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7 月 15 日上午,刘玉泉副市长主持召开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专题培训会议,我院杨潇副院长向全市各区(市)县和相关部门宣讲了《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作为我市首部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充分贯彻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落实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要求,以“公园城市街区场景营造”和“街道一体化”理念为指导,是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在街道层面的具体落地。
《导则》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我院规划三所牵头,与市政院地铁所、规划所组成联合编制团队。在编制过程中,多次征求了市级相关部门的意见,并组织了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知名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导则方案形成后,经过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的多次专题研究,通过了市规委会审查,并获得了锐平书记的肯定性批示。
《导则》针对成都现状街道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问题,借鉴伦敦、纽约、上海、广州等城市街道设计的先进经验,立足于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目标,提出了“1566”的规划思路。其中:
“一个核心目标”是建设以人为本、安全、美丽、活力、绿色、共享的公园城市街道场景。
“五个理念转变”一是从道路红线设计向一体化设计转变;二是从工程设计向景观设计转变;三是从车行为主向公交和慢行为主转变;四是从街道设计向街区场景营造转变;五是从重视地上空间设计向地上地下并重转变。
“六个总体要求”为“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界面优美的美丽街道”、“特色鲜明的人文街道”、“人气缤纷的活力街道”、“低碳健康的绿色街道”和“共享交互的智慧街道”。
“六类街道场景”分别是为生活型街道场景、商业型街道场景、景观型街道场景、交通型街道场景、产业型街道场景和特定类型街道场景。
在实施建议方面,《导则》提出构建成都市街道“1+N”的技术管理体系,以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为指引,各部门根据导则要求制定或修订相关技术标准,共同构建街道技术管理体系。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市下一步将系统开展宣传培训,凝聚社会各界对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建设管理的共识,并尽快完善技术规范和配套政策,积极开展街道一体化设计建设实践,形成街道一体化工作的落地机制,加快推进我市的公园城市建设!

【院动态】杨潇副院长受邀参加2019年第五期“东进大讲堂”并就《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进行专题讲座
【院动态】我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记讲党课”活动
(长按二维码识别就可关注我哦^-^)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动态】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专题培训会议举行, 我院杨潇副院长宣讲《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