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井陉故事——北张村传说故事



 北张村传说故事

北张村地处秀林镇绵河北岸,307国道临村而过,为井陉县地理最中心。北张村历史悠久,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井陉县唯一骆驼、骡马大店的秦皇古驿栈。是井陉民国以前商业、交通驿道。知名度远播咸阳、京、津及齐鲁大地。是井陉的农业、花果、砖瓦、水利、商贸之乡。也是土地广泛、山青水秀之福地,人杰地灵,物阜年丰,是井陉的草帽之乡、米粮之乡、瓜果之乡、自然水灌溉之乡,亦是著名的煤炭储运基地,更是传统寺庙文化、古文化之乡。是挖掘秦皇古驿文化和重走秦皇古驿道的必经之地。

北张村地土、山场广阔,土地肥沃向阳。因为有好多大户人家光景富裕,想方设法扩展囤积土地,所以旧时西南正、椅子圈等村都有北张村的地,到土改前和人民公社搞平调时划给外村不少。后来县一化和造纸厂迁至北张村各占地100多亩不足为奇。

北张村过去曾辉煌繁荣数代,尤其是秦皇古驿道发挥作用的历史时期,各种建筑、工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化艺术传统行业与技艺应运而生,且延续多少代,是井陉县乃至国家的瑰宝。

过去北张村的各种房屋如旧城、蔡庄、北横口一样,清一色的瓦房。有些大户还是楼房。一个村三个古戏楼和一个大戏台,可见村文化的繁荣。村头东西两个大阁工艺精美,下阔丈许。上下四、五十里仅有,曾多次重建、重修。各种庙宇屡废屡兴,每逢农历三月小苍山大庙七天庙会,热闹非凡,香火旺盛,各路神仙通显圣灵,香客、居士虔诚纷至,小苍山庙会远近闻名。

现在北张村在新建牌楼的基础上,正在对小苍山大庙进行全面修茸。将山门台阶重新加宽,将大佛殿台阶也装上栏杆,并建露天天王殿,占地130平方米,前后七台阶,两层大小栏杆,上台供两米高石像弥勒佛和韦陀菩萨。

北张村的青岩寺是县内不可多得的历史古迹,在现在的基础上村里又腾扩出不少闲置空地,能扩建较大的佛殿,可以按规制整理建设寺院。旧戏楼和一些庙宇也需要修旧如旧,以后有较好的观光价值。王家大院建筑群和王家天顺店建筑群如能恢复原貌,将是井陉商业和交通史上浓重地一笔。

在恢复和发展传统文化村的同时,也应发展赢利性的新型产业,村后良田发展高效大棚,将精细蔬菜、瓜果、花卉的种植、栽培、采摘有机结合起来,以收入养传统文化事业的建设。反过来以传统文化事业促进观光、采摘的发展将是北张村良性发展的较好思路。

北张村交通方便,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煤场大部分闲置。多年来,民居住房一直向外批建,旧村区多为空心村,旧房残破。整体看好像现状不好,但给整体规划提供了先决条件。如果能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传统村落保护结合起来进行改造,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家乡梦》

北张村阳泉三矿干部冀佩卿(八十多岁)抽业余时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忆写了《家乡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填补了北张村好大一段历史时期的空白,使北张村历史能够得到延续。全文如下:

我爱做家乡梦,梦中爱游北张村,所到之处总是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登东阁眺望朝曦;立西阁仰望晚霞;游村前看垂钓嬉水;漫步村后观麦浪滔滔。听角鸡鸣啼,游端庄秀丽的青山,静静地绵河绿水,神秘的沟谷,五颜六色的土地散发着阵阵馨香,古香古色的庙宇充满诗情画意,动听的神话传说使人着迷。一个多姓氏的村落中,人们勤劳善良、和谐可亲的如百花争艳,各吐芳香使人乐趣大发。笑!笑!笑!感受美的享受,醒后在脑际中萦绕回荡。

风光旖旎的村貌

村向坐北朝南,阳光普照景色诱人,始建于汉,由张氏夫妇所立,故名北张村。历经风水祖师观测,麻衣老祖的施设,以得天独厚的三山五岳地形,建青龙白虎之威,立玄武朱雀之势,把村貌点缀的像明珠一样镶嵌在神州大地上,令人赞叹!

三垴五峰四条沟,雄威二阁卧村头,五颜六色添锦绣,玄武朱雀数风流。

中神堂垴,左寨垴,右天台垴为三山之障;向北延至青山五峰为五岳之形,回延而下形成四条大沟,即:长沟、凤台沟、犁沟、圪垛沟,先人们在五岭四沟上奋发耕耘,用勤劳的双手创建了美好家园。

东阁矗立村左,踞阳关要塞,塑青龙之雄,西阁昂立村右,畅通圣地立白虎之威,建于唐代开元纳李春拱型建筑之技艺,跨度大,造型宏伟,结构严密,下部石灰岩结构,上部砖木连接,筑前后两座庙宇,兽头悬望,飞檐高挑,外书:文昌阁,内书:龙蹯虎踞,强劲有力,出于名人之手,大有雄关漫道之势,高雅儒者之风。

俗云:东寨垴的红沙,小西岭的炭,中河岗的白灰压全县,灵山沟的青石,长沟的土,绵河的秀水诱人富。组成了五颜六色风貌。寨垴麓下蕴藏红沙,色艳、粒匀、干净、质佳,稀有之物,用途广泛。

