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前夕,一部采自本市的历史正剧《浴血广昌》作献礼片准备全国热映……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我看过《浴血广昌》的宣传片,其现代技术的拍摄手法是相当的精彩令人震撼。(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很长时间里,我总是有些纳闷: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诱敌深入,取得黄陂、草台岗两仗的胜利,共歼国民党军近3个师,俘1万余人,创造了红军战史上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战后,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谕”中说:“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这般有故事、有情节、取得如此辉煌战果的战役,怎么就至今没有被写成剧本、拍成故事片呢?(上图:黄陂战役纪念亭。)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遥想当年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情景。20084月,我在宜黄朋友小刚的帮助下,来到宜黄黄陂镇蛟湖村寻访当年的战争足迹。现在翻看10年前的图片,还是那么令人感动!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2008年4月,我写成的第一篇报道,是将蛟湖村定义为山寨式的村庄,这个地处海拔670多米的险峻的高山顶上村庄,至今还保存有完好的五道雄奇的古城堡似的关卡,这在本市恐怕仅此一地了。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建村于唐代,是本市少有的千年古村,据【蛟湖李氏十修族谱】载:唐乾符年间(875–879),李坦翁从南丰蛟湖迁此,取故居村名而称,以示不忘本也。这些关卡是1100多年来,历代村民前赴后继地用石块垒砌起来。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有五道关卡的蛟湖村注定要显露头角,在第四次反围剿黄陂战役期间,红一军团指挥部就设在该村,红军在蛟湖村附近活捉了敌52师师长李明。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从黄陂镇出发,经霍源村到蛟湖,只有10公里的路程,然而,当年路却不通,我们一行被安排乘坐一辆高底盘的农用车一路颠簸行驶了两个多小时,这一路山道崎岖险峻,司机不得不放慢车速。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车到蛟湖村的北面后,我们一行人顺着一条陡峭的山路攀援而上。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不久便看到了蛟湖村的第一道关卡,关卡是用乱石块堆砌而成的,建在山隘中,这就是北关。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地处高寒地区,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诗意。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北关长约50米,高3米多,如今,已长满青苔和灌木。从此关卡上可以瞭望村子的北方的全部动静。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据村中老人介绍,这里是古驿道闽粤的必经之路,驿道两旁原有很多商户,建关卡是为了防御土匪和盗贼,由于关卡都处于十分险峻的地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北关卡的门楣上原有石刻字,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分辨不清,进得第一道关后,有一条青石板路贯穿整个蛟湖村。而其余的四道关卡,分别设在村子东、南、西、中的四个方位。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里的天然山泉水与水塘。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白匪师长是李明,带领白匪近万人,蛟湖一仗一昼夜,红军活捉贼李明。”在蛟湖村,当年一80岁的老人对那场战役记忆犹新。那天,他背诵了这首流传在黄陂一带的诗歌。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19332月,蒋介石部署第四次“围剿”,并亲任“剿共”军总司令,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企图一举聚歼我中央主力红军于南丰、广昌附近。221日和22日,敌第52师和第59师由吉安先后进抵乐安。蛟湖是敌第52师、第59师必经之地。为粉碎敌人的计划,朱德、周恩来等毅然作出决策,留少数部队佯攻南丰,红一军团、第21军秘密撤至乐安、宜黄,选择有利地形,以伏击战歼灭敌第52师和第59师。26日,各部队按部署先后进入预定的伏击地区——摩罗嶂山区(登仙桥、小龙坪、 蛟湖一带山谷)。27日拂晓,敌第52师先头部队东进。当时细雨浓雾,10米之外人物难辨。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当敌第52师进至登仙桥(上图:乐安谷岗登仙桥。)附近时,红一军团立即将敌行军纵队拦腰切断,同时,向敌第52师师部猛攻。经过激战,红一军团将敌第52师师部、第154旅之第309团等部歼灭,敌师长李明身中两弹被俘获,当晚因伤重而身亡。敌第155旅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288时,红三军团发起猛攻,将敌逐次解决,激战至11时,敌第155旅被全歼。至此,敌第52师被我主力红军全歼于摩罗嶂山谷内,这就是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著名的黄陂大捷。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十万白匪开进来,围剿苏区战场摆,工农红军歼白匪,红旗插上瑶华寨。”蛟湖村的余卉华曾经担任妇女主任,1969年,她21岁,曾接待过解放军报记者的采访,当时主要一个任务,就是带记者爬瑶华寨,沿着当年红军11师攻打瑶华寨的路线进行采访。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余卉华说,瑶华寨是天然的军事要塞,巍然耸立在蛟湖村的北方,东西北三面悬崖绝壁,唯有南面一条羊肠小道可通山顶当年,敌52师直属团抢先占领了寨上,用轻重火力封锁南面的这条路,负隅顽抗。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奉命攻下瑶华寨的红一军团11师找到了村苏维埃主席,请他找村里熟悉瑶华寨的赤卫队队员杨晋民带路,杨晋民打猎、采药出身,常去瑶华寨。杨晋民带领红军小分队直奔瑶寨。在山下,杨晋民放下竹竿与绳索,便开始攀登,他向绳索的一端牢牢缚上一块石头,然而竹竿撑到山上的一棵松树上掉转回来,他抓住两根绳索,脚蹬悬崖,迅速往上攀登,他用这种方攀过一棵松树又攀一棵松树,不到半个小时,就登上了山顶。红军小分队100多战士,学习杨晋民的方法,依次攀登,一个小时后,全部到达山顶,犹如神兵天将从天而降,敌军官兵只有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在蛟湖村,最古老最精美的建筑,是村中的一座大宗祠,这是当年红一军团前敌指挥部的所在地,村中有老人当年曾看见红军高级指挥官从宗祠的小门进到厨房里去用膳。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像江南所有的宗祠一样,李氏宗祠雕梁画栋,有许多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正大厅上的八角藻井也保存完好,彩绘清晰。大厅的正面是一副牌匾,上刻“滕王世家”四字。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江南宗祠梁檐上雕刻的多是麒麟、龙、虎、豹之类,而李氏宗祠与别地宗祠不同的是,梁檐上雕刻的却是四只像天鹅般的鸟儿。据推测,这可能是当年的建造者在刻意营造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氛围。滕王世系李氏是唐高祖李渊幼子滕王李元婴的后裔,李元婴封滕王,遥领洪州都督。该村村民应该都是李唐滕王后裔。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宗祠的后殿是祭祀李氏祖先的地方,还保存有李氏许多代先祖的牌位,牌位红漆金字,制工讲究,数百年不褪色,这在江南宗祠中是难得一见的。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我们在宗祠拍摄时,村里可爱的孩子赶来看热闹,当年蛟湖还是人气很旺哦!十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哈!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那年,我们在村里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从北山走进蛟湖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两棵高大的红豆杉树,沿着小路翻过几个小山坡后,发现,在村子的后面还有一大片的红豆杉群落。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蛟湖村的红豆杉树冠奇大,遮天蔽日,树龄最大的有1000多年。


蛟湖村:黄陂大捷有遗篇

长按关注“抚州古村那些事儿”……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