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摘要

摘要:公司镇(company town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是工业化时期体现工厂主与工人群体之间社会关系以及工人生活方式的产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文章通过对意大利克雷斯皮达达(Crespi d’Adda)工人村在工业化衰退后发展状况的介绍,重点阐述政府为保护工业遗产、振兴地方经济所实施的一系列干预和管理手段。对于中国同类工业住宅区的保护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司镇,克雷斯皮达达,政府干预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company towns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It is a product of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y owners and workers and the way of life of workers dur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period. It is of great valu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ers’ village of Crespi d’Adda in Italy after the decline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article focuses on a series of interven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mplemented by the government to protect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revitalize the local economy. It is of grea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renewal of similar industrial residential areas in China.


Keywords: Company Town,Crespi d’Adda,Government Intervention










01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们的社会由传统的工业社会转变为后工业社会。传统的制造业、运输业和仓储业调整为以金融、贸易、科技、信息以及文化为主的新型产业。传统工业城市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传统工业结构逐步瓦解,出现大量工业废弃地和旧工业建筑。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成为重要的记载历史的建筑遗产。

公司镇份属于工业遗产的一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建造公司镇的想法就诞生了。最初出现在英国的城市中,后来在法国和德国,之后才扩展到意大利。克雷斯皮达达(Crespi d’Adda)工人村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欧洲和北美出现的“公司镇”现象中的一个突出例子,是意大利“工人村”类工业建筑遗产的典范,其内部建筑类型丰富,包含住宅、工业厂房、教堂、学校、以及服务用房等多种功能用房,整体风貌保留良好,它表达了开明的工业家对员工的普遍哲学。现对村内建筑从整体布局、建筑统计、问题汇总等多角度进行调研分析,为“工人村”的活化利用提供依据。当地机构在对村庄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限制干预的管理规定,保证了整个片区改造后整体风貌的保留。





02 公司镇概述

在1890年代,在偏远地区,如铁路建筑工地、伐木场、松节油营或煤矿,工作往往远离已建立的城镇。作为一种务实的解决方案,雇主有时会开发一个公司城镇,其中公司拥有所有建筑物和企业。通常,公司城镇与邻里相隔,并以大型生产工厂为中心,例如木材厂或钢铁厂或汽车厂;镇上的居民要么在工厂工作,要么在一家较小的企业工作,要么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的家庭成员。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城镇是由家长式模式发展而来的,旨在创建一个乌托邦式的工人村。教堂、学校、图书馆和其他便利设施的建造是为了鼓励健康的社区和生产性工人。

随着公司城镇的发展并逐渐吸引商业企业以及公共交通和服务基础设施,公司城镇通常会成为常规的公共城镇。然而,如果主要公司遇到困难或彻底倒闭,或者该行业的重要性减弱对公司城镇的经济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就业来源的丧失,城镇人们外出务工,社区也就会失去了人口和财产价值。





03 克雷斯皮达达

3.1 历史背景

克雷斯皮达达工人村是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贝加莫省( Capriate San Gervasio) 的一个小村庄 (frazione)。19世纪末受工业革命的影响,纺织业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驱动力,Cristoforo Benigno Crespi在Adda和Brembo河中间的空地上建造了现代化的棉花厂(图1),为附近工人的家属建造三层楼的房子,并有几个公寓,把社区的需求放在生产需求之前,其最终目的是使工人远离社会需求、阶级斗争和工会组织。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1 棉纺厂


在1878年初几个月里,按照当时欧洲的惯有模式进行了建设,因此,即使在空间组织上也保留了社会建筑的僵化系统:整个村庄有一个规则的几何形状,并被通往卡普里特的一段路分成两部分,即工人工作生产区域和他们生活休闲区域。

最终形式是由Cristoforo的儿子Silvio Benigno Crespi在研究过德国和英国棉纺厂的运作情况后作出开发,在1889年接手工厂管理时,他放弃了大型的、多人居住的建筑,而倾向干以英国平房的模式建造带花园的独立和半独立房屋。克雷斯皮的慈善远见引领着定居点的逐步发展:在其最大的扩张时期,它为3600人提供了工作,并为社区生活配备了所有必要的服务(图2)。除了学校和教堂外,村子里还有墓地、公共洗衣房、医疗诊所、餐馆和酒馆。一个水力发电站和一个火力发电站满足了该村的能源需求。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 2 镇上公司自建学校、教堂和工人公寓


1929年经济危机后,克雷斯皮不得不将财产转让给意大利商业银行(BCI),村庄被一家国有控股公司接管。然而,直到50年代,才开始了缓慢的去势过程,在经历了几次所有权的变化后,最终导致了纺织品生产的完全停止(2003)。

在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该工业厂房仍在运营。在70年代中期,在当时的别墅所有者的公司倒闭后,整个物业被清算,住宅楼主要由居民购买。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3.2 城镇规划布局