天台垴后地名小西岭,储藏煤炭,有井口一眼,开采时间不详,传说煤质佳,但煤层薄,没有开采价值而停采,另一处东坪河床下有良煤,开采中有水被停。

中河巷位在村南绵河畔上,建石灰窑十余座,以河流石烧白灰,凝固力强,驰名全县。

灵山沟位于凤台沟下游,盛产青色料石(石灰岩)坚硬抗风化,应用广泛,受人青睐。

长沟是五峰山下的主沟,壑深曲折,土质肥沃,色褐黄,吸纳五峰自然之水的浇灌,适宜种小麦,产量高、质量好、营养成分多,素有“吃了长沟麦,病人好得快”之传说。

绵河滔滔大水,由西转东,环绕村前,大有“青山作保障,绵水富佳村”之气度。东坪和西坪可浇地二顷之多,伴有水磨两处,汲水车五架,人力挑竿数起,昼夜不停地造福于人,岸上芦花成荡,柳成荫,红花绿叶大展风采,素有小江南之称。

朱雀坐落在村南沿廊上,以牌坊形成翘立在三个巷口,造型优美,小巧玲珑,石砖结构,上帽垛堞结合,以中河巷为朱雀,东河巷为玉龙,西河巷为金凤,喜纳福禄寿三星共临构成了美好的村貌。

别具一格的村景

母俊姑娘俊,村妙美景娜,景好赏人至,花香蜂自多。是自然规律向文明发展的趋势,全村可供欣赏之景十六处之多,概述于下:

巍巍五峰山上山,沧沧绵河绕村前。玉街宽畅通圣地,东西二阁塞雄关。奇轮巨卧芦荡畔,铃声烛火伴琴喧。美景点缀似棋盘,胜似陶公进桃园。(陶渊明著桃源志)

(1)、东阁:长10cm,宽20cm,高5cm,跨度5cm,上攀阶蹬21个,石灰岩砌成都精凿细刻,严实合缝上建前后二庙高大堂皇。砖木结构,高脊耸立兽头悬望,高挑宏伟挺拔,造型优美,精刻文昌阁三字,内塑魁星之像,短小精湛,左足踏在金鱼头上,右足高屈昂首挺立,头上高扎发髻,彩带双飘脑后,髯须微动面带微笑,双目远视,身穿兰衫。左手提印,右手高举墨笔,一派儒士气,背靠兰兰的大海,海上旭日高升。顶巅七星北斗闪闪发光。可唯一像巧,储成语库,落笔都在古典中。

内塑孔子坐像,大弟子鲁参相陪于右,按(孝经)开亲塑,头带纶巾,身穿深蓝色宽衣,手持竹简上刻《论语》,开章背靠书山墨海,左笔林72支,右画丛万紫千红。两壁以精彩的笔调构画24孝道,门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横批:学无止境。下映地龙蟠虎踞四字精刻在石匾之上,构画成万世师表之态儒家之风度。

(2)、西阁:建于东阁次年,不论样式、结构、造型、工艺是对孪生兄弟但内奉圣像不同,外供财神之像,造型异奇的双足立于方台园座之上,左开右元二字之中头戴布笠,上缀红色穗缨,眉清目秀,身穿白色短衫,左手托大元宝,右手持拂鹿微扬,一副少年美俊之态,背靠回屏四扇,其一画雄鸡高啼,其二画少年抗辕梨互耕地,其三画一少年烈日下锄禾,其四一少年于灯下苦读,屏上把叶节气高书于上顶画天平左轻右重,以白青红棍镶边,储意光阴宝贵,两旁书对联为横扫邪念为本,立身正气时如金,横批光明磊落。摆以发家致富的位置,意义含深。

内塑关公高大坐像,赤面绿袍,卧吞眉,丹凤眼,左手撩髭,右手端春秋一部,左周念持刀,右关手捧印,静立侍奉,背靠大书玉泉二字,苍松翠柏,桃花环绕,头顶红日,严然藏武气冲肖汉之势,两旁墙上以精细的彩笔描绘了光明的一生,门框对联:兴家立业落世主,强国安邦栋梁王。横批亘古一人,下书金成水三字,寓意含深的吧拯救万人之意念引向精神敏感之境。

(3)、三义庙:坐落东街,石砖结构拱型无脊,祠庙外庭内奉中刘备、左关羽、右张飞异姓三兄弟,高坐供台之上,背后墙上以精彩的描绘手法,桃花盛开,万紫千红,左鸟右牛,白马义,同生死之景,两壁以故事讲述了凌支壮举兄弟之间的深远意义。

(4)、镇武庙:坐落西阁之上,路北台上砖木结构,高脊兽头顶铺瓦,内塑镇武大帝像,二童子相陪左右,立庙寓意补庚辛金的不足,虽有宏伟却端庄秀气,曾有镇武显圣救民于免难水劫之灾,故事生动,特录于下:

吴某善栖庙台上纳凉,夜深刚入朦胧,闻步声眯之,一须发白老人入庙向大帝打躬曰:“大帝安乎”?帝曰:“否,召民何安”?老者曰:“兵多床窄无奈也”。帝曰:“求横亮何不竖亮也”、老者悟然,躬身告辞。

拂晓,晨雾弥漫,水借雾力声咆哮高数,两岸不相望,恍之天降灾而受浩劫。日出,水剧降,相望南北无恙,具疑。吴某实告互传,众认定镇武显圣,神君乃伍员河神,众顶礼拜之,并立会重祭,至今,村东南红岸被大水冲击寸草不生,其景标记水量之大,可惜庙宇被日寇炬之。

