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2023年12月7日至9日,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暨202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广州召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工程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戴慎志教授在大会上做了《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报告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第一,阐述了海岸带防灾减灾规划的范畴与要素。防灾减灾是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海岸带防灾减灾的保护要素包括空间要素、生态要素和产业要素。海岸带规划中的防灾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摸清本地区海洋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结合重要承灾体情况,分区分类制定防灾减灾措施;开展海堤生态化建设,明确具体岸段和建设要求;分析海岸防护林现状,明确海岸防护林保护措施和管控要求,优先选择原生物种,制定补种计划,基础设施建设应尽可能避开沿海防护林地;加强灾害高风险区域的多灾种综合监测体系和预报预警能力建设,综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加强赤潮、绿潮和水母等海洋生态灾害早期预警监测等。


第二,总结了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国际经验。总体而言,世界城市海岸带防灾减灾的发展趋势为,从单纯的灾害防御走向全方位的安全韧性维护与提升;从单一的线状防护走向点、线、面联动的系统性防护;国际上对海岸带防灾减灾的主流模式为,以生态型、工程型为主的美国模式,以及以工程型为主的日本模式。例如,纽约曼哈顿通过“牡蛎礁/植被礁+海草床+沙丘系统+防护林带+湿地/滩涂+堤防”的生态型和工程型复合手段,构筑了多层次生命防波堤体系。


第三,以2019年开展的珠海市离岸型有人海岛桂山岛防灾减灾规划为例,介绍了海岛安全韧性维护与提升的规划对策,即需重点研究海岛的人口承载力规模和开发强度上限、生命线设施配置、防灾工程设施配置和应急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内容。


第四,以2018年开展的珠海金湾机场和珠海市情侣路的防灾减灾规划为例,介绍了海岸带地区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维护与提升对策。


珠海金湾机场位于三灶岛西南端,沙滩海湾蜿蜒相连,北有拦浪山,西有黄竹塘顶,南部沿海有金沙滩和冲口沙湾等。机场周边所在地为典型山前平原,靠山面海,常受台风、风暴潮、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影响。针对山洪和风暴潮的威胁,规划提出通过完善机场周边地区的高水截留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完善机场内部排洪渠系统、扩大行洪断面,建设抵御外海防洪潮体系等对策措施,保障和提升金湾机场的空间安全。


1991年10月,珠海市率先在全国建设滨海景观路——情侣路,并坚持“宁可绕一个弯,也不因建设破坏原生地貌和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1999年情侣路实现从珠海到澳门海滨的南北贯通。情侣路防灾减灾规划的目标为“保障安全、保护景观”,规划底线要求为“街区不积水、建筑不进水、台风无坠物”,提出了针对“四类主灾+三道防线+五条重点路段”的规划对策。


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某道路防灾减灾规划思路图


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某道路典型断面防灾设计


最后,戴慎志教授对本次报告总结如下:


第一,海岸带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是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需要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传导,衔接相关专项规划,并作为详细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二,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既要维护,也要提升。维护的是原有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的固有韧性,比如珊瑚礁、红树林、沙滩、湿地等,要发掘和发挥各类生态要素和生态环境对灾害的抵御和消减能力;提升的是各类生态型和人工型防灾工程对灾害的抵御和消减能力,重点落实平灾结合、平急两用。


第三,海岛的国土空间安全韧性应予以充分重视。有人海岛应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在处理好应急疏散避难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应急水源、应急能源和应急食品的供给问题;无人海岛应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的维护,坚决避免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海岛被侵蚀。


第四,海岸带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的维护和提升要因地制宜,根据岸线类型和功能,结合开发保护的需求实施分类防护,与生态保护、渔业生产、土地利用、能源开发、设施建设、国防安全等进行综合协调,推进陆海统筹。

 


供稿 | 刘婷婷
编辑 | 宣传办
审核 | 戴慎志、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戴慎志教授在第七届全国工程规划年度论坛上做《维护和提升海岸带国土空间的安全韧性》主旨报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