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乡村规划怎么做 – 久违的微博讨论

昨日,微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于10月26日的一条微博重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原微博为:“乡村规划要不要做?怎么做?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介绍下背景,这条微博讲的是第十一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自由论坛的讨论主题。



这条微博在11月1日,重新引发了大家的关注。针对这个话题,大家进行了268次转发,65次评论,是近期为数不多的城乡规划话题微博传播。


现将大家的对话整理如下,希望能够再次引发大家对乡村规划的关注。期待大家的留言:


@规划师斌舶:首先应该先听听住在乡村的农民朋友的心声!


@罗震东:向农村学习,向农民学习。规划一定要做,关键是怎么做!


@不吃鱼的猫60:个人觉得规划是有必要做的,但是得更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而不是根据某个技术规定就出成果,我所在的贵州做的村庄规划基本没任何实际操作可行性……


@王佩叶:咱们都要居住环境好,一定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从规划到管理都要体现人性化,真正的让人生活的开心与美好,不要只喊"以人为本"都,都喊了多少年了!


@规划师石楠:村庄的差异性太大,从区位到规模,从经济水平到社会结构,从历史渊源到现状条件,很难有统一的解决之道。不过相对于城市而言,村庄这一类人居形态最本质的特征在哪里?什么是村庄规划的核心科学问题,我觉得迄今还不很清晰,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实践中的各种不如意。


@福大建院-惠叔:怎么处理村庄宗族聚居繁衍形成的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有别于城镇居民的在地归属感?村民与村庄的关系是根与土地的关系,住在城市,纵有豪华别墅,也找不到这种归属感。


@旁观者苏三:现在三分之一时间住在农村的农民代表很负责任地说: 农村的差异性没那么大


@ydm0534:反对用城市规划的观念做什么乡村规划。应当在东西南北各地方找寻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村庄,制作出简单易懂的参考资料,给农村借鉴、参考


@福大建院-惠叔:村民与村庄的关系是根与土地的关系,住在城市,纵有豪华别墅,也找不到这种归属感。


@西米露要改变自己:村子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有的乡村人多且杂,有产业有政策有资金,为什么不做呢?有些村子的村民就想安静的生活一辈子,有收入来源的话自己都能盖好房子,最紧要的就不是怎么去规划了。把做规划的钱拿去买种猪鱼苗再发下去,授之以鱼也好啊。扶贫项目和乡村设计之间还是有差距吧。


@yandeal:肯定要做的,而且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土地、经济、医疗、社保等集合作用在农民身上。有特色的发展特色,有产业的发展产业,没有特点的就好好当个普通乡村,也蛮好的。照这个发展趋势下去,一部分乡村消亡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乡村是城市腹地,农民就近城市工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土地就流转吧


@zcrongrong:不知道几十年前晏阳初、梁漱溟搞乡村建设的实践有没有能引发思考的地方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陈晶晶C:村庄的差异性也很大,最好能贴着村里人的需求,然后有所创造。多做,多话时间,多听普通人的意见,先不要去求什么本质


@吴必虎: 在地主没被杀、乡绅主导乡村自治的情况下,不需要县官去规划乡村。在土地国有、集体所有形同虚设、政府权力过大、新农村建设等于赶农民进镇意图侵占农民宅基地的冲动语境下,搞乡村规划等于土匪的帮凶。


@吴必虎:世界上有多少国家是由中央政府(中国是住建部)出面主导乡村规划的?我只听说过乡村景观保护而非撤村并镇,乡村规划变成赶农民进镇,是对农民权利的无耻褫夺。中国大陆南北、东西、海拔差别那么大,想用一个部颁标准统一乡村规划,就是对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无耻强奸。


@吴必虎:反对乡村规划,特别是按照住建部统一规范做乡村规划,我知道会坏了一批规划院的生意,得罪一批人。但是,为了保护中国美丽乡村,为了捍卫农民的土地权利,我还是坚决反对乡村规划,特别是在政府权力没有约束背景下的乡村规划。规划师不应该成为土匪的帮凶。


@王伟强:我赞成你的出发点,但要纠正你的错误:住建部没有颁布过全国统一的乡村规划标准,只要求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有错吗?教授发言会反映学识水平。


@五饼二鱼斋:在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下,不规划也是乱,规划也是乱,权力是层层渗透的,你根本阻挡不了权力侵占土地的欲望,因为你的整个国家机器、社会经济与国民生存空间都需要土地来作为基础,因此抢夺乡村土地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特殊战争。


@五饼二鱼斋:解决乡村土地危机的根本办法是:宪政改革-民选政府-司法独立-限制土地特权;土地改革–土地产权私有化;经济改革-脱离土地财政;环境生态保护-退耕还林-农业生态化产业化-……走完这个过程能成功也得一百年,缓和各种矛盾能成功也得三十年,假如稍有波折那得玩个三百年


@吴必虎:中国政府对属于农民所有的土地、村舍的干预,从立法、条例到部委规定及规范,无孔不入、层层渗透,其结果就是农民的失语、失权。作为有良知的规划师,应该反对以种种理由,形成对农民利益的剥夺这一最终结果的出现。下一条微博再谈具体法规。


@王伟强:这样一说就明白了,乡村规划不是物质建设规划。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谈的话,对乡村资源的提取,不是近些年的问题,而是始于五十年代初,为了积累工业化的资本。这就是一个历史与政治的大问题了。


@吴必虎:《城乡规划法》第二条:城乡规划包括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住建部起草的吧?国家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谁起草的?中国之病,别以为入法了就不需诊断治疗了。另,别动辄以别人不懂就叫人家去读书。有时候人家读了但不接受可以不?