(5)、观音庙:坐落村中,坐南朝北,背靠绵河寓意南海等向玉街豁达宽畅,古式拱行无脊,砖石瓦结构,形状前庭后庙,内塑观音菩萨像,面目慈祥白晰,乌黑的头鬃上披洁白细纱,秀气端庄,手托净水瓶坐于莲花台之上,善才龙女相陪,背靠奇山异水,郁郁葱葱上书普陀山下爬左蛇右蝎,栩栩如生,左右壁画飞天嫦娥二美女翩翩起舞,一派蓬莱仙景。前庭四根红色大柱立于青色的压檐石上,撑托飞檐高挑,石上天然的八个小井俗曰:八宝琉璃井,檐下挂锦缎布,匾书:普度众生四字,左吊明代万历大钟一口,高六尺围二广,击之大显神威,音量宏大久久不息。

东村戏楼,造型优美,给文艺爱好者提供娱乐场地,西托五道爷庙,内供五道土地二神,以日习超祭亡灵大举悲哀之所,以喜怒哀乐组成古式文化活动中心,给脑际开发增进智慧铺平了道路。

(6)、青岩寺:坐落村后神堂垴下,幽静之处,始于北宋砖木结构,顶高脊铺瓦,正殿内奉佛像于龛内,以精致小铜佛环围,平时关闭加锁,后改学堂立孔子之像,农历八月廿八开祭,是适龄儿童的启蒙驻地,东西厢房均为读书场所园中于古柏挺拔直立,高7米和两围翠绿参天,学者跪读于下,山门向南,顶端高垛大堞,书宋代青岩寺,秀丽雅观,门外场地宽阔,左右两条坡行小路沟通家家户户,输送了育苗乳汁,培养了智育之才,走向人生光明之路.

(7)、玄武阁:坐落村北神寨垴上,上建玄武而得名,古式拱形建筑,石砖结构,坐北朝南,造型特殊,工艺精湛,结构坚固,储意具深,呈现四无,A有庙无神,B庙无门窗,C上阁无路,D阁高无跨。一个庞大建筑连梯就不备,常年没有烟火,宽大的白色大隐壁把庙遮的严严实实,大有壁分阴阳之势,故名为阴阳壁。筑者以巧妙构思,因地制宜的按村规民俗悼祭园林的场所,因而,对幽灵必有所忌:a不显其形;b不越窗入户;c无路可退;d高不可攀。不得越阳界侵袭和干扰民生,把幽灵拒之阳界之外,免受邪气所害“玄”字之父的风采到此为止。列为死地西岸地不可用之,更不享受人间香火。

阁前场地宽阔,停灵棺大举公祭,摆祭案,精彩的地支五兽供于案上,孝儿孝女伏地哭拜,亲友上香,观众默哀,礼宾清亮的嗓音高喊:摘罩、收账,拉起孝子重跪,分别谢人主、宾朋,在场大众,撤祭鸣炮送灵告别,把亡灵送到适当之归宿。安葬亡灵使观者受到教育意义。

(8)、马王庙:坐落村北为玄武犄角之势,砖木结构,面向南立塞垴上,塑殷郊三头六臂坐像,掌管六畜之兴旺,后坐八虎沟,前枣场、黄河场,寓意吉祥,四周荆棘丛生,石钟楼挂镇钟一口,镇野兽免害六畜。简陋通俗的地名构画出六畜兴旺图。可谓压八虎而免惊,图寨垴可安宁,食不尽肥草荆棘,饮河水可得滋润,系枣树可避失走,道虽小可练驰骋。把一条小道(地名)也衬托在内。

(9)、虫王庙:坐落村西北,天台垴上于玄武阁相呼应,砖木结构,有脊有兽,门前竖隐壁,内奉殷洪坐像,红鬃绿脸雷公嘴,鬃鬃倒竖,持铁扇,托大葫芦,掌管百虫之王,保禾苗不受虫害,左右二童发现虫害,村民结队去祈求免灾,头前一人端盘,上放纸、小香烛、清水一杯,其余人等各持皿,皆力击之,寓意逐虫赶灾,别有风味的一种乞讨形式,有的把饭碗都敲碎了。

天台垴地势险要,近代战争之军事要地,前有红土旮旯岸高陡,后有拐子沟曲折隐蔽,可藏身,西开阔,东呼应,俯视村南大路,不隐视线,是轻武器理想的射程范围,可谓易守难攻。

民初,晋奉二派系军阀混战,晋布防东寨岭为一线,奉系进攻不下,派官查之,一军官拎皮包进村访天台垴,村人皆不知。军官从皮包中抽出地图细看指问?民告:东是寨垴,中是神堂,西是虫王庙。军官反复标高,此为天台垴勿误也。亲登望。恰是重炮射程范围,调炮袭之即攻下。兵临山西固关下,山西危,阎暗通直系冯攻奉于后,奉系败,从此天台垴为证名。

(10)、龙王庙:建于清光绪初,坐落在村北神堂垴后盆地之上,地形优美,吉祥之地,古式拱型建筑,前庭后庙,坐北朝南,石砖结构,顶铺瓦,内奉乌龙、白龙、红脸大王三个神像,塑形精巧,左右两壁精画黄龙、绿龙两条,栩栩如生,巨不备抓人头男左女右,披头散发,鲜血淋淋,森阴可怖。据传是曹庄夫妇,因不孝其母而抓。庙前20m外造圆形大龙潭,池中绿水潆潆,青蛙高叫,出现霓虹之气美妙之极,传发出降雨预兆,稍有旱象把红脸大王潭沿上体查旱情降雨,周围由天然地形衬托,凸卵石露状,似龟直曲折路状现。正面高大二石直立,俗称石门口,相伴左叫八虎沟,右叫长沟。可谓是只见来山,不见去水,藏龙卧虎的吉祥地。因而引出很多使人着迷的神话传说,留给后人一个美妙的祈雨场所,达到安居乐业。

