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在珠海,不是每一种舞都叫“三灶鹤舞”


三灶,位于珠海南部,是个美丽且古老的海滨小镇,三面环海,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自然环境优美,古时为香山县管辖,今被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绿色宝岛”。岛上山林葱翠茂密,滩涂水草肥美,吸引了白鹤等飞禽走兽成群结队在此栖息繁衍。



白鹤

能活100多岁,为长寿之王,它能为人们预测风雨,人与鹤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白鹤受到了三灶人民喜爱与崇拜。在他们的观念里,鹤代表着吉祥、长寿。当地人崇拜仙鹤,观其形,听其鸣,仿其舞,创造了三灶鹤舞。三灶鹤舞鹤歌也就成为了当地民间迎春接福、贺老拜寿的一种拜年方式,流传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鹤舞起源


三灶鹤舞鹤歌起源于宋代,由人们模仿白鹤的动作和生活习俗而成。关于鹤舞鹤歌的起源,在三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白须飘拂的神仙,来到了三灶的观音山,他看见山下一只狮子和一只白鹤在打架,老神仙忙上前劝架调和,狮子和白鹤停止打架后,神仙便想离去,狮子和白鹤异口同声地问道:“老神仙,您脚步匆匆,要到哪里去呀!”老神仙一听,哈哈大笑,回答道:“今天是正月初一,是人间的大好日子,无论男女老幼,都穿新衣派利是,祈求来年大吉大利,五谷丰登。在这美好的时刻,我怎能不去凑热闹?”狮子和白鹤听了以后,十分高兴,要求一齐前去,老神仙应允,遂一起前往,与民同乐。从此,三灶岛上每年春节,就有了舞狮、舞鹤、唱鹤歌的风俗了。



传说是真是假,无从考究。但鹤舞鹤歌的活动,在三灶岛传了一代又一代,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鹤舞特点



鹤衣是表演的主要道具,其外行骨架是用竹编织,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羽毛以前用竹叶或白纸做成;


现在用白纸做成的,鹤脖子是用纱帐制成,里面用一根细竹竿操作;


舞白鹤需要用鹤歌和打击乐伴奏,鹤歌内容健康、吉利,利用唱歌来歌颂社会发展、好人好事、劝人从善、教人上进,有着寓教于乐的作用;


打击伴奏乐器有:鼓、锣、钹等;


舞白鹤的人需身手敏捷,这样才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打击的节奏有慢、快、弱,随鹤舞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场面气氛欢快而热烈;


头用竹制成

翅膀用白纸制成


鹤舞表演



三灶鹤舞,演绎了仙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休息、嬉戏、归巢等七个过程。


每年都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整个表演活动包括准备工作、白鹤制作、开光仪式、表演仪式、火化仪式等五方面的工作内容。


表现出的内容丰富,主题美好,引人注目,内容也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现有鹤歌100多首。



鹤舞成就


在2007年3月,鹤舞鹤歌被列入金湾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07年3月,三灶鹤舞鹤歌被列入珠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2007年6月,鹤舞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2011年5月,三灶鹤舞列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每天,非遗世家都为您讲述

不同地方的非遗文化,欢迎订阅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