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2020年8月21日-22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首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1周年之际,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兰州市政府在兰州市举办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各级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相聚在黄河之滨,共同探讨交流黄河上游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想法和探索实践。同饮黄河水,携手共发展——让我们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全面助力兰州市等黄河上游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01

8月21日上午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主持人武和谦

兰州市副市长


致辞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李荣灿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


李荣灿在致辞中指出,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也是城市发展之本。兰州从解放之初到现在,先后编制完成了四版城市总体规划。进入新时代,兰州自觉承担起“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兰西城市群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赋予兰州的新使命,探索构建“一心两翼”发展布局,积极推动工业向北发展、人口向东转移、中心城区疏解,初步形成了多极支撑的“大兰州”城市发展格局。


李荣灿在致辞中谈到,今年是兰州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之年,兰州市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精准确定兰州城市发展方位和定位,完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规划目标体系,优化空间、经济和功能布局,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努力把兰州建设成为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城市。


李荣灿在致辞中提出,兰州市将加强与沿黄城市的交流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携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变为生动实践,真正让黄河母亲河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河。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雷思维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厅长


雷厅长在开篇指出,举办这次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甘肃落地生根的重要平台,是汇聚众智、集思广益、科学规划布局兰州市等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水平的重要举措,必将有力推动兰州乃至甘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雷厅长在致辞中谈到,甘肃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高起点规划布局、高标准组织实施、高质量推进落实。以科学编制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为契机,全面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合理规划人口、产业发展,着力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雷厅长号召大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新的历史起点立足甘肃实际,加快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发挥其在国土空间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全面助力兰州市等黄河上游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百姓的幸福河。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线上发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谢海霞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局长在开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污染防治和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甘肃省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重要承载地。


谢局长在发言中提到,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甘肃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国土绿化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包括甘肃在内的黄河上游局部地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草场退化、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地域特色缺乏等。


谢局长指出,自然资源部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黄河流域的发展,尤其是黄河上游地区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现存问题等。她认为,需要紧紧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自然资源部职责,指导和支持甘肃省工作,立足实际、凸显特色、强化基础性研究工作,做好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制订实施工作,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落实。


谢局长介绍了几项具体的任务,包括: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高质量的发展路径;二是夯实工作基础,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三是强化规划引领,抓紧制订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部将积极指导甘肃省做好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具体规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4个关键的问题,即:因地制宜做好生态保护红线的评估调查;承上启下做好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人为本做好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要强化实施监督,同步建立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四是坚持绿水青山,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五是创新制度保障,确保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落实。


谢局长在发言的最后提到,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全体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搭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浩荡东风的甘肃省明天必将越来越美好。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主旨报告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


傅伯杰院士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题进行交流。他首先梳理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是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沙关系复杂。二是黄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局部退化。三是黄河流域城市群与产业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约束。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母亲河与沙、生态、经济和水之间的关系。


傅伯杰院士在发言中阐释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念的发展演变历程,指出在21世纪,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向“社会-生态复合系统”视角转变;从“系统恢复或重建”向“面向未来不确定风险的系统韧性提升”而转变,按照系统论的观念进行综合治理,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如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考虑到保护、可持续利用和修复自然或被改变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适应性地应对当今社会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


他提出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包括全球标准的8项基本准则:有效解决社会挑战;在较大尺度上开展生态修复;保护、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经济可行性;制度合理性;利弊的权衡;动态适应性管理;主流化纳入国家及全球政策框架。


傅伯杰院士指出,目前黄土高原植被已经接近了承载力阈值,维持可持续的植被生态系统对输沙反弹具有重要的作用,黄河水沙管理需要从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转向全流域整体协调。


谈到城市生态建设与生态服务,他指出,首先要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区域尺度衡量城市结构、功能和定位;分析城市环境和资源承载力,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保护城市生态要从规划做起,规划好城市的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生态网络,规划要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和功能,形成系统化、网络化,耦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还要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提高城市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水平。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突出规划引领  做好“黄河文章”

谱写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精彩篇章》

张伟文

兰州市市长


张伟文市长首先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张伟文市长表示,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嘱托,兰州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黄河兰州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


张伟文市长在报告中指出,穿城而过的黄河是兰州这座城市的宝贵资源,兰州与黄河始终共生共荣。首先,黄河赋予兰州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兰州既有大江大河的自然风光,又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大河、大山、城市相互交织的美丽风光。其次,黄河赋予兰州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从一版总规延续沿河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黄河是兰州的发展轴、景观轴、生态轴。自2011年起,城市发展跳出黄河河谷,建设兰州新区,与老城形成“双城”闪耀的局面。在新时代,构建以主城四区为“核心”、兰州新区和榆中盆地为“两翼”的“一心两翼”发展布局。此外,黄河还赋予了兰州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形成了“河汇百流、九曲不回,创新创业、和谐共进”的城市品格。


