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品质提升】 循序改造建设惬意舒适的都市生活绿街——黄浦区慢行交通规划之示范项目篇

1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泰康路

泰康路位于黄浦区打浦桥地区,是一条繁忙的生活性支路,其南侧有打浦桥地铁站和日月光购物中心,北侧是艺术创意集聚区田子坊。泰康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它初步形成于上世纪初法租界的扩展,既留下了法式风格洋楼,也分布了极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构建了这里独特的里弄文化和民俗气息。


图:泰康路与周边区域的空间关系

2街道尺度虽宜人,现状使用情况显杂乱

这条尺度宜人的街道现有双向自行车道和一条机动车单行道,但现状情况是自行车道主要被用作短时或长时停车或步行,迫使骑车人骑到了车行道中。田子坊一侧的步行道有小商铺和餐馆,行人很多,但没有室外就餐或休息的空间。狭窄的步行道上还有大量自行车停车,更加压缩了行人可用的空间。根据对泰康路交通流量和断面空间使用的调研发现,50%的道路使用者是行人,但是仅有17%的道路空间分配给了他们。


图:自行车停车占用了地铁站外面几乎全部人行道


图:田子坊一侧有大量有趣的小店,但没有人行空间


图:街道右侧的自行车道被机动车、助动车停车占用


图:泰康路现状断面实际空间使用分配


图:泰康路不同方式交通量比较

3激活泰康路的街道生活,重新焕发青春

泰康路具有很好的步行基础,可以被打造成为一条令人愉悦的、生动的生活性道路,同时也将成为进入田子坊地区的吸引人的入口。如何激活泰康路的街道生活,重新焕发青春,是规划改造的重点。

规划认为,只有通过改造街道的布局,才能准确反映街道空间真正的用途,让更多的空间用于街道公共活动。街道需要解放原本不堪利用的人行道空间,让人行道真正为步行和活动所用。因此,在泰康路的街道布局上,规划建议通过车行道局部转折处理(如下图),创造一个弹性的公共区域,用于休憩停留、自行车停车和机动车临时停车,提升街道上公共活动的质量,同时减缓机动车车速。


图:泰康路局部路段改造方案示意图

蓝图式、愿景式的一次性改造方式固然能达到最理想的街道空间状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将面临漫长的规划建设审批进程和高额的建设资金投入。借鉴“纽约曼哈顿中城畅行计划”的改造方式,规划建议泰康路的改造分阶段、逐步进行。

第一阶段首先使用临时性的改造方式,通过临时铺装的改变、临时活动设施的布置,改变街道断面空间方式。在临时性改造维持一段时间后,对街道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在普遍认为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后,适时对街道进行永久性铺装、固定街道家具改造,实现其长期的美化改造。


图:泰康路街道现状


图:泰康路临时性改造设计效果图


图:永久改造方式一:临时性改造实施评估后,将泰康路按临时改造方式进行永久性改造


图:永久改造方式二:临时性改造后,泰康路环境提升,吸引大量公共活动,将泰康路进行完全慢行化改造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二所(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卞硕尉供稿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