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疫人员的全天候着装醒目性;
2、预警哨配置;
3、车道分配与控速;
4、与公众沟通的效率(节省人力和体力)。
下面做一些简要说明。
检疫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问题。现在很多地方只给检疫人员发了医用防护服,但没有配备荧光色反光背心或反光雨衣(南方多雨地区非常需要);白布的反光能力通常只有0.2cd/lx/m2,是反光衣的几百甚至几千分之一,发现距离明显不足,特别是在黄昏和黎明等困难视认时间段、逆光时段等,将导致工作人员难以被司机发现,这很危险;如下图示意,这样的装备很便宜,反光背心才几十元一件,反光雨衣也只有一两百元。
排队车辆的车道分配、视距保护与车速抑制问题。随着车流量增加,车辆排队现象会陆续出现,这时,排在尾部的车辆的车尾,就是一个视距阻挡物。特别是,如果队伍较长,尾部又是辨识度不高的大货车时,那么后面的来车无法及时发现,就会导致追尾事故或胡乱选择道路空间强行超车;在加强排查大货车尾部反光标识的同时,要考虑利用临时标志和反光警示锥筒完成车道分配、车速控制;锥筒最好是高大尺寸的,如果没有预案或专业设计的资源,可以临时根据最常见的排队长度,至少再延长50~100%的距离(根据流量和车速决定,至少为后车留出10.5-14.5秒的发现距离),在上游进行车道宽度控制和变换车道的主动引导——中国公路普遍是3.75米的车道宽,这时应将车道逐渐压缩到3米以下(大货车宽2.6米,对抑制车速比较有效,可以考虑逐渐在检疫站的500米以上的距离里将车道逐步压缩到2.7米),这样可抑制车速;如果需要减少车道数,则需要在上游利用反光锥筒和临时标志提示,逐渐减少车道数量,渐变和控制范围取决于车道数和车速,通常,这种措施的范围应在2公里以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突然减少车道和车道宽度,避免急刹车导致追尾事故,减少车道宽度的起点之前,一定在路侧做好预告警示,并逐渐压缩。下面是一些美国的车道控制现场照片,可供参考:
与公众及时沟通。这个环节,要兼顾快速告知前方状况与提示登记的措施,以尽量压缩排队等候时间;对排队者而言,告知排队原因和分散其等候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安全对策;利用压缩出的道路空间,在排队的起点甚至更远的地方,就利用临时标志提示“前方检疫登记”等信息,会有助于提升排队者的耐心和用路体验,此时利用路侧标志提供二维码登记信息,也可节省前面的排队时间。
上述建议,只是对目前紧急状态下可以尽快实施的措施进行零星清点,因为时间紧迫,未能详细介绍,特别是,在布设密度、长度和距离等方面,不同的道路和车速都有对应的不同安全视距需要,这些功课可在日后时间充裕时慢慢研判。当务之急,是尽快先把能上的安全手段先用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和牺牲。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交通设施|复工阶段,公路疫情防控检查点需采取必要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