@AUPer:村庄和集镇的一般物质规范,建筑规范是政府在乡村进行规范行政的一般管理内容,是促进乡建基本质量的行政管理方式。跟这里谈的“规划编制”是两码事。混为一谈是乱搞。


@吴必虎:微博语言,直抒胸臆而已。如果著书立说,则又另当别论。祝贺同济大学主办论坛成功并对将乡村要不要规划拿出来讨论表示敬意和支持。拿出来讨论的目的就是想听不同观点。我的观点很鲜明:不搞、少搞乡村规划。要搞,也要有规划师伦理:保护农民利益,传承乡村文化。谢谢各位。再见!


@林学明shermanlxm:请别再下乡搞什么规划了,本来好好的乡村,被毁得差不多了。现存少量的最美乡村有哪一条是通过规划师和建筑师完成的?靠的是千百年来的人文积淀,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是靠规划出来的。只有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民自己才知道乡村如何建设…少插手就是对农民最好的支持。


@清添望京:那都是P话,不要假装农民为农民说话,也不要为了文人那点欣赏就要破坏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民不是某些文人的宠物,也不是某些富人甸被的!把农民们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吧!!哪果你真想留住农村的生活那就搞民俗村吧!!很多国家都有,中国也可以有啊,借不是阻止农民改善生活的借口!


@张晓阳-规划:应该做,但重点不是建设。农村问题的重点是三农政策设计和经济发展谋划,其次是服务前者的建设规划。乡村规划应该有一套全新的规划理论体系和参编人员构成。农村缺乏公共建设资金让前些年编的规划几乎都成了废纸。资金问题和发展问题如果没有靠谱的措施和途径设计,做建设相关规划是没有意义的。


@张晓阳-规划:现在地方社会对规划的认识比第一轮新农村规划时期要深刻成熟的多,相信只要开始新一轮的乡村规划,规划的内涵会不得已地扩充到“广义规划”的范畴,说句夸张的话:有可能乡村规划会救了这一时期的规划行业。


@妙宇星空:拯救乡村,首先应拯救农业,而拯救农业,不是靠工业,而是靠服务业。当农业从一种”生产农产品的制造业”,转变为一种”生产农村服务的服务业”时,全球农村的复兴将真正到来,那时候,乡村规划的时代才会来临。


@wepon_清华同衡:有个很重要的认识,现代农业是跨三次产业、跨城乡的产业链,决不是第一产业


@AUPer:呵呵。涉及近10亿人、广阔土地范围、庞大产业链条,其中是无数经济形式的,右边的想象也太单调、武断、不合现实


@匠韵:工业简单,有技术含量兼环保的更好,服务业得有特色,人的素质要求更高


@卡拉图的第一个踏步:只有砖家似的高度,却深度不够。多数的乡村规划都没有深入调查,大多是破坏掉了原有的平和


@AUPer:唉。能不能让有两年以上农村生活经历的规划师才有资格做乡村规划这条写进强制性要求里去?


@AUPer:现实情况准备不足远大于理论准备不足


@AUPer:规划要“因事而划”。有些地方一下子做几十个村子的“规划”,很多村子除了“村村通”通一下路,几年等不来发展机会,真不知规划为了啥,规划了啥,当时规划又针对了啥


@AUPer:设置一个“美好镜像”来映射当前社会现实,totally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AUPer:更何况有地主、有乡绅的乡村,一般乡民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否比现在更好?现时对民国乡村的研究同样建立在权力结构的基础上,物质景象是乡绅建设的路桥、宗祠、他们的大宅院和产业;社会景象是村规村约、他们高高在上管治村民、处理冲突。但如果刻画一下普通乡民的家庭生活质量呢?


@AUPer:实际上没有区别。不过是在政府资源过少时,乡绅政治可以维持他们在乡村的经济、社会利益最大化罢了。在现时呢?他们反倒可以直接卖地进城,而一般乡民就更是被遗弃了罢了。把他们“镜像”的好像是只付出、不求回报的圣人一样,是忽略了他们作为“地主”、“商人”本身的经济属性。


@AUPer:乡村要不要“规划”?从规划的原本含义看,“要”。既要一般规划(乡村建设的一般规范和村内自治的乡规村约),也要因事规划(因发展、保护、转型甚至个别特殊机遇)。但没必要为了“规划覆盖”而做的村镇规划。政府资源配置体现到“镇规划”即可。不跟“土匪”合谋,大地风景关了如何


@AUPer:还是先解决自己的逻辑和自己的行为之间的自洽吧。


@赵延峰CTI:赞同!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的乡村规划是必要的。


@张松514:首先要下乡去看看实情实况!


