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很久没有能出去走走了,大约是家事多吧,总觉得一天天地忙着,没有什么时间啊,也没什么心思。其实,我想都不过是一个“懒”字在作祟,因为懒,于是又偏找出什么各种理由,倒还很冠冕堂皇似的。今天正好是七夕节,闲来也没什么事,于是就约了J哥一起到外面走走。天气已进入初秋时节,一进了秋天,雨水反而多了起来,缠缠绵绵几天不断,昨天就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今天虽未下雨,然而天空中依然笼罩着一层层的厚重的乌云,远处的墨绿色的山峦在雨后显得格外的清新。绿道两边的各色小花在初秋的雨后争奇斗艳,一朵朵小花娇艳欲滴,如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令人怜惜。而道路两侧新种的小树,比如山楂、山桃、石榴等,经过了雨水的滋润,也争先结出了红红的果实。我们走在绿道上,欣赏着两侧的烂漫的山花,呼吸着迎面吹来的清凉的空气,感受着这一份难得的秋雨后的惬意,真是一种享受。
从绿道下来,我们从卧庄村里穿村而过,村子里前两天刚刚举行过一年一度的庙会,唱了三天戏,百姓们也刚从热闹的节日中安静下来,街道上也显得静谧了许多,路口偶然可见三四老人围坐在一起,悠闲地打着牌。一路走着,一路体会着这儿的安逸生活下的恬静,远远的,我们看见一座小巧别致的独家院落,院墙外的红色标语“毛主席万岁”依然那么清晰,这多少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略显疲惫的步伐也变得轻松起来,是啊,每每看到这样的老房子,以及他身上的红色的标语,都会让我感到分外地亲切,虽然那样的年代永远不会再来,然而那个时代留给人们的印迹,却永远不可能磨灭,在新时代,在新生活中,我们依然需要了解历史,反思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成长。
老院子的大门紧锁,从外表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倒是大门上的门匾吸引了我,细细一看,是“居易俟命”四字,从字面上理解,觉得应该就是“生活的简单点,其余的听天由命吧”,似乎有一点得过且过的意思。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这块匾还是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吧,不然,又怎么可能作为门匾而世代相传呢?
“居易俟命”出自《礼记·中庸》,原文是:“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身居高位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面的人,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的行为规规矩矩做事,不求别人,这样别人便无怨恨之心了。一个人应该上不怨恨天,下不归咎人。品德高尚的人,会安然的处在简朴无华的生活中,等待机会和时机以便为国为民效命。而无德奸诈的人,贪图私己小利,怀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所以常常铤而走险,作奸犯科。”
事实上,这句话不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事一定要时刻记着,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不过是分工不同,我们都还是平等的,身居高位而不骄傲不自满,更不能目中无人,而欺凌和无故刁难下属,不能以权压人,对于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大多数人来讲,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溜须拍马,不谄媚上司;每一个人在生活当中要时刻地反省自己,检查自己,不能动不动就怨天尤人,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去要求别人怎么做,只有自己做好了,端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说到“居易俟命”,并不是要我们真正地去相信命运的安排,整日地无所事事,听天由命,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有学问的人,他的生活、人生应该非常平常,真正做到真平常,这是真修养,真学问。一个人始终应该保持一个平常心,认真地去做学问,去学习去工作,不要总想着升官发财,想着自己努力学习了,努力工作了,就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报,这不行,这不是真正的做学问,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但永远不去强求什么。是啊,这也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吗?努力地工作,快乐地生活,又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迷失了自己呢?
这大概就是我今天的出行所带来的最大的收获吧。我想,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如果可能,也到村子里转转,到老房子里走走,看一看门匾,因为这里是我们的先辈们一代代生活的地方,老房子虽然旧了,老了,塌了,但这儿有历史的印迹,有时代的蹉跎,更有文化的沉淀,有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以及我们永远难以割舍的情怀,这些,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