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皖南派):用舌尖丈量徽州味道,你最钟爱哪一口?

徽州人,曾经巧妙地利用自然赋予的食材,打磨出各式各样的美味糕饼,并将它们与自然的每一个时令、与人生的每一个节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那连接着生命与时光的况味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能够品得出来?
各式各样的徽州糕饼,是徽州人一生的印记,它们贯穿在一年中每一个特定的时刻:
大年初一发“元宝”,清明的艾叶粿、端午的绿豆糕、中秋的徽州月饼,腊八备下的“年糕”、腊八豆腐,还有酥脆的黄山烧饼、入口即化的徽墨酥,除夕“果子”装满盒的字豆糖、渔亭糕……
哪一款才是你的心头最爱?
黄山烧饼是黄山的传统小吃,因为外形长得像螃蟹外壳,色如蟹黄,又叫“蟹壳黄烧饼”。
梅干菜+肉丁的内馅,酥皮上撒白芝麻,一口咬下去,酥脆爽口,碎肉丁加上梅干菜特有的香气,咸甜中带着辣味,绝了!
在徽州,你吃到的每一个烧饼,都是经过泡面、揉面、搓酥、摘坯、制皮、包馅、收口、擀饼、刷饴、撒芝麻、烘烤等10余道工序,才制作完成的。
黄山烧饼,它不仅可以作为茶点,边喝茶边吃。还可以就一杯咖啡,一盘水果,享受一段美味的午后时光。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黄山烧饼
徽墨酥入口即化,在我看来是“最具文化气息”的糕点,自嘲吃过后再不会“胸无点墨”。
徽州因特产“徽墨”而被称之为“中国徽墨之乡”。
徽墨酥的外形则酷似徽墨,且完全依照墨锭标准尺寸制成,约长6厘米、宽4厘米、厚1厘米,以黑芝麻为主料,从内到外乌黑油亮,芳香四溢。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季到第三季,总是成为热议的话题。其中多次介绍到了徽州美食,令无数吃货们惊喜。第三季中,黟县渔亭糕成为焦点,荣登榜单。
一种能吃的徽州雕刻,一种可以品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黟县渔亭糕主要以芝麻和米粉为原料,做出来的糕呈黑色和灰白色,与徽派传统建筑粉墙黛瓦色彩一致,具有非常浓郁的徽州地方特色,是徽州人外出必备之物,被称为能吃的徽州石雕。
同样是《舌尖3》火起来的徽州糕点便是——嵌字豆糖,一种被称为“说文解字”的古徽州传统食品。
每块糖中,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糖中有字,字里含意,意间带甜。糖中带字,字含祝福,方寸之间,嵌字豆糖代替了语言。这就是传说中的“咬文嚼字”了吧!
单从制作外形来看,字豆糖比铜钱略大,比硬币略小,切开的每块糖都蕴藏着一个吉祥如意的汉字。
可以是“福”,也可以是“囍”,还可以是“旺”和“寿”,逢年过节,这种嵌字豆糖就成了徽州百姓馈赠亲友和款待客人的首选。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嵌字豆糖
行走在徽州的街角巷陌里
遇见最正宗的徽州味道
每一次 都不能错过
我在期待
与你邂逅最美的徽味
……
本图文来自黄山市旅游委员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