清代康熙废圈田改纳粮,大兴农业。田地归农,遇旱无奈,凭意念重天机求天降雨,故以未婚少女偷土地之神像置水道暗处,让天地合之念等降雨。由独行变大众进化为全民行动,时下午借地气扬尘扫路,汲河水洒先街,使天地合而得雨。晚上人静后,结队去村东河中取水参与人员头带自编柳条帽,手提灯笼,主持人托香盘放小瓷瓶柿饼式纸捻,领众到河边焚香祈祷,置小瓶于水中,捻转动为准,高兴而回去,固实效不佳。闻讯平定州白灰村的龙王较灵,欲百里外相请,恐拒之决定偷之,怕守卫准备拼斗。为此组成十余个身强善斗者。扑进庙内,背起神像快走,其余人护卫。被发现后追来边斗边走,于翌日上午供奉在官坊台上香烟不断,三日内果降甘霖。年年如此均应验,大树龙威,引出三则神话传说。

其一,私降甘霖:某年偷回乌龙后,感民意之诚恳,未经玉皇大帝颁发雨令,急民之所急私降甘霖,大龙谗奏玉帝,帝怒穿宣乌龙欲斩之,乌龙回奏救民所急迫不得已,太白金星出班奏曰:情况属实,出于善心,可免。帝怒息而免,民感其美德,建庙盖堂。

其二,横抢雨令:一次红脸大王被请回后,观和,禾苗欲枯,心急如焚,接受乌龙之教训急于请求玉帝颁发雨令,中途遇发令使者举雨令向往他方,大王思之所求准不否?恐怕误时,猛抗发令使者一膀,雨令掉落伸手抢之,令使怏求曰:令不在此行施请速还之。大王怒:雨令应予急需之地,救民何分彼此乎,急闪电18秒后,雷声响细雨落地,民跪于雨水中顶礼祥云。

其三,内潮三指:某年遇旱,三龙王都被偷至,查看旱情后共祈,求雨令往返必贻误,抢雨令又不在理,只有凭自身之力,隐身内潮三指可救禾苗。否则,不露全脸而民怨之。三龙发神威紧拧一力,地内发出潮气,苗叶挂满水珠旱情解,众人感奇,掘土湿润三指余。众纳闷守夜人相告,看三龙额上有汗,脸掉如豆皮。至今有白灰爷不漏全脸之说。为此,灵感万民,乡民自发组成龙王会,鼓钹队、拉花队举行夸官。用圈椅编成轿形,抬着三位龙王长街游行,鸣锣开道,锁呐前奏,锣钹队、拉花后行,一律都带柳条编织的帽子,严肃隆重的夸官三日。回白灰村演山西梆子三天,官方人民不惜重金以高出三倍之银,经名人选择赎甄氏地基建龙王庙,立石碑一幢流芳百世。

(11)、七仙洞:处在长沟中部,西土崖上,纯属天然型之物,一门三洞内有七仙偶像。矮小没人工之痕迹,俗叫胡七爷(寓意狐仙),因受狐狸精传说的影响,不受尊重,常年没有烟火。多数人胆怯不敢进去,天然大屏障遮盖的十分严实,故有垂廉倒吊之景,加之地形诡秘,周围阴森,非当地人难以找到,素有未进长沟三分惧之感,但在日寇侵华时曾救百人免于杀身之祸。

37年初冬,日寇入侵,乡人逃亡,远避深山,投亲靠友。无奈者隐藏七仙洞内,一条新踩踏的道路被暴漏,日寇追踪洞口,鸣枪惊之,反复搜索找不见人,天黑撤离。众说纷云:一说七仙保佑;一说屏障神奇。这是一个没有揭开的迷,只有天知。

(12)、青山庙:建于清代,座落在五峰山顶,古式石砖瓦结构,拱型前庭后庙,高脊兽头,塑赵青山坐像,面目清净,三绺胡须飘在前胸,手拿雕翎扇贴腹,端坐供台上,头带五色官帽,身穿青色蓝官衣,眉宇间微露智意,仪表昂然。左青童手握拂尘于胸前,右青童捧大锁于腹上,可俯瞰八村,呈现出:横扇霪雨拔云霁,囚锁狂蛟除雹霾,压霹扶霡施甘露,愿洒淑德与人济。志向宏伟令人敬佩。

山前苍松翠柏,群鸟依栖,山后荆棘茂盛,百草丛生,野兔蹦跳,左山花漫烂,吐芳争艳,羽毛美丽的山鸡低头觅食,雌雄相伴,山右束束不知名的小树各色山果,其味各异,沁人心脾,角鵁在高空鸣啼欢唱,清脆悦耳的叫声奏出了白鸟朝凤一曲实感心旷神怡,富有风味的美好享受,如果加大水源,广植益树,饲养麋鹿给山上之山锦上添花,更加美不胜收。

(13)、三星桥:地处村东土巷低洼拐弯处,沿河边而立,与石岗衔接护坡保路顺水之作用,故时隐时现受绵河洪水演变岩受冲击,始建于隋代。李系拱型,石灰岩卯隼结构,石大如牛,严实合缝,桥面历经洪水冲击,桥上经千军万马,车流韬重的震动磨擦。千百年来仍安然无恙,光滑净量。显示出天然风貌。流传两句歌谣:“桥眼露横口富,桥眼亮,举人秀才排成行”。可谓瑞气千条光辉不息。

(14)、朱雀八景:坐落村南前沿地带,像彩缎锦绣围绕村前,三个高大牌坊,像个扁形品字翘立在主要村口上,石基础砖砌柱,大跨度的拱型上出檐带帽两垛一堞,风彩幽雅,秀丽端庄。中河巷为朱雀,东河巷为金龙,西河巷为玉凤,可谓纳福禄寿三星光临,拒灾疫祸煞百邪高空。保护生息,给后人组建了文明幸福的优美环境,在这条锦缎上展现八景,传为佳话:

