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关键之年。在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绿色发展”已成为全面开启新征程的“必答题”,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市场、从生产到生活、从技术到制度的“必选项”。而城乡空间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聚集的场所,也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地区和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因此推动新时期的绿色城镇化是避免“高碳”锁定的关键途径,城乡建设领域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消费侧减碳的主战场。
本书脱胎于2017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申请的院内科研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从理论体系、评价体系、技术体系、示范体系四个层面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探索,初步搭建了“城乡绿色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框架。尤其是对“城乡绿色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进行了独创性的阐释,将目标解读为“在‘生态、资源、环境、安全’这组紧约束条件下,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发展”;将路径解读为“生态低冲击、资源低消耗、环境低影响、安全低风险”四个方面。我们既可从中华文明传统智慧中寻找到与之相呼应的理念和规则,又可从当代中国实践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寻找到其具有的现实性、指导性、实用性意义。
“城乡绿色发展”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本书只是一个初步的框架性构想,理论与实践都还远未成熟,仅希望发挥“抛砖引玉”的作用,吸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校学生、公职人员、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投身到这项事业中来,为破解新发展阶段的主导矛盾出谋划策。
第1章“绪论”是对宏观背景的阐述,在“把握新发展阶段”一节中,阐述“生态资源环境安全短板成为现代化进程的紧约束条件”;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节中,阐述“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一节中,阐述“通过城乡空间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2章“城乡绿色发展的理念溯源与总体框架”,首先梳理了西方和中国城乡绿色发展的理念溯源;在此基础上提出概念与目标,以中义范畴的“绿色”为基础,聚焦“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低冲击、环境低影响、资源低消耗、安全低风险”的发展方式,实现较高的综合效益;并提出了空间维度、时间维度、体系维度的总体框架。后4章将分别就理论体系、评价体系、技术体系、示范体系进行展开。
第3章“城乡绿色发展理论体系”,以人居环境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整体、共生、适应、永续”作为“核心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本体理论、支柱理论、外延理论三个层次的理论。
第4章“城乡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评价体系适用于前期体检评估、中期建设/ 改造、后期监测/ 考核等场景,以“生态低冲击、环境低影响、资源低消耗、安全低风险”为目标层框架,同时强调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本地条件的指标项和指标值。
第5章“城乡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因为“绿色”的本质是“主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所以本书强调“把握原则规律”要优于“选取技术方法”;其后从区域和城市群、城市、乡村、街区、建筑五个层次提出了可供选用的技术方法。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些技术方法既不是城乡绿色发展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技术人员在具体项目实践中,应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地选择其中的一些技术方法。技术人员是“大夫”的角色,技术方法是“药方”的角色,“大夫”聪明地选择“药方”是技术之上的技术。
第6章“城乡绿色发展实践案例”是一个开放的章节,本书选取的案例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待各界同仁不断丰富本章,希望不久的将来示范体系会愈加精彩纷呈。
董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总工室主任、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致力于绿色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研究。参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筹备和文件起草,参与《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技术支撑和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全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谭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致力于绿色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建设等领域研究。参与《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技术支撑和《村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及全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王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全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胡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高级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多次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优秀科研奖及全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董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实践和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全国、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的科研与实践探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荐书丨《低冲击 低消耗 低影响 低风险的城乡绿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