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不熟
这两天看到有媒体拿房价排行榜来唱衰(xiao fei)广州,挺为广州感到心痛的,便忍不住在调研东莞间隙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我知道在网上写负能量的东西更容易博得眼球,但这一次我选择正能量。
第三名的位子不好坐,广州如坐针毡。
如果百晓生为中国城市做排行榜,一定会困惑于过去的江湖规矩不管用了,因为最危险的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时不时就有人来踢馆。
他会发现,前两名如皇亲国戚,不可撼动,只有第三名,竞争上岗,能者居之。
第一个发起挑战的是苏州,名门世家,上世纪90年代与上海大哥一起取代珠三角成为外资入华的桥头堡,在GDP上一度超越深圳,让广州备感压力。后来,随着外资陆续撤离与加工业转移,苏州的速度慢了下来,接连被天津重庆超过,并面临省内大哥的追赶压力。
第二个挑战者是天津,位高权重,以首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名义,号令央企群雄争相入驻,十二五期间如火箭般窜起,大有越过广州比肩上海的势头。去年开始,其庞大的工业经济遭遇“产能过剩”的冲击,再加上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的因素,天津也慢了下来。
第三个挑战者是深圳,草莽英雄,携“新经济领头羊”的利器,逆水行舟,为深陷转型阵痛的中国经济拉出一波灿烂的行情。去年开始,资本给予这座城市最大的垂青,先是创业板股票的烈火烹油,后是房价的狂飙突进,再是恒大、联想、阿里等明星企业的入驻。在以吹牛不打草稿著称的房地产行业,“北上深”以雷霆万钧之势取代“北上广”,成为一线城市的新座次。
前两个挑战者差不多已经败下阵来,第三个也该赢一次吧?
我们来看看广州去年的财报,看看广州过去一年干得怎么样。
GDP总量连续27年保持全国第三,同比增长8.4%,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名义增长率8.36%,与实际增长率基本持平,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走势中表现出不错的抗击打能力,胜于处在通缩态势的上海天津(二者名义增长率均低于实际增长率)。
另外,投资、消费、进出口三个主要宏观数据也堪称漂亮: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在四个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深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则高居榜首,进出口总额是四个城市中唯一正增长的城市。
总部经济的表现也可圈可点。2015年虽然送走了恒大,但同时也迎来了万达体育的全球总部、IDG与优步的南方总部,以及阿里、腾讯、复星等企业巨头在琶洲的华南总部。
产业结构也一直以扎实著称。服务业比重常用来形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广州的服务业已经超过66%,比重之高,在内地城市中一直仅次于北京,去年才被上海略超。
服务业的占比高,意味着广州可以免于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多变与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困扰。所以,无论是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还是国内这两年的产能过剩危机,广州经济都表现出不错的抗击打能力。
新经济的表现也一点不差。不用说,网易、微信、唯品会等互联网巨头都是在广州冒出来的,其他诸如UC、梦芭莎、YY、荔枝FM、zaker等中小互联网公司更是遍地开花。
另外,就我个人掌握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广州还迎来了一股网易(北京)离职员工的创业潮,网易系创业者在广州至少已经创办了8家互联网公司。这些创业者选择广州的原因,无一例外因为这里的房价适中、创业成本低、生活氛围好。
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叫《世界在变、广州不慌》。文中说,在中国城市格局激烈洗牌的今天,广州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沉默,但是并没有闲下来,就像一个陷入迷思的武林高手,正蛰伏在山洞里,深居简出,苦练内功。这门武功既不是江湖上正流行的“快速制胜法”,也不是旁门左道的武林奇功,而是回到一个习武之人的起点——蹲马步。
这个马步就是广州作为一座传统中心城市得以诞生的起点——国家重要的客流与物流中心,所谓三个战略枢纽就是对这一基本功的夯实。也许可以说,无论中国经济未来的风口怎么变幻,只要这个传统优势能够一直保持住,广州就不差人气,不差物流,不差产业、资本与活力——这些东西才是经济发展最底层的要素。所以,世界在变,广州不慌。
当然,我知道我说这些都是然并卵的,因为广州还欠大家一个“高房价”。在一个资本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房价就像是一个城市的股价,代表着投资者对这座城市未来的估值。房价低意味着资本不认可你,趋势不认可你——所以你就衰落了,你就不是一线了。
炒房就跟炒股一样,广州吃亏的地方在于没有一个让人为之心动的故事。北京的故事只需要两个字——“首都”,上海的故事只需要一句话“中国只有一个上海”,深圳的故事需要多费几句口舌,总体意思就是“新经济领头羊”。广州的故事是什么?抱歉,无论是商贸中心、航运中心,还是三个枢纽,都无法打动资本那颗傲娇的芳心了。
但是,我谢谢你,如果广州只是欠大家一个高房价,那就一直欠着吧。那什么,娃哈哈、华为还有老干妈,不讲故事,没有股价,不也发展得挺好的么?
(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请先获得授权)
相关阅读(后台回复数字阅读)
1、深圳比广州强在哪里?(回复1)
2、广州比深圳强在哪里?(回复2)
14、京沪穗深港、成渝津宁汉,互相怎么看?(14)
46、深中通道,广深较劲?(46)
48、广州对标洛杉矶,一个浪漫的比喻?(48)
75、盘点中国诸侯经济,哪些在崛起、哪些在衰落?(75)
77、江浙沪粤、北上广深,谁是中国电影第一票仓?(77)
79、广州人口太少,至少还需吸纳1000万(79)
80、我为什么反对广州松开限购?(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