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深切缅怀董鉴泓先生】吴承照 | 心怀大局 润物无声

缅 怀

2021年11月5日,我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和教育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董鉴泓先生逝世,享年95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特别撰写文章,追忆其在董先生门下接受恩师指导学习的点滴往事。谨以此文表达对董先生的深切怀念。


心怀大局  润物无声

 

1994年博士生学分完成后,7月份就随董先生去了海南,赶上海南第一轮开发热潮的尾声。一天董先生从外面回来拿一本很厚的材料给我,“这是日本一家设计公司做的规划,同国内思路方法不同,我拿了一本,可以看看”,我一看是临高角国际旅游度假区规划,海南赛格公司邀请日本黑川纪章事务所设计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国际度假区规划的样子,反复看反复琢磨这个规划,大开眼界。为了完整地看到这个规划,经董先生同意,我到赛格公司工作半年,正好公司安排我负责该规划推进,有几次机会去规划场地察看。这本规划直接影响了我后来的研究方向和博士论文选题,这份规划材料一直保存在我的书架上。


博士论文选题一开始董先生强调建设史方向的研究,后来一次讨论,董先生提出可以做城市游憩方向的研究,游憩在中国一直没有受到重视,以后中国城市休闲游憩问题将是重要的发展与管理问题,可以提前研究,要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城市游憩发展的特点。事实证明董先生的远见,1997年4月博士论文答辩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动联系出版,我很高兴,第一次出书,可是为2万元出版费犯愁,董先生知道后帮我申请规划系出版基金,保障顺利出版,董先生写序,这本书后来在国内引起一定的反响,1998年出版,2000、2001年连续再版。2001年底出版社征求我的意见,根据市场需求2002年打算再版一次,是否需要修改,我说等一等,改后再版,这一等就是20年过去了,非常遗憾。现在有时查阅文献,发现一些论文著作整段引用我的博士论文内容,有的注明,有的没注。


1999年《规划师》杂志“名家专栏”要求写一篇介绍董先生文章,接到任务后我拟定一个写作计划,先访谈,后师门讨论深化润色,访谈几位董先生同事,了解很多之前不知道的董先生故事,很受感动,所有老师共同感激董先生对他们的成长给与的无私的帮助,初稿完成后让董先生看看这样写行不行,接下来找几位师兄师弟师妹讨论如何充实内容。大概1个月后我问董先生稿子看了没有,董先生说已经发给《规划师》杂志了。这个事情我内心一直有点歉意,文章应该是师兄师弟师妹共同署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董先生做事风格,抓大势看大局。


2006年1月上海九子公园建成开放,立即暴燃魔都,上海民间传统九子活动在公园重新复活,报纸电台天天报道,学界讨论也很热,董先生一次打电话让我去调研九子公园情况,分析一下这种现象,第二天我去现场转了几圈,九个雕塑九子活动,公园很小,苏州河畔高架桥下,环境一般。时隔大概2个月后一次在校南门碰到董先生,第一句话就问九子公园论文写的怎么样了,我也是老实交待,还没写,没找到切入点,还没想好从什么角度来写,这个缓冲后,我抓紧时间写,题目几经修改,1个月后忐忑交稿,一次编辑部告诉我论文可以发表,我长呼一口气。近二年上海口袋公园热,实际上九子公园已经预示了方向。


同济学习工作近30年,时时享受董先生的阳光雨露,一个目光、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会感到很踏实。先生的人格魅力成为我们的精神力量,永不懈怠,努力奋斗!

 

吴承照

2021年11月



【深切缅怀董鉴泓先生】吴承照 | 心怀大局 润物无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学刊upforum):【深切缅怀董鉴泓先生】吴承照 | 心怀大局 润物无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