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郁达夫故里东梓关

中秋

即便是人月团圆的中秋,也会有不下半数的规划师在办公室里度过大半日的时光,将思乡的情绪抛在工作之后。
在浙江富阳有座名为东梓关的古村落,去过那里的人们大凡都会认同:在那里,乡愁无需漂泊。小编希望可以借这样一个美丽乡村,让今日仍然在忙碌的规划师们,忆起故乡的明月。

浙江特色乡村之一:东梓关村考察报告

基本认识

东梓关村隶属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富春江南岸,村庄面积约28公顷,其中历史保护范围约8公顷。面临富春江,背靠小山群,是古徽杭水道上的重要军事关隘、商贸集散地。是杭州境内颇有名气的古埠名镇,因郁达夫的小说《东梓关》闻名遐迩。东梓关村县有农户638户,常住人口1877人。

东梓关的民居围绕着村庄中大大小小十余个水塘而建,空间布局自由灵动,各建筑单体以较为自由的形式紧密排列,形成了许多的小巷、院落。目前,汤横线以北包括村史馆、安雅堂、长塘厅、许家大院、酒作坊等在内的古村落风情展示功能较为完备,汤横线以南的“杭派民居”民居点已建成。

“西下严陵滩,东流第一关。”东梓关曾名青草关、东梓塞、东梓,村庄史超过1500年。

东梓关的主要特色:

  • 地理特色——“富春山居图”,背丘临江,地处杭州西南屏障。

  • 历史特色——古徽杭水道的重要军事关隘,清末民初的商贸集散地。

  • 建筑特色——清末民初民居百余幢,高墙黛瓦、马头墙、雕饰精美。

  • 环境要素——长塘、青石板路、“官船埠”、“越石庙”、古驿道。

  • 名人文化——孙权后裔、名门望族许十房、郁达夫。

  • 非物质文化——江鲜、糕点、素云红糖、许春和药店、同裕昌豆腐店。


图:牛腿雕梁



图:东梓关一景

 

图:水塘边的民居

“设计小镇”内涵分析

“设计小镇”概念的提出,初看似乎与东梓关村的传统文化关联不大。但细细品读后发现,“设计小镇”与东梓关村的密切关联有三个部分:通过研讨会进一步挖掘东梓关村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设计师的乡村规划建筑实践提升设计水平;通过“设计小镇”的名片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产业。



图:设计小镇


特色小镇是浙江应对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东梓关村以“设计小镇”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并与知名设计院建立联系,通过展示设计作品、参与乡村设计实践、开展设计交流、业务洽谈等活动来推进“设计小镇”的实现。

2016年6月29日,在“许家大院”首次进行了“设计,让乡村更美好——东梓关论坛”。参与人员包括浙江省、杭州市相关部门领导及50余位国内美丽乡村建设设计领域权威专家。论坛形成了《乡村设计·东梓关共识》。“共识”提出:乡村设计应遵循保护为先,体现民本情怀、注重深研细琢,坚持传承创新,着眼城乡,互动顺应“互联网+”。

建筑师与东梓关

事件1:“新杭派民居”示范点

绿城集团用现代手法转化传统要素,实现宅中有院,外实内虚的新杭派民居。其主要设计特色包括:提取传统建筑要素;重构屋顶的形式;院落围合;对外用镂空砌砖和实体木板墙等。


图:错落有致的屋顶、组合的院落形式、镂空形式的砌砖、院落一角


绿城在东梓关村的实践,由于公众参与程度较高,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评,同时在各类媒体上也有较多宣传,对东梓关村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建筑大师彭培根曾说:无为而治的、天人合一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才是最理想的建筑。乡村建筑本质上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反映大众日常生活的、实际的、朴素的建筑。

事件2:历史建筑修缮

东梓关的历史建筑修缮始于2013年,采用老房子集体回购修缮的方式进行。集体回购的老房子基本上是原本已坍塌或无人居住(已另造新房)的,回购标准为300元/平方米。对回购的老房子从里到外进行全面修缮,现已完成修缮的老房子十余幢。老房子回购安置基本采用一户一基的原则。未来将对其他整体情况较好的老房子进行回购,预计会提高标准。


图:许家大院修缮前后对比


通过立面整治、改变建筑色彩等方式,从而实现风貌统一,融入东梓关“山水相映,古韵新居”的村庄特色中。现已完成了对长塘周边区域村民住宅外立面改造,未来将逐步扩大范围,包括通向农居点的主干道两侧以及沿江的房屋。整治措施包括:内部改造、添加部分建筑构造物、立面整治、微调建筑色彩等方面。


图:改造后的入户门洞、院落围墙、公厕等

修缮后的历史建筑,强化了建筑构造特征,减少了旧建筑特有的历史感,然而人们对外观形象的改造效果褒贬不一。有些人认为,给老建筑外观过多的改变,如同将老妪化妆成年轻女孩,很可笑。经过整治、过份整洁的白墙确实与现有墙壁斑驳的老建筑在视觉上形成一定的不协调感。

遗产旅游与东梓关

事件:“设计小镇”激发东梓关的新景点

东梓关在“美丽中国、设计先行”的理念下,结合郁达夫陈列馆布展及许家大院、长塘周边区域15幢古建筑修缮利用工作,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设计院入驻东梓关,致力于打造中国建筑作品展示区,培育以建筑业为特色的“设计小镇”。

表:“设计小镇”的旅游景点

景点类型

传统景点

“设计小镇”激发的景点

自然景点

富春江、长塘

滨江观光休闲带

建筑景点

“许家大院”等清末民初建筑、教堂

“新杭派民居”示范点

农业景点

花卉展示、果蔬展示、渔业养殖展示、三个传统农业观光园

人文景点

村史博物馆、木雕工艺作坊、

建筑作品展示馆、“郁达夫”在东梓关、设计论坛活动

交通景点

东梓关码头

 一般而言,遗产旅游中游客的需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现实需求,即游客游览景点的数量;二是选择性需求,即游览某景点的机会;三是存在需求,即没有得到实际利用的遗产;四是传承需求。“设计小镇”的概念,丰富了东梓关村的景点类型,对它提升旅游吸引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景点的多样化,能够使游客对一个地方产生丰富的想象。“设计小镇”是否成功,在于如何将完善东梓关将设计融入遗产旅游体系,以及村民是否在其中参与了“设计小镇”的建设。

结语

乡村的魅力在于乡村的生活和乡村的景观。从“美丽乡村”到“设计小镇”,无论是规划建设还是媒体宣传方面,东梓关村都做了相当多有益的探索,已经得到了村民和外界广泛赞誉。当设计遇到古村落,必然会发生耐人寻味的有趣事情。但是,目标的提出应当伴随一系列的后续行动,我们期待这个“设计小镇”,未来会继续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新思路、更多的惊喜。


请戳 →2040,浏览“聚焦上海2040”专题系列讲座集锦

请戳 →⑤金经昌,浏览“第5届金经昌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论文集锦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