①、东坪的桃、西坪的李、小果、大枣、角胶脂。桃以吴氏所培大白桃,果大汁甜核小最佳。李子以王氏西坪种养的最好。大红枣除食用酿酒外,可列入中药为补品。角胶脂许氏独有,去污力强。

②、荻芦成荡柳成荫,两爿水磨卧西东,荻芦柳树自生荡是一道绿色屏障,耸立河畔之上,东坪芦荡中藏刘氏水磨,西坪王氏水磨昼夜不停,巨轮奇特平卧水中,接的流力推动大磨速转加工成粉有助于民,自然成景。

③、桃花红李花白,罂粟三色紫红白。是奇景之一,但是国禁之品其因何在?相传林则徐戒烟后种断绝,到清光绪年间,康有为维新变法时,药用缺,经推荐颁谕官许可、度,由北张村种植,出品纳国库高价统购,列为药用,由毒品变益用,深受众赞,因而镇武会编曲,在锣钹声中唱调:洋烟开花紫红白,十七八的姑娘采烟来……更为异彩。

④、菜花黄、小葱青、韭菜针荆割不尽。

⑤、辣椒红、紫色茄、吃不完的蔓菁大白菜,是两景同义增添自力自润的生活景色,特别是蔓菁在民国九年大荒年中立下大功。

⑥、西河鲤鱼、红岸下的鳖、青蛙含墨嗓中噎。

⑦、河中水鸭游、园内鹁鸪唱,鸡鸣打闪天就亮。

⑧、蝴蝶翔、蜜蜂忙,采集花粉把蜜酿。组成天然性的三景。幽默壮观意义殊身。好一所秋翁遇仙记。

(15)、夜半歌声:展现玉街两旁,延续到绵河畔上,构成一片美丽夜景。宽阔平坦的玉街,北有楼房两幢,南有戏台两座,中段双斗旗杆威立南侧,高大骡马、骆驼大店,排列南北作坊商店相辅相成,人欢马叫,川流不息,是主要交通枢纽,素有旱码头之称。

傍晚,红霞高映鲤鱼摔鰾,初露夜景风异,店门上红灯高挂,骡群、马帮、骆驼队在銮铃声中陆续进住与店主互打招呼,卸驮后骡马入槽,骆驼卧地,草料水食俱全,给打牲畜提供理想舒适的宿营地。如天顺、通顺、大兴、永盛、民顺……等不下16处之多。人畜满店,马咴咴,驼噗鼻铡草飒飒,风箱呼嗒、瓢勺敲打声散发出灵味异香,当梆梆堂堂打更声响过后,已经休息好的骆驼开始上路,领头带着大驼铃咚隆咚隆,驮着大商品昂首阔步,结队长行。可谓驼铃千里,一望无际。演奏出美妙旋律,纺织出壮观奇景。

绵河畔上,柳背下灯火闪闪,五架水车驴蹄声滴嗒,立卧轮旋转,清脆的拔吊声叮当、叮当,挑杆上下水声哗哗,在灯笼火把下,潺潺流进田园。芦苇丛中灯光闪烁,水磨嗡嗡,巨轮翻滚,矮小的大将军咣当咣当筛出细白面粉。夜静静青蛙呱呱,河水唱出清脆的铜铃声,高妙的音韵列入县志八景,沁人心脾,受人赞叹,铃声烛火不夜天,黄绿彩龙舞翩跹,奏响瑶池天乐曲,闪出蓬莱不老仙。又赞曰:灯火辉煌映玉街,驼铃叮咚銮铃来,楼台店阁神仙府,嫦娥离宫降凡埃。

(16)、小苍山:俗叫娘娘庙坐落村西,面积20多亩。始于汉兴于唐,源远流长,形成三组古建筑群。

娘娘庙:石砖木拱型结构,前庭后庙,无脊瓦顶,前庭木柱支撑,雕梁画柱,内塑赵氏三姐妹,中云宵为眼光,左碧宵为瘢疹,可琼宵为送子,身穿彩衣,姿态娴美,乌发压鬓,翡翠满头,乌凤叨珠,柳眉凤目,鼻正唇红端坐供棹之上,左衬张爷高大威武像,身穿黑袍,鬓鬃倒竖,二目园睁,紫膛脸画鬓胡,张着大嘴,威座于地,右托风婆婆立像,杂鬓蓬松,满脸皱纹,下颌高凸,扭项回颜,肩背二婴,头带红疙瘩黑瓜皮帽,面目清秀,穿兰衫黑马褂,道貌岸然。并坐育婴少妇,黑鬓大篆,卷鬓耳毛,明眉大眼,静秀端庄,微解胸露丰乳,手端幼婴义腿撒尿之状,把一个小几几露在裆外,神动可趣。传说掐其婴生殖器少许白水浸服可生子,大有信者。两墙壁画以精彩之画艺,颂扬姐妹一生,由赵明公下山,申公豹的挑唆而报之仇,金绞剪断燃灯道人的梅花神鹿打姜尚于四不像下,故事生动,形象逼真,姜尚感念具徳敕封为神。

奶奶庙:并排西侧,建于唐代,结构相仿,前檐后庙,内塑杨氏三姐妹坐像,是隋帝杨坚三个女儿,故有三皇姑之称,其三女最孝,在苍岩山修成正果,相供于中。左右二姐相陪,头戴凤冠,穿凤衣霞披,面目娴雅,仪表文静,素有闺秀之度,双手握白玉青书:苍山圣母四字。悠然端坐,两旁下十个美女,神态各异的婷婷玉立,持笙笛管前,琴琶弦瑟等乐器,欲奏一首仙人乐,高吭人间幸福曲。两壁以神动的彩笔构画了三皇姑苦修一生,故事生动,情节感人,正名小苍山。

