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把握江苏数字化发展态势,全面提升江苏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大智慧动力,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江苏智慧城市研究基地、江苏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联合开展了《2020年江苏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智慧城市篇)》(以下简称《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在总结江苏省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与成效的基础上,构建江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对江苏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展开综合评价,为江苏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欢迎对《报告》感兴趣的学界、业界人士下载学习与交流。《报告》得到了省内外多位专家的指导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引 言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是中国数字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其智慧城市建设也得到快速的推进。江苏智慧城市建设经历了早期探索、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个阶段。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下,江苏省20多个城市(区、县)成为国家试点,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并不断探索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改善民生和智慧治理的不同路径与模式。近年来,在国家新基建、智慧社会、数字经济等宏观政策的驱动下,智慧城市建设在助力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培育新发展动能、支撑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为了更好的把握江苏智慧城市发展态势,全面提升江苏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质量,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强大智慧动力,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因此编制《报告》。
本《报告》由江苏智慧城市研究基地、江苏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联合开展,在团队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历时2年时间,经过实地调研、数据采集和系统分析后整理而成。《报告》在总结江苏省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与成效的基础上,构建江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地级市市区、县(县级市)为评价单元,挖掘和整合统计数据、政府调研数据、网页和APP抓取数据、问卷数据以及第三方机构发布数据等多源数据,从设施与平台建设、智慧生活与服务、产业与功能、绿色与生态、空间与治理等五个维度,进行江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和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总结江苏智慧城市建设亮点与特色,提出江苏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在总结江苏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看到智慧城市发展的不足与问题,未来需要进一步促进智慧城市协同、共享和融合发展,实现全省的数字化高质量转型发展。
主要内容

























编制团队简介
江苏智慧城市研究基地
江苏智慧城市研究基地,是2019年8月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成立的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研究基地由南京大学负责,联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同济大学牵头)共同建设。基地契合国家大数据及智慧城市战略,以解决江苏省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与智慧社会建设需求为目标,旨在通过建立完善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开展智慧城市理论基础、建设模式、总体规划与顶层设计、动态仿真模拟、数据共享与仿真系统、智慧城市评价与动态管理监测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相关的城市空间数据集成管理、综合应用示范、城市动态监测管理技术的研发,为江苏省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江苏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是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牌的省内唯一的以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省级工程实验室。实验室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设计局限化、信息碎片化、无法模拟仿真等问题,开展大数据采集与融合处理技术、三维空间建模与时空仿真模拟技术、智慧规划设计方法体系与技术、智慧城市综合分析建模与服务等方向的研发及产学研合作任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数字化发展报告分享】如何研究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与成效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