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南安普顿的九月寒风萧瑟。往来在陌生的街道上,我惊奇地发现这个英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竟很难见到超过10层楼高的“现代”建筑和双向四车道的“宽敞”马路。取而代之的是围绕着二战轰炸后的老城墙遗址修建起来的购物中心和步行广场,是隔开街区的大片的绿地和铺洒在草坪上的金黄落叶。走在路上,我会路过Burgess road旁一栋栋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好奇地打量过一个个或精巧玲珑或野趣丛生的庭院;会穿过Portswood沿街一两层楼高的商业店铺,看店门前摆放着的鲜嫩蔬果与冰淇淋店前酷炫的宣传板相映成趣。一街一景,一路一画,穿行驻足间皆是滋味。
在英格兰的求学生涯平静而简单。到过那儿的许多城市,它们无论大小,每一个都特点鲜明,很难被错认。Oxford的建筑总是漆上一层浅黄色外衣,温暖着整个城镇;而Cambridge却偏爱历史的痕迹,褐绿色的砖块被磨得光滑,泛起湿淋淋的雨光;Manchester的一幢幢办公楼矗立在灰色的天空下,处处透着一股工业城市的严肃;而Winchester却爱用斑斓的色彩装点着沿街只有两三层楼高的房子,在春日的暖风里显得随性又活泼……但它们有一点却是相同的,这一个又一个的城镇,似乎都从未考虑过修建大片的宽敞马路或高楼。这里的街区、道路从来没有对“大一点,再大一点”的执着。就算在伦敦,宽敞开阔的道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行人也并非随处可见,更多的是七盘八转的不算宽的马路和狭窄道路间灵活穿梭的巴士;是沿着泰晤士河铺开来的平均不超过七、八层楼高度的老建筑和点缀其间的充满现代气息的高楼大厦;是开敞的皇家园林和数不清的博物馆、画廊、酒馆。穿过那些或玲珑精巧,或缤纷鲜活的街道、鲜花装点的铺面前,老妇人安静地阅读,她的先生颤巍巍地向她面前的空杯里掺着红茶;美术馆前的广场上,喷泉喷出白花花的泡沫,孩子们顶着通红的鼻尖捧着泡沫来来回回地嬉闹。这些漫不经心的细节成为这里的生活最打动人心的瞬间。
我就这样爱上了行走,爱上了穿行在小小街区间的盎然趣味。
“喧市幽深巷”,这些小尺度的街区往往伴随着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商业模式,经济有效地连接起住宅与商业片区,为社区添上一份浓厚的生活气息。而干净整洁的路面,沿街优良的建筑立面,地域气息浓厚的绿化植被,也极大地增添了街道、街区的可步行性。穿过Earl’s Court SQ安静的住宅小巷,转角就是Warwick Road热闹鲜活的临界小铺。安静的白色联排小楼、黑漆镀金的铁栅栏圈起来的庭院,和地铁站口步行匆匆的上班族、Costa店门口排队买早饭的市民对比鲜明,却和谐共融。St. John‘s College旁是条时代感浓郁的狭长小路,路尽头的康河在冬日的阳光里静静地流淌。Winchester红砖立面的安静街区傍水而居,金色阳光从云朵间洒下铺满河边的草地。Salisbury Cathedral背后有淹没在鲜花和藤蔓里的临街小屋,肥嘟嘟的松鼠蹦蹦哒哒穿过墓园的草坪,小心翼翼地轻嗅你手心里的坚果。这些小尺度的街区和道路让绿地和开敞空间变得触手可得,人们会比平常更加容易地关注到绿地或建筑的细节。因而,那些在“大”都市中被忽略的景色,在这里构筑成一道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变成了不期然间偶遇的生动和美丽。
这些生动有趣的街道让回忆也变得厚重真实、鲜嫩多汁。那儿有上学路上空气中弥漫着的青草与点心香气,有寒冷的午后与同学步行回图书馆的小路上从不间断的欢笑,有路边摇摇摆摆地前来讨食的鸽子,有夏日里石缝间摇曳的野花,有那日复一日最平凡的生活。在温暖的秋光里穿过梧桐树下斑驳的光影,我想,每当我想起那一排排白墙红瓦的小楼和冰淇淋店门口色彩斑斓的广告牌,我都会回忆起走过那段街巷时的美丽心情。
Earl’s Court安静的住宅小区与转角热闹的街道
居住区旁的河流绿地和装饰得鲜艳有趣的餐馆门面
(长按二维码识别就可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