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日内瓦湖又名莱蒙湖,坐落于瑞法边境,邻近瑞士第二大城市、世界上最小的大都会(20万人)——日内瓦(Geneva)。湖区总面积580平方公里,是西欧最大湖泊,也是世界第一大高山堰塞湖。区内遍布美景,清澈的湖泊、峻峭的山脉、诗意的田园、悠久的历史、随性的生活情调和特色的城镇,宛若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著名诗人拜伦与雪莱曾相识于此,拜伦的诗歌中也描述过其瑰丽的景致与浪漫的氛围。日内瓦湖曾经受到严重污染,但在治理之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旅游产业,成为著名风景区和疗养地,被称作全球5大仙境湖区之一。
2经验借鉴
(1)环境整治与保护
20世纪60年代,由于家庭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排湖中,日内瓦湖水体出现严重污染,近乎成为“死湖”。1981年夏天,瑞士国家广播电视台(RTS)曾对位于洛桑和日内瓦等城市的25个湖滨游泳区进行化验检测,结果发现其中9个污染严重,已不宜再对公众开放。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瑞法两国建立了共同治污机制,联手应对湖水污染问题。首先,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净化被污染的湖水;其次,利用经济引导、法规控制等手段,减少湖区周边农林业农药使用,控制耕作中氮磷肥的流失;再次,建设完善管道系统,将家庭污水和工业废水输往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与排放。
(2)风貌控制
吸取30余年治污的惨痛教训后,日内瓦湖区在风貌保护方面也做足文章。以湖畔的瑞士日内瓦州市政建设为例,市区以建于近800年前的圣皮埃尔教堂的高度37.5米为限高,任何团体和个人不得违反。临湖建筑必须距湖30米,距离道路中心线20米,相邻建筑距离12米等。规划设计必须得到日内瓦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建设,不得随意更改,建筑的颜色也需经过论证和审批。
同时,严格限制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日内瓦湖区巨大的交通流量只依靠一条湖滨公路和一座被称为勃朗峰的大桥。早在40多年前,就有人提议在日内瓦湖上再建大桥,或者修建湖底隧道,以解决湖区交通拥堵问题。但这个提案至今也没能通过,其中主要反对理由是这个方案会破坏环境和日内瓦湖区景观的完整性。
(3)城市品牌经营
环日内瓦湖区有着许多著名的城镇,虽然都是依托日内瓦湖优越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但是这些城镇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重点。例如,以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总部集聚为基础,会议会展产业发达的日内瓦;以奥林匹克文化而带动的洛桑;以养老、休闲而著名的度假圣地蒙特勒;以高级八音盒生产、制造、销售、展示为核心的世界八音盒之都圣科瓦;以温泉湖景为特色的托农莱班等。这些城镇差异化的发展定位,形成了良性的功能互动与游客资源共享。通过打造深度体验游,充分挖掘了地区发展的潜力,实现了经济价值。据统计,游客在日内瓦湖区的人均停留时间在一周以上,有效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
(4)主题游线组织
从旅游资源组织角度来看,日内瓦湖周边以主题交通游线有效地串联起地区旅游资源,同时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现在较为成熟的主题路线有:日内瓦巡游之旅、历史文化艺术游、徒步环湖旅游线路、徒步登山路径、白葡萄酒火锅巡游之旅、瑞法跨国夏季之旅、女士休闲养生线路、国际组织区全景游、公园及住宅之旅等等,而旅游产品则更为丰富(见下表)。
本期内容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二所(历史文化保护和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顾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