药王庙:并排东侧,同期所建,结构相同稍低,塑唐代名医孙思邈,身坐卧虎像,左药章抱锄,右灵女持镰相侍。壁画描述了苦著(千金方),一针救二命,雄虎相求,灵女舌斗吕洞宾,药童采药过安同等故事,受人敬仰,尊称药王。

西厢房供守庙人住,花墙围绕立山门于中,五批名蹬长条石压岩砌成,造型简易,小巧玲珑,左持大钟,右设火池,院落幽雅,耐人寻味,好一个古建筑群。

猴祖师庭:建于近代,仿效苍岩山之传,纳民意,头份香烟猴祖师之说,于正中唯我独尊的塑猴祖师坐像,头戴金冠,穿莽袍,握玉带,雉鸡领双挑,怀抱令牌令箭,显示齐天大圣之威,立浩然正气之度,威武神气,无愧于献果引路完成蒸锅之功德,应居于中。

大雄宝殿:建于东侧青石砌台,上竖大殿,砖木结构,琉璃瓦铺顶,高脊兽头,中洞拉塔,雕梁画柱,宽门大格扇,雄威豁达,内塑四大金刚肩抗莲台,释迦牟尼大佛盘膝端坐于上,短发鬓卷,单髻微凸,面目慈祥,和眉善目,项带系珠,两耳垂肩,左手捻念珠,右手掌立胸,默念阿弥陀佛,含修善无量佛法无边。弥勒笑倚相陪于左,背靠灵山,头顶大鹏鸟虎视眈眈,警惕守卫,两旁十八罗汉各居其位,神态奇异的显露神威。两墙壁画描述了苦修功德,五指山收石猴及十八罗汉斗悟空的场面,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之景,幽雅高尚的佛门圣地。

五殿王庙,竖西厢房,石砖拱型结构,顶高脊铺瓦,前檐后庙,檐上石碑两座对立,镶刻流芳千古四字,镶满施主姓名作为功德所载,庙内塑地藏王菩萨目连僧坐于地上,带佛冠,穿素衣,手握白玉如意,左牛头,右马面相侍,背后判官持铜笔生死簿而立,供台上列五殿闫罗坐像,神情威严,阴森恐怖,尤以老五更胜,赤发冲冠,双鬓倒竖,宽脸紫靛,粗眉大眼,连鬓卷胡,犟虎鼻,血盆嘴,怒斥鬼怪,气吞凶梦魔,深感不寒而慄。地上中间望乡台金银二桥分列左右,积善者欢立桥上,损德者打下奈何水溺虫噬,两旁分十组分别惩治无德者。左①拘魂压解,披枷戴锁。②饿鬼争食,投放食饼。③凶狗换食以蛋击之。④逼过炉门,烈火烘身。⑤度善恶,分别遗之。右⑥二鬼研磨,黑犬舔血。⑦双鬼拉锯,解体分身。⑧油锅滚滚,炸焦魂尸。⑨抽筋扒皮,肉养毒蛊。⑩刀山剑树,恶狼争尸。以城廓环围,左书:丰都,右书:幽府,阴森恐怖的构成一座魅魑世界。

跨虎登山庭:竖在第二山门祠西侧,以砖木结构建庭,塑三皇姑出家跨虎登山像,一个雄威猛虎缓步向北,背驮妙龄少女,高鼻樱口,圆下颌,柳眉细颈脸绯红,秀发散披脑后,肩披艳红披风,微闭二目,双手当胸合十,曲腿跨在虎背之上进入苍岩山苦修正果,肃然度修之。

古式戏台耸立山门东侧,坐南向北与第一小门相对并存,台前场面宽阔,翠柏成林,枝粗叶茂,绿色映天,给佛门圣地增添了光辉彩色,有身临仙境之感。

八仙洞:隐于大雄宝殿北后,按地形切碹成洞,内设神龛八个,玲珑秀巧的按序将八仙供于内,由于自然所负,洞内冬暖夏凉,较为清静可养身心。

东厢房,位于大雄宝殿前东侧,结构砖石,有脊拱型,无庭檐,建成于晚期,未塑神像,无景可赏,好像静等机遇把美妙的心灵花卉束束朵朵地展现在春光明媚之中,组成第二个建筑群。

三教圣道和耶稣教:在庙西桑树林中,高搭雪白账棚,宽页白布书三教圣道四字大招牌,以音韵大鼓之式在高价上说唱,广行善事,莫出邪念,传教劝人,地上摆满本教书籍,价格低廉,有的奉送,闪闪发出慈善面孔,行为感人。

东厢房前,因无塑像,是展现心灵花卉开放之地,连灶火、大烟窗两宽大的四几锅在风箱的咣当中,小米粥翻香,黄茶水滚滚,洗漱用水微冒热气,大缸内水清见底,一切拿卫生标准都默默地为游人香客作无私奉献。施主们把心愿所做的米粥、茶水用消毒筷一碗一碗地无偿奉给所需之人,甚至主动送往久住庙内的善男信女,使食者眉开眼笑,舎饭者心花怒放,乐在其中,愿这束心灵花卉常开不败,永放光彩。火红的文艺汇演应约来自各方,领队在山门外焚香朝山后,当即以拿手节目献技表演,然后按指定线点依序出场,领队持令旗瞻前顾后的调动起落。瞧!打着各种脸谱的赛伙出场压阵来了,两人抬着大鼓,敲着大锣,按场次分回令依序循环的精彩表演。随后拉花落下,高桡踩着乐曲鼓点跟紧。少许,人流摆满了五里长街,如潮如勇,白脸赛伙擂着大鼓来收场了,一次表演完毕,集山门外拜香离场,卸妆接受香茶款待,掌声中告终。

