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强调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正式印发,各地按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持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之际,“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班”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顺利举办,市(地、州、盟)党委、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49名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党的二十大部署,分享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经验,交流对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和认识。现陆续刊发供交流参考。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甘肃省天水市委书记 冯文戈


天水是甘肃省辖地级市,位于我国东西分界—胡焕庸线和南北分界—秦岭山脉北麓、北纬35度线交汇处,居祖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处于兰州、西安、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中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现辖秦州、麦积两区和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及天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万,中心城区规划范围749.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3平方公里。境内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属大陆性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左右,年降水量500毫升以上,是西北最佳宜居城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工程项目,是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大举措。天水市北部为黄土高原沟壑区、南部属秦岭山地,受两山夹一川地形地貌制约,市区城市规划区东西长约50公里、南北平均宽度不足2公里,可有效利用土地极为紧缺。同时,城市规划区内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棚户区、老旧小区、城中村,土地利用率比较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特别是城中村内违章建筑多、人居环境差、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影响了城市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宜居性,成为制约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瓶颈,也是我们亟需破解的难题。


近年来,我们按照“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思路,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一体化规划、组团式发展拓展城市空间,于2020年4月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过公开招标、融资、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和回购安置、土地开发出让、返还投资等方式,规范工作环节和运行渠道,完善城市更新流程步骤,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城市更新发展模式。



一、坚持试点先行,探索经验做法


针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存在的诉求复杂、矛盾交织特别是拆迁征收等难题,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赴上海、深圳、广州、宁波等地区实地考察,学习政策保障、资金筹措、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突破带动作用,通过排摸城中村和老旧小区群众更新改造意愿,选取用地连片程度较高、交通区位条件好、群众改造意愿强、提质升级空间大的秦州区金家庄和枣园村片区开展试点,按照“规范程序、树立标杆、引领全市”的要求,综合运用新理念、新政策、新举措布局更新规划、推进征收安置,探索出了“四到位”(政策宣传、资金兑付、房屋安置、部门配合到位)“五规范”(规范征收程序、规范征收方案、规范补偿标准、规范工作方式、规范第三方机构)“六公开”(方案、评估过程、评估结果、奖励标准、安置面积、安置房源公开)的房屋征收工作模式,用50余天完成了征收任务,拆迁面积2.6万平方米,为全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创出了经验、蹚出了路子。



二、科学编制规划,加强顶层设计


紧盯城市更新“一张图”,采取“大片区改造”原则,将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工业企业老旧厂区纳入城市更新范围,将生态治理、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列入城市更新任务清单,推动建设重点从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促进了城市开发建设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按照“规划引领、分类实施、逐年推进”的思路,统筹考虑资金筹措、规划开发、安置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科学编制了《天水市“十四五”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配套制定了单元策划方案、年度计划、项目实施方案,确保专项规划与实施计划衔接协调、切实可行。



三、注重建章立制,强化政策保障


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建章立制相结合,聚焦审批程序、资金使用、用地处置、监督管理等环节,结合实际制定了《天水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天水市城乡更新办法(试行)》等政策措施,统一了房屋征收、补偿、安置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增强了城市更新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结合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出台了《天水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过程中产权的认定方式及处理意见》,有效破解了“确权难”问题,确保各环节工作于法有据、依法而为、程序正当。



四、注重改革引领,激发动力活力


坚持市场化运作,成立市城市更新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的方式,确定国有企业、合资企业、棚户区承接主体、社会资本等做为城市更新项目融资承接主体。鼓励融资承接主体平等参与该片区土地竞拍,竞拍获得方按照更新片区规划要求,高标准建设安置房源和商业、办公用房,有效破解了财政资金紧张和“融资难”的问题,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活力。坚持以科技赋能城市更新,研发房屋征收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库共享平台,实行网上宣传、直播摇号、在线选房,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客户端、征收端、评估端,有效破解了人力投入大、工作效率低和宣传沟通难等问题,以改革激活力、以创新添动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五、加强组织领导,合力攻坚突破


坚持把健全组织架构、各方协作联动作为推进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按照“市区联动、垂直高效”的原则,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城市更新服务中心,县区相应成立城乡更新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建设、财政等部门积极沟通、紧密协作,推动形成了“市、区、镇、村四级联动、多部门联合作战”的工作机制,有效破解了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问题。注重在城市更新工作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培养干部,抽调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优秀干部组成攻坚队伍,按照“包片到组、包户到人、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原则,为每个项目片区搭建领导班子,细化任务责任、明确时限要求,有效破解了被征收户“组织难”、征收进度“掌握难”的问题。工作推进中,我们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意愿,严格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要求,坚决防止大拆大建、急功近利,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加强修缮改造,补齐城市短板,注重提升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城市更新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近三年来,共腾挪释放建设用地2340.32亩,征收房屋面积242.79万平方米,建设安置用房1.7万套67.2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1.2万多户居(村)民的居住环境,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走出了一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城市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市长之声︱加快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新名片

市长之声︱ 优化空间布局,精准划分功能分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城市!

市长之声︱房山城市更新经验交流:如何高效完成“三区三线”划定与落实?

市长之声︱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咸宁样本”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在看点这里
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市长之声︱坚持“一张图”引领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