张伟文市长在发言中指出,保护好母亲河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兰州坚决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重任。作为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兰州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决扛起黄河治理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治黄方略,把做好“黄河文章”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构建“河畅、岸绿、水清、景美”的景观体系,推进水生态修复、注重水环境提升、加强水资源管理、抓好水污染防治。统筹推进“一河”治理、“两岸”提升、“两山”打造和“两端”建设,着力把黄河蕴含的巨大生态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努力实现“水润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美好愿景。


张伟文市长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时代命题,我们将精心书写好兰州答卷。一是夯实空间规划底板。在规划原则上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规划方向上突出功能优化、多极支撑,在规划编制上突出“多规同步”“多规合一”。在规划管控上突出依法依规、从严从紧。二是擦亮精致兰州底色。“都会城市、精致兰州”的发展新定位,将精致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领域,从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精细化治理工作做起,抓标志工程,提管理效能,塑内在气质。三是打好创新发展底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着力狠抓项目建设,培育壮大新兴增长极。四是坚守生态环保底线,主要做到减少污染存量和增加环境容量的“一减一增”,减少污染存量、增加环境容量。此外,增强对外开放底气。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打造开放功能平台,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同时,筑牢民生服务底盘,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方便,更加舒心,更加安全。


张伟文市长在报告最后动员大家积极为兰州发展建言献策,一起努力谱写新时代兰州加快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新篇章。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认识


王 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02

8月21日下午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主持人张全

中规院北京公司总经理


主旨报告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格局与兰西城市群建设》

方创琳  

欧亚科学院院士


方创琳院士在报告中首先对“城市群”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将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二是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3+4”空间组织格局,三是黄河流域城市群分级分类高质量发展重点,四是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战略思考。


方创琳院士首先对中国城市群与黄河流域城市群空间组织格局进行介绍,并指出黄河流域城市群人口占全国城市群的24.5%,城镇人口占21.2%,经济总量占21.5%,7个城市群经济总量之和相当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此外,黄河流域城市群在流域9省区发展中占60%-80%。作为黄河流域人口高密度集聚区,黄河流域城市群集中了流域60%以上的人口;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心区,集聚了流域70%以上的经济总量;也是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重点区,排放了流域70%以上的污染;更是传承黄河文化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载区,拥有五千年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方创琳院士接下来总结了黄河流域城市群空间格局与发育特点。他指出,黄河流域城市群呈现“3+4”的空间组织格局。7大城市群地处国家“三纵两横”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中,国家5条城镇化主轴线中有4条经过黄河流域,城市群位于战略主轴线交汇处。黄河流域城市群还具有 “一沿九鼎”的都市圈支撑格局。9大都市圈(西宁、兰州、西咸、银川、呼和浩特、太原、郑州、济南和青岛都市圈)成为支撑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之“鼎”,形成“一沿九鼎”的支撑格局。


报告指出,黄河流域城市群形成发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具有人口与城镇化集聚效应显著提升,但集聚程度低于全国城市群平均水平;二、总体发育程度比较低,无国家一级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群尚处在发育雏形阶段;三、经济结构中传统制造业比重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四、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较慢,慢于全国城市群平均水平;五、流域上中下游城市群发育的空间差异显著,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越低。


在梳理黄河流域城市群分级分类高质量发展重点时,方创琳院士指出,黄河流域城市群分级分类高质量发展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生态保护为先导,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颜值”;二是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以都市圈为鼎撑起城市群发展的新格局。三是以创新为动力源,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能级;四是以文化传承为灵魂,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品质;五是以彰显优势为特色,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在错位分工中互补发展。


方创琳院士最后提出兰州-西宁城市群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是需要加快推进“双核”的兰西城市群的两圈相向抱团发展;二是谋划建设兰州-西宁-拉萨的青藏高速铁路,填补青藏高原无高铁空白,推动兰西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筑牢国家安全防线;三是要超前思考国家发展战略脊梁线博台线对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影响;四是以西宁都市圈为龙头牵引青海形成“两核一轴”发展格局,提升兰州、西宁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价值等思考。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几个关键问题》

王  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浩院士在报告开篇指出,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新时期治黄矛盾发生重大转变。报告以黄河流域水资源水生态几个关键问题为题,围绕水沙矛盾及其演变、分区生态问题与应对、新时期五大治黄战略三个方面交流。


