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诡异的,癫狂的,不合常理的,令人不安的美丽。

01
蓝丝绒 Blue Velvet
1986
自古红蓝出CP

影片《蓝丝绒》讲述了回乡照顾父亲的男主杰弗里,意外在草丛中发现一只人的耳朵,之后意外邂逅歌女多萝西,深受其魅惑,并卷入一场秘密。
故事开篇,蓝色丝绒衬底的画面,就点了题。
片中大量出现红色与蓝色的对比画面。
正所谓自古红蓝出CP。
一冷一暖,针锋相对,妖冶绚丽。

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歌女公寓的布景设置。
大色块上,红粉基调色,以黑色和白色来辅佐,雅致而迷人。
落地的带有天线的复古电视机,中式贝壳拼接图案的屏风,局部圆弧形墙壁,种在碧玉花瓶中的虎皮兰,共同形成华丽的戏剧性。
暗合着女主神秘的身世与缭乱的际遇。
蓝色眼影和鲜红嘴唇,让女主伊莎贝拉·罗西里尼(英格丽·褒曼的女儿,也是林奇的前妻)的俊脸,多了一份离奇的美感。

林奇有几张与罗西里尼的合照举世闻名。
似乎也像是蓝与红的,美丽张力。


Via andrewsmithgallery.com
02
妖夜慌踪 Lost Highway
1997
跳脱至极的异色之作

如果要评选林奇最诡异和意识流的作品,《妖夜慌踪》或无人能出其右。
也正因此,该片毁誉参半,留下巨大的欣赏和解读空间。
影片讲述了爵士乐手弗雷德和妻子雷内开始收到匿名的、录有他们居家场景的录影带,其后妻子在某天果真如录影带所提示的,暴死家中,弗雷德被警察带走,又在监狱中离奇变为青年皮特的奇特故事。
片中最重要的室内场景,即是弗雷德和雷内的家。
空旷的房间,客厅的低饱和度配色,卧室馥郁的深沉色系,细腻的墙纸和家具质感,令整个家在雅致中透着清冷与诡异。
也依旧反复出现林奇非常喜欢的电视机和电话元素。
深究其原因,电视机带有冷静甚至淡漠的“旁观感”。
当电视画面中出现的竟是毫不知情被拍摄的自己,诡异感扑面而来。
而电话则有一种“不在场感”。
透过电话声线的交流,隐隐传递着讳莫如深的情绪,欲说还休。
时间上似是同步,但空间上的差异,带来神秘的想象空间。而这正是对话张力之所在。
电影中大量出现的眼部特写,也令人印象深刻。
眼睛或许也是一种空间,里面装着你我深不可测的欲望与恐惧。
03
穆赫兰道 Mulholland Dr.
2001
倒错的残酷真相

如果说《妖夜慌踪》是林奇彻彻底底的异色之作,那么《穆赫兰道》则是鬼魅妖娆、但足以令你我产生共鸣的精神世界的倒错。
影片讲述了女子丽塔在穆赫兰道的一起车祸中丧失记忆,辗转至一栋别墅藏身,偶遇前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子贝蒂。两人在帮助丽塔寻找身份的过程中,在种种松散的叙事推进中,一个惊人的秘密逐渐显现。

片中,再次出现帷幕包围的空旷房间,几件家具置于其中,像是油画中的美丽静物。
幕后的神秘人坐在轮椅上,静静观察和左右事态发展。
帷幕的华丽感和戏剧性,空旷空间给人带来的不安感,时髦冷峻家具的雕塑感,是林奇勾勒诡魅空间的惯用笔法。
再次大量出现电话。
电话的象征意味不断被强化,一根电话线,串联起不同时空。
丽塔和贝蒂相遇的别墅,柔润的奶油黄色,饱满而华丽的内部装饰,梦幻的布光,提示这似是一场富贵美梦。
散布其中的不安因子,如洞穴般层层深入的门廊,浴室里尖锐的瓷砖图案,影影绰绰的长虹玻璃淋浴门,随处可见的镜面。
像梦境中锋利的提示。
与其后贝蒂真实居住的清冷公寓,形成残忍的对照。
戏剧化的高潮,或许是染成金发的丽塔,带贝蒂前来的诡魅午夜剧场。


暗红丝绒幕布,闪烁高光的银色话筒,面露狰狞笑容的表演者,二楼座席中静默不语的蓝发贵妇。
像命运指引,像掌心伏线。
何必真相大白?
不如一起造梦。
04
双峰镇 Twin Peaks
1990-2017
载入史册的诡秘画面

最后的压轴,一定是林奇的剧集《双峰镇》。
这部曾经荣获1990年电视评论协会大奖、1991年金球奖最佳男女主角奖、1991年艾美奖8项大奖和1991年美国广播协会最佳电视剧奖的神剧,至今仍是美国电视史上的里程碑,和剧迷们津津乐道、不断把玩解读的神作。

抛开剧情不谈,只一个场景便足以封神。
红色帷幔,锯齿形地毯,银色镜面落地灯,断臂维纳斯雕塑。
本已被谋杀的女孩罗拉,风情万种地出现,笑意盈盈端坐其中。口音奇异的矮人,伴着音乐声,翩翩起舞。
令人汗毛竖起。


这个画面的冲击力之强,乃至其前前后后有着若干“二次创作”。
这一幕,像是有生命力一般,鲜活至今。




其中最有意思的,或许是将这一幕,与《闪灵》中的酒店走廊地毯拼接。
类似的构图,类似的色调。
载入史册的震撼画面,在这一刻相遇。

除了依旧十分“林奇感”的红蓝配、电话、锯齿线条等,我们还会发现,林奇或许是最会用“红色”的导演之一。
红色帷幔,红色高跟鞋,红色交通指示灯,红色西装,红色霓虹,红色嘴唇,红色环境光。
或者更大胆直接一点,称其为“血色”?













危险不安的意味,喷张的生命力。
这是我们最爱的林奇。
我们生活在矛盾的王国之中,善与恶、精神与物质、信仰与理性、纯洁的爱与邪恶的肉欲在这里并存,处于令人不安的休战之中。
美好和邪恶的相互冲撞之处,塑造出一片复杂难懂的区域,林奇的作品正好栖息其中。
——[美]克里斯汀·麦肯纳《梦室:大卫·林奇传》

人的想象力总是无限。
有趣的设计为我们造境。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城市幻想 | 建筑与电影

《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建筑书

电影中的重庆意象

电影中的建筑故事

类型学建筑摄影,建筑师观察世界的方式
* * *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造境的天才 | 大卫·林奇的电影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