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与设计应对思考

—— 《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ZUP | 建筑二分院


17

/ 专题




前 言

INTRODUCION


     武汉新冠肺炎再一次给我们敲响警钟:在全球化与城市化不可逆的大背景下,在超大型城市地区不断涌现、城市功能高度密集和混合,关联性和流动性不断加强加密的新常态下,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规划与设计工程师对于卫生防疫能够做些什么?


     鉴于这种想法,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从规划设计建筑工程文化旅游生态景观等角度,推出了系列文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规划与设计应对思考》,希望与各位同仁一同对此次疫情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未来的规划方向、理念与设计进行探讨。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当前正值返岗、返工高峰期,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各地学校相继采取了线上教学模式。“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值此举国上下与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关键时刻,为了给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返校环境。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挺身而出、迅速行动,争分夺秒组织院内技术骨干和相关行业专家,结合我院大量教育建筑设计实践经验,编写了《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设计师的一份力量!

教育建筑具有公共区域短时间人员密度大,钟摆式人员流动等特点,且学生来源普遍较为分散,在运行管理防疫上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加强防控。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特点,认真总结 SARS 防治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指南。本指南分别从交通、功能、通风、空调、给排水等角度梳理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的注意事项,供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交通

TRANSPORT

1


1.1 校园原则上应控制车辆、人员从单一出入口通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增设出入口时,则增设的出入口必须满足检测防疫的相关要求。出入口应控制流量,必要时采取错时上学等措施。出入口处设置检测防疫点,作好出入口检测防疫,并在出入口附近设置临时隔离区及救护车停车点,有条件的可在入口处设置热成像自动人体温度检测系统,如出现疑似症状师生,及时引导至该隔离区,并立即上报属地疾控卫健部门作进一步处理。

1.2 宜适当错开上、下课时间,中小学校课间操宜分区安排,人员错峰流动,减少走廊、楼梯间同时聚集的人数,降低公共空间的人员密度,必要时可以在楼梯间、走道等处安排值班老师引导人员流动,如发现拥挤,应进行必要的疏导,分批通行。

1.3 疫情期间,电梯宜暂停运行,确需使用电梯时,电梯轿厢、电梯机房的排风扇应保持长时间运行,控制乘坐人数不超过额定人数的一半,等待时应保持轿厢门常开。


功能

FUNCTION

2


2.1 有条件的学校宜提供打包服务或采用餐饮配送方式,提倡师生自备餐食,减少食堂使用。若必须使用食堂用餐时,宜采取错时就餐等措施,控制取餐排队、就餐人员间距均在1m以上并同向落座,减少餐厅内同时就餐人数。

2.2宜停止使用校园非正式教学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宜将公共区域家具收起,减少人员停留聚集点,并确保学生均在可被观察范围内活动。

2.3 学校应当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不应与学校医务室混用,并应具备以下条件:远离师生密集区的独立区域、具备独立卫生间、具备充足防护物资、具备清洁区与相对清洁区、具备与观察点规模相匹配的医疗专业人员、具备直接通往学校出入口的通道,避免再次经过其他区域。医学观察点设置参照《校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运行指南(试行)》 浙教防控办函〔2020〕2 号。

2.4 在教室就近区域设置消毒液、医用酒精、非接触式体温计、防护口罩等必要的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宜每间教室设置。


通风

VENTILATION

3


3.1 教学用房应在课前0.5~1小时、课间、课后0.5~1小时内进行全面开启门窗的通风,其余时段应保持一定开启度,有条件的宜设置高窗。

3.2 办公室在使用期间确保外窗一定的开启度。

3.3 对于无窗的房间,原则上在疫情期间不建议使用,若必须使用,需开启送排风系统,并在使用完成后对使用区域进行消毒管理。

3.4 对于卫生间、开水间等区域,在建筑使用期间连续运行排风系统,通风效果应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有条件可以在非使用时间对相应区域进行消毒。

3.5 对于食堂,应保证使用期间送排风系统正常运行,使用结束后继续运行1小时,并进行全面消毒处理。

3.6 对于电梯及封闭前室,应确保其通风:

3.6.1 轿厢内安装有通风风扇的电梯,应保持通风风扇长时间运行。

3.6.2 轿厢内未安装有通风风扇的电梯,应加密消毒频次。

3.7 地下汽车库、非机动车库的排风(排烟)风机、补风机应在高峰人流、高峰车流抵达前后均多持续高速运行0.5小时以上,其他时段宜连续低速运行。


空调

AIR CONDITIONER

4

(主要针对多联机和分体空调)


4.1 对于设置新风系统的应保证新风系统正常运行,并确保防冻功能安全可靠。

4.2 对于一台新风机组进行集中送新风的多个区域,应在确保室内温度处于较合适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新风风量。

4.3 当发现疑似病例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关闭疑似病例停留过的区域的空调与通风系统。


给排水

SUPPLY

AND DRAINAGE 

5


5.1 应逐一排查确认卫生间器具内是否有水封,检查洗手盆(台面)下部排水管、挂式小便器排水管、上层卫生间蹲便器排水管、上层立式小便器排水管、拖布池排水管、空调凝结水管等水封的完整性及有效性。

5.2 卫生间、洗衣房、盥洗室、淋浴间、开水间等地漏应每天注水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50mL,保证地漏水封的完好。对于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区域的地漏,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要求,在属地疾控卫健部门指导下做好消毒工作。

5.3 应保持各污水系统伸顶通气立管畅通,以便于污浊气体向大气扩散。

5.4 对于饮用水,使用前进行一次水质检查。

5.5 室外景观用水等在疫情期间应排放干净,保持干燥。

5.6 卫生间宜设置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



— END —


往期回顾

NO.01丨规划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响应

NO.02丨城市与规划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挑战与问题

NO.03丨硬核科普 气溶胶 & 室内空气净化器

NO.04丨街区“大开放”,住区“中防控”,组团“小隔离”

NO.05丨韧性城市建设中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规划应对

NO.06丨疫情下对城乡“微单元”规划的若干思考

NO.07丨旅游业面对危机事件应对策略与措施

NO.08丨浙江省未来社区模式在疫情防治时的优势解析

NO.09丨从功能性公共空间规划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若干思考

NO.10丨“ 社区城墙 ” 隔离疫情

NO.11丨基于未来社区场景下的交通应急管理建议

NO.12丨基于灾后身心康复的疗愈花园设计初探

NO.13丨社区空间缓冲疫情

NO.14丨韧性思维下的未来社区可食景观设计思考

NO.15丨疫情期间规划信息化领域的思考和建议

NO.16丨疫情防控视角下的城乡融合发展思考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www.zjdxghy.com

杭州市金色西溪1号楼1301室

● 扫码关注我们


浙大规划院版权,转载请联系

〓 用心铸就规划,蓝图诠释梦想 〓

“在看”我吗?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浙江大学规划院):【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ZUP防疫专题】《教育建筑运行管理防疫指南》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