相继各摊点上活跃了,商贩喊着高腔美调吆喝生意,游客左顾右盼,寻找所需的如意商品。卖食品、饮料者坐无空席,热情地为顾客服务,僻静之处情人对对,喃喃细语在谈心事,本地乡人在人群中穿梭,寻找自己的亲友热情相约。小伙子们潇洒倜傥,姑娘们花枝招展拿着香烛纸铂在神像前上香,虔诚祝愿未来幸福安康。茶坐旁的人们悠暇自得的给盛会评头论足赞赏声声,哼着歌唱家乡的歌调:人说山西好风光,这村的景色比它强,站在天台看五峰,眼下绵河绿泱泱,东去圣地北京城,吸追延安好故乡,改革开放兴盛世,幸福众乐万年康!万年康!

于无声处看徳花

人必有徳,徳为人行,可载万物,无德何谈其美,难能可贵的徳花,芭蕾心扉上展放行为中。在历史长河上光辉闪烁。

(1)、枯井开美花。小西岭有一眼古老挖煤竖井,投石试,没有回音,其深难测,内含有害气体及毒物均不详,周围地形坟墓多,传说幽灵出没,空气紧张。白天内惧三分,乡人李根根失踪三月找不见其影,有人搞说四日前在此地见过,问询现场查看,井沿打炮花有所下之状,断定跳井。众乡人赶来催促抢救,但贫寒小户无能为力,急需撘井架铺厚板,设辘轳井绳,众人答:有!有!有!返身就走,倾刻,万事俱备,谁敢下,我!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走上井架,众视,板头也,骑绳而下,把尸体提上后,才骑绳而上,以常规安葬了死者。

为免后患,王宝贵提议蓬口封闭,撤板架木梁树枝蓬盖上压黄土而成。王宝贵怕不坚固,以身相试,突然塌落井内,众惧惊,再次组织抢救,就序后,王进山骑绳再次下井,救上井后有气息,医治无效而死亡,连伤二命使恐惧气势加浓,再无人问津。

1947年夏王二牛午休醒后,其妻不见了,预感不妙,立即派人寻找,有人见一妇女在井旁晃动,更感不祥之兆,经证实,火速以老办法组织抢救,朱三堂挺身而出,下井抢救上来,气息尚存,面目全非,巧遇外科甄大夫主动上门抢救医治缝合,把自备好药献出而得救生存。这口枯井在大众的怒火下坚决充填,无偿的举动回击了铜臭者敲击着讲条件的人。

(2)、拾金不昧匾:高悬在铺上大过道,为刘氏夫妇所立,夫妇由平定西关迁来以开店为生,解路客之苦。起早贪黑为路客解难。一日刘老早起拾粪,偶得一褡裢,内有巨金,回告老妻,急曰:速追失者免急,我心安也。夫听之,按向急追五里,失者返回时相遇,经对答匀惧,而如数付之,失者感动以重金相谢,刘老拒不受。专程挂此匾相谢,为此小弟兄之间还共怨,应还而不应给挂匾,劳人破费。

(3)、匿藏贞节匾:是西街大巷内朱家之德,朱老妇人青年守寡,苦度清贫教子成人的典型,女性受到井陉县令的尊敬,带领三班衙役,作金匾一面亲送上门,隆重举行了挂匾仪式,赞颂朱老妇人的一生功德,朱老妇人带领其子相谢,走后即命子摘匾匿藏,子不解其意,母训竖匾即竖骄,骄者万祸之首,得意忘形,误上歧途,愧对先人于地下,子伏训,至今还匿藏于家完美无缺。

(4)、匿名还巨债:传说老东元经商倒闭,债务累累,倾家荡产难以还上,走投无路无法度日,难过年关,年底却无人逼债,受感动。年后凑集部分钱财,先到鹿老字号还款感谢,会计翻帐核实。已全部还完,老东元纳闷归。再到井陉县字号还款,也同样还清,更纳闷,回问家人及亲友,都说无。何人替还如此巨债,至今还是个未解开的谜。

(5)、存粮赊饥人:老年遭荒旱欠收,民饥苦,东楼主人老夫妇家存小麦九大瓮约二千公斤,初求启封济人,有求必应,乡人得食而生存,老夫妇却因营养不佳而死亡。众念其恩德,深刻悼念,众祭之。

(6)、碾磨千家用,习以为常形成天经地义。在浓厚的私有观念中显示了高度无私,全村之十余盘碾磨没一家为公有,都为私有财产,无私的供给大家使用,从来不动问主人,只要放上笤帚一把就可优先使用。但在损坏后,所花经费全由主家负担,固有放下笤帚站住磨,损坏全由主家修之说。

(7)、抢救三人命:西土巷王保来的住房,日寇修路给拆了,全家不能安居,主张挖土洞,父子四人在其地拼命挖掘时,突然塌落压住父子三人,王万昌因担土外走幸免,急喊救!乡人闻讯赶来,忘掉危险拼命抢救,王万栋因年轻还活下来,王保来、王建功年老而牺牲。

(8)、以德渡灾荒:民国几年,灾荒面积较大,由村东天顺店,村西民顺点牵头,使乡民度过灾荒,把男性劳力介绍给骆驼队干活,所遇女性小孩以面汤加煮蔓菁营养其生活。其他店铺响应施实,三年不断,渡过大灾荒。拉骆驼者盛行当世。