 城镇布局有一个有序的两部分结构:主要的道路轴线将注定是工人住宅的区域与大型工厂分割开来,工厂分几段建在阿达河岸边,具有中世纪风格的装饰。它分为几个部分:加捻、纺纱、织布、染厂、蒸汽机、锅炉、电站、仓库和办公室。村庄的建筑塑造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理想,将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住宅区被组织在规则的地块中,采用混合、棋盘式和辐射式布局,遵循场地的地形。使用的建筑类型的层次包括多户住宅、工人住宅和办公人员的别墅。

克雷斯皮达达的不同类型的住房强调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种类型的建筑反映了工厂内的角色和等级,有大约 70 间为普通工人及其家庭提供的独立式和半独立式房屋(图3、4),为经理和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的资产阶级独立式房屋,为未婚者提供的简单住宿,以及神父、医生、教师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业主庄园的特殊住所。在墓地中可以观察到相同的等级制度,墓地以克雷斯皮家族的纪念性陵墓为主。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3 总平面图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4 村庄整体布局


3.3 问题分析

克雷斯皮达达的问题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前就展现的十分明显。当地工业产业的衰败导致就业机会的减少,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工作年龄人口外迁,老龄化问题加重。虽然整体城市结构保持的相当完整,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人口减少的过程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关闭和建筑物的退化。1995年克雷斯皮达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进行管理计划时发现了一些不同的问题:

3.3.1 现行保护制度包括一系列限制,要求对公共建筑(如以前的学校和教堂)和陵墓的外部特征进行任何干预措施都必须经过景观委员会的批准,而70年代末买下住宅楼的租户们进行的重建工作变成了不适当的干预措施,不仅破坏了的建筑群原本和谐的整体性,还侵占了房屋之间的外部空间。

3.3.2 是地方机构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负责该地区的地方机构们的政策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负责机构的轮换导致的缺乏政治意愿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薄弱的政治领导使得该遗址一直受到影响;而其一直没有对村庄的发展提出适当的战略和再利用的建议,导致了与居民之间严重的不信任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意义产生严重误解,他们忧心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带来的限制,担心会被迫对自己房子进行昂贵的、不符合自身需求的施工,最终无法达到公众参与的目的。

3.3.3 多年来,村庄宣传策略只是传达了“理想村庄”的简单形象,而忽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转变,村庄几乎没有考虑该遗产在时间维度下不断发展的整个区域系统一部分的价值。换句话说,克雷斯皮达达一直被视为一个独立于整体之外的个例,而不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


3.4 保护与利用

建筑遗产相较于其他文化遗产有其特殊性,建筑具有功能性质,有活化再利用的可能,保护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不存在不为了利用而进行的保护,而建筑遗产的活化利用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雷斯皮达达是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目的,同时融合了居住、休闲和服务的多功能的“工人村”,村内包含了城堡、教堂、工厂、住宅、学校和陵墓等多种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功能复杂,因此在进行保护与再利用时,不同于一般性的、较为简单的单体建筑或工业遗址,保护和改造措施的选取也就更加复杂,对不同类型、保护等级的建筑要采用不同的活化利用措施。工业建筑在工业生产停产后闲置,原有的功能不再适用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再利用时需要置入地区所需的新功能,而居民们正在使用的住宅区仍能满足它们的功能需求,这种情况下则要考虑它们在整个遗址中的统一。同时对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的措施仅仅凭借政府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更多的是要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社会力量,走市场化积极再利用道路。保护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计划,主要目的是确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得到保护,提供一个一致的修复和维护工作计划,并提出适当的宣传策略。管理计划不仅局限于行政和组织方面,还要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机构、遗产专业人员、建筑所有者)的观点和意愿。同时,支持在工厂和住宅系统之间建立新的联系,并与周边地区建立新的关系。

3.4.1 工厂

工厂在克雷斯皮达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尚在使用,直到2003年才停产,遗存下来的建筑遗产再利用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工厂未来再利用的重建方案主要涉及三个主题:能源技术、纺织和时尚设计、文化和休闲。2013年10月,一家私人公司购买丁该工厂,打算将其办公室搬到那里,同时也建立其他活动。他们首先提出丁一个总体规划,包括私人功能(办公室、会议室)、公共功能(博物馆、展览区)和混合功能(餐厅、招待所)(图5)。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5 2021年11月工厂内部照片


3.4.2 建筑外墙和公共空间干预

涉及建筑外表面和公共区域(人行道、楼梯、车道)的铺设材料的干预。2007-2008年,在制定管理计划之前,实际上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版本。当时,对每栋住宅楼进行了分析,通过图形和照片记录灰泥、油漆、窗框和铺装的类型、材料、颜色、纹理和保存状态。分析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去的干预措施的负面结果是由于新材料,如水泥,与砖石砌体或石灰基灰泥之间的不相容。此外,由于使用了不合适的材料和颜色,一些新的油漆工程大大改变了村庄的整体印象。为了避免不适当的干预,指导方针提出了一个合适的材料清单,并根据材料和灰泥及绘画的保存状况进行技术指导。此外,还为每座建筑提供了颜色建议,尽管指南没有通过标准参数来定义颜色,而是将选择的责任留给了业主和设计师。根据规定,为了获得景观委员会的许可,项目设计师应该充分证明对颜色、材料和技术的选择,并通过诊断活动和充分的采样来支持它们,这种方法是为了克服以前的色彩计划在概念和操作上的一些限制(图6、7)。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6 外部表面的干预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图7 储藏室和车库的附属结构


