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更好地落实市规土局精细化管理要求,同时聚焦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业务精细化工程试点,实现城市风貌整体保护和历史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意大利格里高蒂建筑公司联合开展了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专题研究,作为对该专题研究的支撑,课题组赴意大利进行了为期3周的调研。本文将与大家分享意大利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的经验,仅供参考。
1、意大利概况
面积:301,338平方公里
人口:60,813,326(2011)
首都:罗马
主要城市:米兰,都灵,威尼斯,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
GDP:2.014万亿美元(2012)
人均GDP:33115美元(2012)
图 锡耶纳城市中心
图 博洛尼亚
2、世界文化遗产分布情况
意大利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拥有世界文化遗产48处,排名第二的为中国,共45处。
其中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大区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区,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
图 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
3、历史建筑修复保障体系
基本情况——意大利文化资源丰富,其历史建筑修复始于150年前,系统性的研究从二战开始。意大利试图去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使用并赋予其新意义,力求在新文化传承中找到平衡与需求。并明确对1800-1930年间建造的建筑必须予以保留和修复,并赋予其新功能。——建筑应当被使用,而不是冻在冰箱里。
顶层管理——以国家部门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管理机构。 在《意大利宪法》第9条中规定,“意大利共和国负责对国家的艺术、历史遗产和景点进行保护。”在1975年意大利政府成立了文化遗产部负责以垂直的体系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地方层面主要是通过结合规划划定历史文化中心区和制定风景规划实现对地区历史环境整体性的保护。
图 圣彼得广场
图 佛罗伦萨全景
法规保障
财政支撑—— 以多方面的资金筹措作为历史文化保护重要的资金支撑。
意大利每年将20亿欧元的财政预算用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但是仍有巨大的资金缺口。为了创造多元的资金渠道,意大利发行和遗产保护相关的彩票。
2000年颁布的《资助文化产业优惠法》,规定企业投入文化资源产业的资金一律不计入企业应缴税款的收入基数。2002年10 月又开设了“文化遗产和可持续旅游交易所”。
教育体系—— 以创建历史建筑修复等专业培养专业化的保护人才研究新型的保护技术作为重要保障。在历史文化保护的教育机构上,意大利开办了专业的文物修复学校和修复中心,提供专业的文物维护工作人才,同时还设立多处包括绘画、石雕、陶制、木制和金属工艺品的综合性修复中心。1939年诞生的罗马修复学院、佛罗伦萨修复学院作为意大利重要的两个学院,在修复技术和方法上在全国起到标杆和引领示范作用。结合人才的培育,意大利通过多学科之间的协调合作将现代医学、光学、电子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技术用于历史保护和文物修复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多方协作——在意大利历史建筑的修复工作需要以下三种职业的共同协作:
建筑/历史学家、保存科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材料学家等)和修复者(具备专业系统的学习及实际操作能力),“修复者是未来在意大利被认为有前途的职业(Giorgio Bonsanti)。”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二所(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