(9)、德竖双旗杆:这对旗杆高三丈,顶端铝包顶,立在中街南侧,王家门前,伴有高大上马石一对,科举制中为恩贡,清代每20年方选贡一次,其中恩贡不受此限,但必须德才兼备,有缺即补,王家作风朴素,平易近人,体恤乡人,受人尊敬,特立双斗旗杆赐恩贡。

(10)、以德育人才,是东街霍公德受恩贡,但未立双斗旗杆,保持了平民本色。相传,好友祁公有来往,常坐谈。提出三问:一、何不竖旗杆?二、何门庭简陋?三、何不出壮士?霍答:免旗杆不显威可增亲近。免奢华小虚荣可增诚朴。免出仕少社势可增谦虚。以诚实之父炳显其耀,愿桃李而满天下,而夙志也。祁公鼓掌大笑:德者德者无霍公也,后实现诺言贤徒盛也。

(11)、艰苦办学校:青岩寺是私塾学校,由佛堂变为课堂,书桌简易,有的学生自备,所读书本大部分手抄或把上一代用过的书本在用,教学方法死记硬背,学生没有杂费,给老师叩头后就为师生关系,老师由本村官坊供给小米,勉强可维持生活,没有其他待遇。早晚学习的灯油全由学生自带,艰苦的环境,老师的精心教育,广塑了德才兼备的人才。

(12)、高尚的医德:四成把药铺设在中街,药真价廉,对乡人广行方便,见处方就会给司药,给钱就收,没钱记账,实无力付款者可长期欠款,从不扣压或刁难病人。

在就医上随叫随到、精心治疗、一视同仁,诊脉、开处方一律免费行施专长。霍家的妇儿科、王家的内科、吴家的家畜等都医术精明,沿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美德,无私地奉献给乡人,深受先人们的感谢,更值得后人们缅怀尊敬。

(13)、助人为乐:以老母会的山西梆子为主,历史悠久、道具昂贵,阵容齐心,从请师到自行练功,把所学文艺节目无私的奉献给村邻及乡民们,为活跃文化生活使人欢乐,每年一个正月和三月十日两次庙会,六月的雨戏及亮行头,所有人员都不办个人私事,所牺牲的功夫实难能可贵。

龙王会的锣鼓队、镇武会的大头和尚、八板调的落子,高挠利用冬闲认真排练,年关节气走上街头宣传国家政策,促进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更有趣者马家自备的婚丧嫁娶全套执事婚礼花轿,除满足乡人需用外还亲到现场作指导、当司仪,帮乡人把婚丧嫁娶中的各项事情处理得相当安然,家家户户过上平安日子,这种道德观念深受崇拜。

(14)、中毒不染毒:清代林则徐举世闻名的禁烟运动后,到光绪年间全国药用罂粟处于息耗,我村占地利、水势、人缘的高尚品德的优越条件,受县级官员的推荐,直隶总督的批准以合同形式进行种植,并给与特殊的优异待遇,因而从种植管理到采烟全部工序都以妇女为主,把劳动力合理利用起来,并编出赞歌:洋烟开花紫红白,十七八的姑娘采烟来……,在村史上是一段盛世之举,三年期满政府收回合同。

(15)、大火不烧邻:民顺店是全村较大的骡马大店,饲料雄厚草积如山,因不慎在夜间突遭大火,乡人闻讯赶来抢救,因火太大,消火工具落后,无济于事三日不息,但四邻安然无恙,由此关闭。王家的门楼着火,火势很大,在乡人的抢救下被补灭,四邻仍安然。

(16)、闪烁的星光

打口哨呼清风较为普遍,尤其在麦秋收割打场,用木锨扬场时应用广泛,轻吹口哨呼风即来,相当应验。相传风娘娘与山圣爷相恋发生丑事,被农夫看见,欲呼喊张扬,风娘娘即制止,答应农夫需用风时愿效劳。农夫问:以何方式?风娘娘说:你轻吹口哨风即来,试试应验,山圣爷羞愧而逃。

喊狼:狼是野性动物,是农民养家禽之大害,性残。昼伏夜出解羞愧,最怕人喊,只要发现喊之即逃,故有狗怕猫腰狼怕喊之说,人人都喊免其害。

传河:是沿绵河临村之天习,每在洪水爆发之前发现者立即高声传言“河头下来了”,接着相互传喊,使下游人畜免受其害是一项有利的防汛措施。

盖房上碴子:砸顶时乡人邻居都无私帮忙,自动地带上工具抢着干活,干完后回家吃饭,形成一种自然美习。

乡人不论谁死后,只要孝子叩个头,就速帮助办理丧事,自己的事都不办也要先安葬死者。

藏书世家:有王、吴、霍三家较多,品目繁多,上天文下地理、诸子百家、五经四书、万法归宗、奇门遁甲、麻衣、水镜隼、玉匣记文学书籍……,可谓应有尽有,藏而不卖,专供爱学习者守信学习,提高素质,进一步文化修养。并有创作五幅地名杂志一书,把全书地名记载的相当详细是文学上的一大创举。茶余饭后街头听故事会生动活泼或到说书场听三梦说施公案。

婚俗大观:自动传掇,不论谁办喜事,停下私活主动要求总管婚事的主持人听从安排,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抬轿拉马、大小灶、全锣执事、半朝鸾驾,晚上道喜自动地形成文艺晚会,歌曲、清唱的,大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趣,第二天是送饭女方娘家的三亲六姑抬着专制大食餎来会亲家,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文:井陉文联、北张村

摄影:甄印祥、甄晓燕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