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导读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旅融合创新成为全国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高频词。各地立足区域特色,聚焦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世界遗产申报、数字化保护及非遗活化等核心领域,以系统性工程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文字数:2100字

阅读时间:7分钟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新年开局,《哪吒2》以创新的形式呈现传统文化元素,将东方美学与中华民族精神极致融合,在海内外大放异彩。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在2025年工作报告中纷纷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积极探索文化资源保护与文化创新发展。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

文化公园与申遗热潮联动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规划先行,探索协调联动机制。


围绕长江、长征、黄河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多省协同发力。湖北省实施荆楚文脉赓续工程,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建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长江博物馆、天门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标志性项目;贵州省扎实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贵州段建设;江西省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转化利用;甘肃省推进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福建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革命文物和非遗保护工程,建好文化生态保护区,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河南省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建设仰韶文化新高地,推动双槐树等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走廊,加快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建成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开封悬河文化展示馆。


与此同时,全国掀起申遗热潮,北京启动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湖北省加快万里茶道、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遗,贵州省加快万山朱砂矿系列文化遗产、贵州三叠纪化石群申遗,河南力推二里头遗址、万里茶道河南段申遗,江西省举全省之力支持景德镇申遗,陕西省做好石峁申遗,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力争取西夏陵申遗成功,内蒙古自治区推动红山文化联合申遗,广东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潮州古城”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云南省推动滇缅公路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四川省推进三星堆-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南省继续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和黎族传统聚落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20余项文化遗产竞逐“世界级名片”,彰显中国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决心。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实现文物“永生”与文化“破圈”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等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甘肃省全面实施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河南实施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化工程,开发数字大遗址等文旅产品;山东省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解码文化基因。与此同时,跨界融合创新同样亮眼,山西省借势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开发文创爆品;江西省打造“非遗国潮”,推动传统工艺年轻化;广东省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科学技术的加持,使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被不断激活,科技与文化的“双向奔赴”正重塑文化遗产传播生态。人们通过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未来,随着“大遗址+”模式兴起、数字孪生技术普及,文化遗产的“元宇宙”场景或将重塑文旅体验。当甲骨文在虚拟空间中“复活”,当敦煌壁画借AI走向全球,文化自信的根基将更加坚实。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立足本土文化资源,

各地探索差异化保护路径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为平衡保护与利用难题,多地强化制度刚性。北京制定实施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制定北京长城保护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严格落实工程建设文物前置审查制度;福建省做好文物普查和安全隐患整治;青海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为实现科学保护,多地强化学术支撑。山东省加强儒家文化、齐文化等系统阐释,多省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安徽开展淮河流域先秦文化考证和研究,湖北加强长江文明溯源研究和传播展示,浙江省加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研究利用。 


为彰显文化遗产新魅力,多地加大资金和基建投入。未来,将有多个新建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如河南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山西博物院新馆、安徽省凌家滩博物馆等。同时,各地也积极推进遗址公园建设,如北京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天门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新疆整合克孜尔石窟、楼兰故城等多元文明遗址,构建西域文化保护矩阵。


为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各地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如:山东省做强孔子文化节、尼山论坛,推动儒家文化国际传播;陕西依托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擦亮中国—中亚联合考古品牌。


从长江之滨到河西走廊,从岭南古城到雪域高原,一场以文化为核、科技为翼的复兴实践正在中国大地铺展。各地两会勾勒的蓝图,不仅守护着千年文明根脉,更以创新之笔书写着“何以中国”的时代答卷。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的交响乐章,正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旋律。


本文由“中国城市规划”整理自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新闻联播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传统文化赋能城市更新,展现新时代风采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要闻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 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地方动态 | 《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正式发布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两会前瞻 | 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划出“文化遗产保护”重点

赞(0)