第一方面是水沙矛盾及其演变,水少成为当前治黄的主要矛盾。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远低于全国评价,人均水资源低。同时,地表径流量大幅度衰减。为分析径流衰减成因,开发了黄河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模拟方法。


另外,沙多已得到较大幅度控制。一是植树造林显著减低了坡面侵蚀。二是於地坝系建设明显改善了沟道侵蚀。三是水库建设拦截了河道泥沙。同时,新的水沙关系正在形成。但水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强烈,面对尖锐的供需矛盾,需要开源节流综合施策,坚持节水优先的方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同时,实施必要的开源补水,如西部调水工程是解决黄河水少的关键举措。


第二方面是分区生态问题与应对,王浩院士指出,黄河的生态保护要分区施策,抓住重点。生态保护的重点主要包括一是三江源区气候变化与草场退化。三江源降雨和气温上升,总体上促进草场进化,而过度放牧造成部分区域退化。措施包含开展天然草场灌溉;实行轮牧、禁牧;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核心是以水定草,以草定畜,不过度放牧,不能超过草场承载力。


二是祁连山植被保护恢复。祁连山山区林草地被侵占情况严重,植被保护恢复有以下三条措施:确保生态空间完整性;恢复生态空间连通性;保持生态空间原真性。三是黄土高原区泥沙源头控制。从淤地坝工程、梯田工程、水库拦沙工程、林草植被工程等四方面措施从坡面、沟道、水库等多阶段对泥沙进行拦截。四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包含建设健康稳定的生态空间、绿色高效的农业空间、宜居活力的城镇空间的保护修复,以及发挥“三生”廊道河渠纽带功能。


王浩院士在报告最后提出新时期治黄五大战略:(1)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2)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保护方略;(3)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方略;(4)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调管控方略;(5)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即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相平衡,水污染产生与消减相平衡,水分与热量相平衡,水沙产生与排泄相平衡,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相平衡。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面向2035的空间总体规划基础性战略思考》 

沈迟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


沈迟主任的报告基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的背景,从空间规划战略性的角度思考我国国土空间规划问题。


在报告开篇,沈迟主任首先对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提出四个基本定位:一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二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空间比较的行动指南;三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手段;四是国家空间规划体系是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空间规划更是为国家战略有效实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空间保障。


接下来报告从四个方面提出面向2035年和2050年的基础性战略问题,一是构建总体安全的国土空间格局,二是人口变化曲线和人口流动趋势,三是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要求和地区布局,四是空间结构的组织和引导。


在构建总体安全的国家空间格局方面,沈迟主任结合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形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以汶川地震、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多个案例阐述生存安全问题。他认为,应建立把生存安全放在首位的格局,在考虑空间资源与生活、生产空间问题时需要考虑生存安全,在生存安全危险性大的地区逐渐缩减人口,从国家层面尽量减少人口在危险地区生存的问题。沈迟主任还介绍了我国生态重要性评价及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生态安全问题与粮食、矿产、水电等资源安全问题。


在谈及统筹全局的人口预测与配置问题中,沈迟主任提到在十一五、十二五的人口规划、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都存在预测人口高于实际的误差。他认为,人口总量的科学预测是人口配置的基础,在预测中需要去除主观性因素,尽可能降低误差。


在建立高效均衡的产业布局方面,沈迟主任认为产业发展的发达程度、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特征是影响我们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不同的产业对于国土空间要求配置不同,要将以人定地和以产定地相结合,遵从客观实际,实事求是。此外,地方产业布局与全国重大产业布局有关,不同地域的准入条件和不同产业的配置要求也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对各地区的平衡发展问题,沈迟主任认为,需要追求的是人均GDP或人均收入逐步接近的平衡,而非各地方发展总量的平衡。


最后,沈迟主任提出了对空间结构的组织与引导方面的思考。他认为,决定空间结构的基础不仅仅是资源环境禀赋的评价,还涉及产业组织、投资的效率等等。空间结构既是要素分布的总结,同时又是要素配置的指引。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专家研讨

在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就科学编制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落实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滑动查看更多

与会专家依次为(从左至右):

兰州大学教授杨永春;兰州大学规划院院长陈怀录;国家自然资源督察西安局督查室主任张同德;海东市副市长张胜源;甘肃省自然资源院院长何瑞东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滑动查看更多

与会专家依次为(从左至右):

银川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沈爱红;西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朱建武;临夏州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吴耀祖;白银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志平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滑动查看更多

与会专家依次为(从左至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张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詹雪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彦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兼中规院北京公司副总经理朱波.


注:本次会议分论坛等内容将陆续播报,敬请关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等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点击图片 阅读全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王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初步认识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黄河上游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研讨会圆满召开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