@罗震东:没错!大家先做起来。规划师是解决问题的,规划师最大的特点就是谦虚好学,更乐于接受批评!


@05的空间:实践远比站着批评更难


@一个头N个大:对于村庄的理论准备,相比社会学、遗产保护等,真是几乎是空白,连宪法给予村民什么样的权利,估计都没有几个规划师能够说清楚的


@王富海规划:当时孙施文让台上几位一句话答要不要做时,我心中的答案是:别问我,去问村民。


@王世福阅城: 刚又跟一村干部志愿了一番:他代表村民说,规划一定要做的。他们自己做的传统村落的材料,被省厅打回! 国保村哟竟然不传统


@wepon_清华同衡:国保村和历史文化名村直接进入传统村落名录啊……


@石腾飞-随侍辇下:很认可最后一句,我朝的社会主义一直搞不顺,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理论没解决好,导致一直在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实现社会主义,搞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索性就不搞了。


@xiaoli_00:此类讨论如果能有更多的公开参与机会,就更好了


@溜达在城市:尤其是在不同地域的乡村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一样,西部农村和东南沿海农村的用水方式有很大差别(应该和你们西南部也不同吧),进一步落实城乡统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问题,推动"三农"政策落实


@刘辰阳-llcty:其一,要不要做和怎么做孰先输后不好说,其二,谁组织谁管理谁监督,最重要的,谁给钱啊,其三,以前听人说想象不到,段德刚教授真是文学青年


@悠悠yyyy1992:如何编制规划是规划学的事情,实施规划涉及政治学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规划应该是一个咨询机构,只能告诉政府怎样实施更好,政府行政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不可能完全按规划来执行。所以解决实施村庄规划的本质是行政学的问题。


@栾峰1239:一直看大家的观点,有趣的是,绝对反对的,大多却表明对乡村之情,难道是要影射肯定者的不堪?可是,既然乡村空间如此之大,谁有能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要我说,什么是乡村规划先达成共识,再说该不该做吧。中国这么大,几乎所有人的经验都是非常局限的,这样背景下,任何绝对的主张都是不可靠的。


@栾峰1239:其实,在就什么是乡村规划达成共识前,所有要不要的说法,难免都是各说各话。一些人高喊着乡绅?那什么是乡绅?中国又有多少乡村有乡绅呢?还有乡绅的社会基础吗?这些社会学里有很多成果,讨论前先看看文献和多走走乡村更好


@栾峰1239:这些年跑了些地方看了些文献,觉得现在的很多台面上的观点还没超过规划法前,人大法工委曾进行过解释,认为条件还不成熟,鼓励编制但不硬性规定。各地铺开,有政治上的考虑,其实也有现实的压力。什么是乡村规划,什么条件下编,这是焦点的紧迫问题。但正如我昨天上课时总结,只有因地制宜才是绝对的。


@赵渺希:仍在使用的各种水利设施、公路并不见得有规划,但苏联来的工程造型倒有模有样


@栾峰1239:先告诉我什么叫规划?没有规划,怎么做出水利而不是家家挖井或你死我活?


@赵渺希:是,规划的界定是核心问题。以前的建设模式一般是丈量土地、工程绘图、集体出工,目标、手段很明确,周期很短,是建设规划。


@栾峰1239:建设之背后,是水头水尾,谁多谁少,一大堆社会经济机制问题的搞定


@鲁泰格规划:乡村规划的初衷和动力不能 只有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每次一看到规划中算的土地帐,我就很失望。其根本还在政府的考核点和出发点。


@05的空间:搞旅游规划,把好好的风景山水全都破坏了,收益进了政府手里,当地百姓得到的是越来越不适宜生活的环境。搞旅游规划的等于强盗的走狗


@05的空间:麻烦吴教授先学习再喷,连乡村规划做些什么内容都不知道就乱喷唾沫,难逃被耻笑的结局。


@05的空间:反对旅游规划,知道这样会坏了一批旅游规划院的生意。甚至那旅游规划大师甚至还号召大家一起抬高价钱垄断旅游规划市场,也反对中不了标的旅游规划师每每在微博嚎叫,旅游规划师不应该成为金钱的帮凶。


@建筑师李宏伟:乡村规划要慎行,说的武断一点,如果要搞乡村规划就是在搞破坏。可以做点切实可行的事实较好,修个路种个树,垃圾定点整理,帮农民修缮房屋,盖个猪圈……才是要做的事。


以上根据新浪微博留言整理,并去掉了文中@的部分便于大家浏览。


你对此事怎么看?


一、为何微博上此话题讨论如此激烈



二、你认为乡村规划是否应该做?我们应该怎么做?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