20公顷。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梅院长发布设计任务

总体设计将从整体层面挖掘大运河及其沿线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关注线性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利用,通过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融入多元城市功能,带动地区的整体复兴和城市活力的提升,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强化对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索形成将历史文化景观转化为国家文化公园新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总体设计范围

详细设计则是在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对历史文化景观的认知和场所环境,寻求多样化的手段落实国家文化公园特定功能,彰显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价值。将保护历史文化景观与当代塑造相结合,形成特定的文化地标。改善城市街道和滨水景观,塑造具有魅力的城市界面。优化运河沿线地区交通组织,营造场所空间和氛围,形成内涵丰富、适宜人居的整体环境。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详细设计范围

开营仪式后,专家团队对盘门、运河故道进行了实地踏勘,并前往苏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了解苏州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实地调研

16日晚,专家组对大运河苏州段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存在的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围绕遗产保护策略(Conservation Strategy )、功能活化(Functional Activation )、景观与水体(Landscape and Water Issue)、人群与空间(Space of Different People )、内外链接(Internal and External linkage)五大主题进行了初步分组,将于17日进行深入讨论。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头脑风暴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生命,你的想法可以改变城市! 近30名国内外专家齐聚苏州 论道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