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心):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传统中国文化对天、地、人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探索,认为天地阴阳交泰方能风调雨顺;天人合一方能和谐安康。

 

这样的想法对传统村落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或直接或曲折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村落从宏观的山水环境,到中观的布局房屋,到微观的家什农具……无处不蕴含着这种观念。

 

简而言之,就是追求天、地、人同呼吸、共命运。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传统村落和新村同框,很清晰地表现出古人和今人对待天地的态度差异


比如村落中道路、空场、庭院、天井……的地面处理的方式,也表现出当时的人们,对天地交泰、天人合一的呵护。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硬化道路,是为了行走方便。古人做到了最低限度的硬化,而且石板间一定会留出缝隙


如果为了生产生活方便,非要给地面铺石板、铺砖,也会在石板与石板、砖块与砖块之间留出缝隙,让天上的雨水能够渗入大地,让大地中的水气能够蒸发到空中,让泥土中的种子能够伸出见天……是为天地的呼吸。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卵石间的勃勃生机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住宅内院或天井,是阴阳交泰天人合一的气眼,绝不会堵死


然而今天,也许是过怕了面朝黄土的日子,也许是为了让汽车能够方便到达各个角落,也许是为了锃亮的皮鞋不再沾上泥点……我们努力地硬化着大地,而且是死死的硬化、不留一丝生机的硬化。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强悍绝伦的水泥,无处不在,不可战胜(左:“改善”前。右:“改善”后)


感谢技术的进步,我们发明了水泥。城市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人进城,过上了幸福生活。

 

然而,不幸的是,在乡村里,我们有了远超需要的钱来买水泥。更不幸的是,我们热衷于把脚走得到的地方,都抹上水泥……

 

就算为了什么“传统风貌”,用石板、卵石铺地,最后也一定要水泥勾缝,竭尽全力掐死天地间的最后一丝呼吸。

 

村落里的中国(11):与天地共呼吸

当人离去,芳草又重新萋萋,大地再现勃勃生机,这是可持续之道,也是人类应秉持的态度


随着城市、乡村、工业区、高速道路……水泥死死地硬化了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天地间的呼吸越来越困难,气候变异、暴雨成灾、干旱连日、气温反常……天人不再合一,而成了对立面。

 

今天的人,用科学知识武装到了牙齿的人,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这不,我们发明了“海绵城市”……

 

好神奇。



【相关链接】


村落里的中国(1):车盘坑村的云中梨花

村落里的中国(2):暗中之美

村落里的中国(3):最真不过烟火色

村落里的中国(4):小细节里有温度

村落里的中国(5):物性天然

村落里的中国(6):当二师兄已成往事

村落里的中国(7):灯笼高挂有讲究

村落里的中国(8):身边处处有神灵

村落里的中国(9):整齐就是罪过

村落里的中国(10):房前屋后有美能吃


【往期文章】


传统村落:应尽量避免“麦当劳化”的美丽


传统村落:可否有点平常心?


传统村落:文化是挽歌,还是幻象?


以中国乡土之道,营造中国乡村


传统民居与民居传统:落花与归燕


传统村落:莫让“洋脑壳”破坏了“土遗产”


传统村落:“价值”之外,更有意义

保护发展传统文化,构筑人性防御纵深

传统村落:只能存活在有深度的社会之中

传统村落顺口溜(之二):说道路

传统村落顺口溜(之一):说房屋

传统村落:文化的外求与内醒

传统村落:最深刻的破坏,是以“文化”之名

“民宿”:不要止步于“诗和远方”

传统村落:穷,就得想点穷的办法

传统村落:仅有“皮囊”是活不下去的


传统村落:需要的是另一种“旅游”

传统村落:最好爱她是懂她


传统村落:别为“颜值”付出太多


传统村落:我未必要过您那样的“好日子”


风貌协调?不,品质协调。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