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长范嗣斌在“2021年度中规院学术交流会”上做的报告,感谢作者授权发布。感谢会议主办单位总工室等部门提供的资源支持!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演讲者 | 范嗣斌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新所副所长 


01

工作背景概况


1.1

城市更新试点工作背景


2021年11月4日,住建部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正式公布,烟台市成功入选首批试点城市。在此过程中,项目组协助烟台市住建局成功申报首批试点城市。2022年4月,国办和住建部召开的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会上对城市更新的内涵和任务,包括从健全体系、优化布局、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要求,这是更新试点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需要在试点中去落实。

在支撑试点工作中,项目组思考探索如何更新,研究规划体系或者相关的编制办法。结合最新要求,不仅是规划,从前端的实施配套政策到后端的资金组织保障均需要持续研究跟踪。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1.2

工作组织接洽过程


项目最初是从芝罘区作为城市中心城区重大战略举措及部署来切入,这项工作有三个特点,也是三个联动。第一,城市更新不是单独的更新或者规划,而是与城市整体的战略部署联动;第二,市、区两级统筹落实联动;第三,老城更新与新区建设联动。


在工作进展过程中,项目组从2021年中开始接洽,2021年下半年谋划、摸底,推进相关计划。在2022年初取得了相关成果,包括规划项目向市区领导做汇报,通过了专家会。规划只是万里长征走的第一步,从2022年5月份开始面向实施的时候才是进入攻艰克难的阶段。


02

规划实践探索


更新规划作为一个主线,形成“1+1+N+X”规划工作体系,结合N个重点系统和X个实施项目上下结合同步开展,同时平台支撑建设开展。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2.1

烟台市城市更新规划


市级层面的更新规划起到市级统筹作用,指导各区去进行落实。在市级规划中,项目组形成了一个总体技术框架和逻辑,明确城市更新目标策略,制定市级城市更新指引,确定市级重点更新项目,并且创新试点项目政策保障。


区级层面的政策保障需要市级层提供、统筹,市级层面进行重点底账梳理、主要问题研判,形成行动计划和策略思路。市级层面重点把握各区空间格局与特色,比如有些区需要理结构,有些属于特殊区试政策,其他板块特区谋亮点,结合项目组、住建局、板块等三方提出的设想达成共识,共同推进一批示范项目库。项目库包括山海相连的山体步道、登州古城、近代工业遗产厂区更新、美好社区创建等。同时,市级层面为下一步更新工作的机制提供保障,包括规划管理体系、实施推进体系、法规政策体系、行政决策体系。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2.2

芝罘区城市更新规划


项目组总结出区级层面城市更新的八步工作法。第一步,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发现城市问题。将8类65项指标进行优化,回应百姓关切,形成“52基本”+“10特色”的指标检测体系,形成八个维度的体检评价结果,并总结出六个方面的主要城市问题。第二步,结合底账调研,摸清更新底图底数。第三步,研究目标导向,挖掘价值提出愿景。从区位价值、自然资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大量的存量用地空间价值,提出愿景目标。第四步,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空间、产业、品质、功能四方面制定总体更新策略。


第五步是优化结构,完善功能,形成更新提升一张总图。在一张总图里,各个板块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在重大功能板块之间实现整体统筹、新旧联动。比如,芝罘区的城市更新与《幸福新城规划提升与启动区建设指引》同步开展,通过新城吸纳老城分散出来的功能,达到整体统筹、新旧联动,共同达到整体和各板块和谐互动的效果。同时,在统筹一张图时,项目组结合幸福新城CIM新城的建设和体检工作,以幸福新城作为示范工程,把它汇集到平台上落实空间信息化,形成融合互动。


第六步是分区分片,上下互动,更新片区指引,制定策略,划定重点区域,生成重点更新单元。以最密集的老城区为例,空间结构工作还在持续推进,需要与地方、板块、街道上下衔接共同来制定,不是单独从规划师的视角来开展,而是需要从整体视角来开展。第七步,结合市级提出的六大行动计划,提出区级的六大行动计划和项目库存,把项目库按年度排成项目计划,按街区进行落实和实施。第八步,深入研究重点项目,提出更新规划设计指引。比如针对向善街、烟台啤酒厂等老城区、一部分与民生相关的美好社区建设,项目组会与建筑师、运营团队共同把更新落实到地,为他们提供最有基础、更详细的技术设计指引。


2.3

重点专项规划设计支撑


更新需要结合城市重要问题和重点专项在过程中不断完善、相互支撑。结合体检,针对老城区里普遍存在的交通问题,对交通方面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制定《芝罘区重点区域交通整治规划》,最后要形成一个整治实施的项目库和示范项目。针对芝罘区面临人才招引的瓶颈问题,以《芝罘区人才公寓建设专项规划》,提出建设规模、标准、筹集渠道和空间选址方案,提出推进时序安排。《芝罘区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紧紧围绕民生改善,以最贴近老百姓的菜市场提出系统性更新提升的框架方案。项目组提出了保障民生、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同时又成为展现烟台特色风貌的魅力窗口,让项目落地实施。


2.4

近期实施性示范项目详细设计落实


落实到实施时且与空间结构相关的,既是文化轴线,也是活动轴线,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轴线。向善街街区更新已进入启动实施阶段,作为市里的更新示范项目,也被纳入到山东省示范统筹项目。东山街道综合环境建设提升提出街区总体更新设计方案,缝合城市空间,提升街区面貌,丰富活动场地,织补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烟台城市品质与文化品位,助力城市更新。芝罘区存在很多环境、风貌问题,以东山街道作为示范,从小微空间开始做起,以口袋公园作为先行示范,形成效果,逐步系统推进。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03

体会和思考


第一,关于工作方法,“规划”的规划更新规划是更新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起点,但它不只是一项规划。更新涉及到谋划、策划、规划、计划。从规划到最后的落实,体检更新要融合一体,市区两级要上下互动,老城新区要协同联动,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规划设计研究及时应对。更新工作是一个动态持续完善的过程,不断因地因时调整,持续完善规划设计工作体系以及行动方案。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第二,关于技术体系的思考。更新工作需要分层级,各有侧重,上下互动,也要全流程,考虑规建管、融运维。我们需要思考整个体系的业务模块和拓展方向,全流程应该纳入思考和参考,比如整个流程里将来能做什么,为业务拓展方向能研究什么。技术体系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跟踪,不断丰富,逐步完善。


第三,关于更新的认识,包括理解、理念、方法、组织、模式等。更新行动作为国家城市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个过程既是物质性空间转型发展,是方法组织模式应对的过程,同时也是治理体系如何持续更新完善的过程。实施过程中会遇到治理的堵点、难点,有些工作需要达成共识,与地方共同探讨所要采取的组织模式和治理模式。在转型中上下协调、机制创新,在治理上多方互动,持续推进。



报告整理:张园.

新时期中国城市更新 ——空间与政策维度下的实践和思考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点击图片 阅读全文

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烟台城市更新实践探索与思考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