3.4.3 住宅建筑内部改造

为规划房屋内部的适当改造提供了操作标准,同时确保对历史材料的保护。与前一个案例类似,在起草指南之前,进行了一项分析,目的是评估建筑的保护状况以及已经实施的改造的数量和强度。尽管这些都是适度的,但研究小组还是指出了促使干预措施的反复出现的需求。基于这些发现,为每一种类型的建筑提出了一套内部布局和渐进式改造率。此外,指导意见还包括改善建筑元素的结构和能源性能的技术建议,如木地板、屋顶、窗户和门。这些指示寻求与保护需求的最大兼容性,而不是严格遵守新建筑的标准性能要求。


3.5 小结

克雷斯皮达达因为工业城镇的各个方面都保存良好,包括工厂、住房和服务,具有良好的完整性。尽管采取了一定的改造手段,但在地方机构的干预控制下,各建筑未被拆除或大幅修改,保证的构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该村保留了公司镇的所有原始元素。形式和设计的真实性在街道格局布局和建筑物的呈现中显而易见。克雷斯皮达达位于河谷与世隔绝的环境,因而在自然景观与历史街区整体风貌方面较其他意大利和欧洲公司镇更具优越条件。

克雷斯皮达达的改造不能只把目光注视在其自身上,而是把它放在整个领域这个大系统中,与阿达河沿岸工业遗产的其他重要的工业遗产(例如Trezzo sull’Adda的“Taccani”水力发电厂或“Velvis”纺织厂在Vaprio d’Adda)加强联系,可以促进旅客流量并吸引不同的引资机会。遗产身份不能孤立地定义,因为它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交叉融合之上的。根据这种方法,领土可以被视为多种有形和无形痕迹的承载者,这些痕迹仍然具有发展和创造新意义的潜力。然而,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年后和停产10年后,克雷斯皮达达继续寻找新的身份。





04 结语

意大利作为文化遗产大国,遗产保护起步较早,相关的法律制度发展至今,无论是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选择,还是公众参与制度,都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愈趋成熟。我国近现代与建国后工业迅速发展,遗存下来的工业遗产数量众多,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在近一二十年才展开,同类住宅区占地面积较大、内部问题丛生,因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对的态度与举措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粗放的、大尺度的大拆大建,使得众多工业遗产湮灭,一方面其保护与再利用方式保守,未能达到预期成果。意大利克雷斯皮达达(Crespi d’Adda)工人村的保护更新方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思路,地方政府与机构制定相应干预尺度,各方在这一尺度容许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改造措施。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更能充分发挥以政府为主导,多方角色共同参与促进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丽,李丽红,李蕊.空间生产视角下英国模范工人村空间形态演变[J].新建  

筑,2018(05):116-119.

[2] 刘宇.后工业时代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天津大学,2015-11.

[3] Borgarino, M. P.,et al. (2016). “Managing the evolution of a urban system. The UNESCO

site of Crespi d’Adda”. TECHNE – Journal of Technology for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 (12), 52-56.

[4] Borgarino,Stefano,et al.“Crespi d’Adda,Italy: the management plan as an opportunity to deal      

with change.”The Historic Environment Policy & Practice,7:2-3, 151-163.April 2016.

[5] Gasparoli, Ronchi.“Crespi d’Adda Beyond the Management Plan:regulatory instru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built heritage transformations.”Built Heritage2013 Monitoring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Conference Proceedings.Milan,Politecnico di Milano,pp.361-369.30 April 2016.

[6] 陆地.记忆、“遗产”、历史:遗产继承的兴起与“遗产继承研究”流派的学术成果[J].中国文化遗产,2022(02):58-75.

                                                                     编辑:张凌雨




点击查看城市设计往期文章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林徽音先生年谱,她是如何挑起文学和建筑两朵云彩的?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首发|中国古建筑里程碑之作,梁思成林徽因都曾深受影响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首发|中国古建筑里程碑之作,梁思成林徽因都曾深受影响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中国建筑如何影响欧洲现代主义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山西古建”正受到巨大威胁……



* * *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什么是城市”  Whatscity  


热爱设计 专心阅读

期待与你相遇

投稿 · 咨询 · 合作或者

加入社群请扫码

入群暗号   “你所在的城市名称”+城市聚落   

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请在后台回复“搜索”,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了解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点击 “设计企业服务”,点击文末链接联系我们



城市设计,以专业的立场,前沿的视角,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用及时的评论,深度的解析,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后台回复关键词“媒体合作”联系我们。


   咨询合作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投稿咨询  转载合作  摄影服务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公司镇的典范——世界文化遗产地,意大利克雷斯皮工人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